百年百图忆延安——“三用”大衣传佳话,勤俭奉公周恩来
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色皮大衣现在静静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周恩来。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革命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这件皮大衣是1940年周恩来去莫斯科治疗臂伤时带回来的。1939年7月,周恩来不慎从受惊的马背上跌落,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很差,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到莫斯科治疗。苏联专家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就是重新接骨,但要动两次手术,花费时间长些,但基本可以治愈。第二个方案,就是强力拉展已经愈合的肌肉,但最后手臂只能伸展40度到60度。周恩来当即选择了第二方案,毅然决然地说:“我不可能长期在国外治病,国内的事情很多。只要能够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了。”从此,周恩来的右臂就无法伸直了。
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周恩来把这件皮大衣夏天当雨衣,晚上当被子,冬天当作大衣穿,人称“三用大衣”。1949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周恩来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1956年,后又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64年8月5日,这件跟随周恩来24年的皮大衣赠送给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周恩来的节省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皮大衣上, 他一生艰苦朴素、亲民爱民,在其担任总理26年期间,总共只穿了三双皮鞋。据他的侄女周秉德透露,周恩来平时在家里吃饭,都是一荤一素一个汤。在饭桌上,掉一点饭粒,一定要捡起来吃掉。周恩来的卫士长在回忆的时候也说过,总理的手是受伤的,不可以随意摆动,吃饭的时候在手上沾了一个饭粒,他想赶紧把饭粒吃掉,都很难很难,费了很大劲吃到嘴里,也不能浪费一点点。
周总理的照片外套一直都是很笔挺的、很整洁的,但是里面的衣服补丁是很多的。
周恩来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今天,这种优良传统不能忘、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