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指北」肖邦:凛冽冬风中的峭壁玫瑰

211年前,在距离波兰首都华沙50多公里外的一个名为热拉佐瓦沃拉的小镇上,诞生了一位至今依然不朽的音乐巨星——弗里德里克·肖邦。虽然他只在这个世界上停留了短短39年,但其光辉璀璨的艺术成就、浪漫细腻的诗人气质以及因时局与人生变故所形成的浓烈家国情怀,却永恒传颂。

如果说贝多芬作品是凭其强大且包容度极高的精神力量而摆脱时间的禁锢,那肖邦的音乐则是凛冽冬风中的峭壁玫瑰,既亲切又遥远,既予人以暖意又忧郁神秘,让人不禁被吸引。

音乐家舒曼曾说,肖邦是诗人,他的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说:“肖邦是弹钢琴的游吟诗人,是钢琴的精神、钢琴的灵魂。”

钢琴家陈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觉得研究肖邦《夜曲》的过程有点类似于考古,我努力从乐谱中去挖掘音符背后的东西,探究作曲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共情并还原他的本意。”

许多人认为,肖邦的作品大多旋律优美,且在一众古典音乐作品中趋于通俗,比较易于接受,但这仅仅停留于对其音乐最外在表面的认知,实际上,要真正听懂肖邦并不简单。他的作品就如他本人一般,显而易见的温柔与忧郁,却十分神秘。据悉,常年被肺病困扰的肖邦脸色苍白、身形消瘦,当饱含愁绪的旋律在他指尖缓缓流淌,一大批贵妇“粉丝”为他倾倒。尽管她们并不知道,“钢琴诗人”为何忧郁。

扑面的优雅与浪漫背后,肖邦的乐思中深藏着悲愤与反抗,若是不理解这份反抗,就无法真正理解肖邦。

“即使寒冬凛冽,我心仍一片翠绿。”

——肖邦书信

在肖邦有记忆以前,他便随家人搬到华沙居住,并在此地度过了整个童年与青少年时期。少年时的华沙,是肖邦永远的伊甸园。在肖邦后来的书信中,写满了他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华沙郊外一望无垠的田野与森林,空气中弥漫的林木和泥土的芬芳,斯拉夫民族浪漫天真的舞蹈音乐以及家人围坐在噼啪作响的松木壁炉前的温馨冬日时光……这些都是肖邦音乐创作的灵感源泉。

肖邦故居

欧洲媒体曾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也有许多人称他为“莫扎特的继承人”,只因他的确拥有异乎常人的乐感与超强的即兴创作能力,是真正的年少成名:6岁学习钢琴,7岁便创作出了第一首作品《波兰舞曲》,8岁首次登台演出就轰动华沙,十几岁写出了名动欧洲、至今仍为经典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与《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在华沙生活的日子是肖邦一生中最幸福惬意的一段时光,他在此期间创作的作品也流淌着翩翩少年初长成时的天真烂漫与温柔多情。尤其是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以斯拉夫式的音型与德奥流行的音乐结构为支撑,将热忱欢畅的青春气息与恣意汪洋的浪漫幻想杂糅在一起,高度的诗意与乐观的情绪喷薄而出,灵动而轻盈,一改当时古典音乐威严庄重的传统,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葱之气。

《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虽说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实际上是后写的一首,由于它先出版,因此反而成了“第一”。

1830年3月肖邦告诉友人他正在开始写这个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到5月时已完成两个乐章,但第三乐章却迟迟未写,到该年的9月才完成。于10月11日首演,非常成功。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他演奏得非常自如,好像自己一个人在演奏似的。我们知道,肖邦的性格比较内向,他在熟人和知友之间弹奏时比在音乐厅正式演出时要自在得多。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作于1829年,这首作品是为当年肖邦思念的初恋少女,华沙音乐学院声乐系学生康斯坦蒂亚·格拉德科芙斯卡而作。彼时肖邦在给友人写的信中曾写到:“这半年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但是还是未跟她交谈过半句,我就是在思念她之中写下了我的协奏曲的慢板乐章。”这首f小调写于1829年,由于出版时间晚,称f小调为第二钢琴协奏曲,e小调写于1830年,反而称为第一钢琴协奏曲。

在写这两首协奏曲时,肖邦才20岁。就创作技巧及经验来说,后来的他更为成熟。但是这两首钢琴协奏曲自有他的清新激越之处,是肖邦本人到了后来再也无法写出的,特别是到了他流亡法国以后。

1830年,波兰处在沙皇俄国与普鲁士帝国的双重压迫之下。在一次皇家音乐会上,因为不愿意为俄国沙皇派驻波兰的总督演奏,肖邦惹怒了俄国人。父亲赶紧把他送到国外,以免不测。那年夏天,波兰爆发了抗俄起义。当时,肖邦和好友伊沃切霍夫斯基在维也纳演出。伊沃切霍夫斯基闻讯后,立即回国参加起义。当肖邦搭乘邮车去追赶好友时,邮车早已开走。肖邦在日记中写道:这里所有的宴会、音乐会、舞会都只会使我感到忧伤和沉闷。

回到波兰没多久,华沙的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俄国卫队到处抓人,在家人和好友的敦促下,肖邦不得不离开波兰。

就这样,在同年深秋,肖邦怀揣着一只盛满波兰泥土的银杯启程前往维也纳。当途经自己的出生地热拉佐瓦沃拉时,送行的师友们为肖邦唱起了充满波兰民族特色的送别歌曲。寒风萧瑟,故土难离,肖邦满含热泪回望自己的故乡,这一去,竟成了永别,直至去世,他都未能再度返回华沙。

到达维也纳不到一个月,华沙起义爆发。身在异国的肖邦旁观着同胞的痛苦却无能为力,只能在黑白琴键上倾吐内心无法化解的悲愤。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又称《华沙的陷落》,波兰人民奋起抗争侵略者的场景如在眼前。肖邦用音乐告诉世人,钢琴练习曲也可以成为经典。

得知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他又创作了《葬礼进行曲》,以祭奠为国捐躯的英灵。

1831年9月,肖邦到达巴黎。19世纪的巴黎音乐家辈出,艺术家云集,在巴黎的肖邦也进入音乐创作的成熟期。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是肖邦音乐灵感的两大源泉,巴黎则为他提供了丰腴的创作土壤。巴黎虽是肖邦的异乡,却是他音乐的故乡。

初到巴黎的肖邦并没有立即得到法国人的认可,这对他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加之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日益强烈,他黯然神伤。在巴黎郁郁寡欢的肖邦想起了小时候去乡间度假听到过的波兰民族音乐的曲调,从中得到灵感创作了大量练习曲、玛祖卡舞曲和波兰舞曲。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琴音乐文献中,提起《玛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其他作曲家也有《玛祖卡》。但唯有肖邦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玛祖卡》。在肖邦本人的作品中,《玛祖卡》也很特殊。一是这批作品,最具波兰的民间艺术气息。另外,这是他较少带有戏剧性、悲剧性成分的创作领域之一。肖邦的玛祖卡赋予更精练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评论家们说,《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觉,是波兰人民的“整个灵魂”。

肖邦升C小调玛祖卡舞曲

Mazurka in C-Sharp Minor OP.30 no.4

这是51首玛祖卡中最为重要的作品,3段体。第一段为4小节的序奏及反复,A小调;第二段升C小调、B大调;第三段4小节反复第一段,尾声。哈聂卡评价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首玛祖卡,它最后的连续五度、四度增强了其意图的表达。”

肖邦B小调玛祖卡舞曲

Mazurka in B Minor Op.33 No.4

《b小调玛祖卡舞曲》创作于1837—1838年问,此时肖邦在创作上正进入最旺盛的时期,在创作技法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巴黎,肖邦基本上度过了一段比较安逸的时间,他和法国作家乔治桑同居九年,这九年是肖邦生平创作的高峰期,以他和乔治桑的感情为主要创作源泉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涌现,而肖邦同样也没有放弃波兰的解放事业,他为国内的同胞在英国开办了一场演唱会,来鼓舞士气。在他和乔治桑分手之后,肖邦再也没有创作出重要的作品。

肖邦与乔治桑

《肖邦:夜曲Op.48》

Nocturne Op.48

肖邦夜曲,Op.48。和乔治桑相恋的9年,肖邦常常和她一起回到她的家乡诺昂。这首夜曲就是在诺昂别墅写完的。诺昂位于巴黎附近,是一片开阔的平原,算不上风景优美,却自有一番安祥开阔的景致。山脉沉静,峡谷宽广,总是让肖邦想起他的波兰故乡马索维亚。

是的,爱国依然是肖邦作品中份量最重的主题,他几乎所有作品都暗含着对家国的思念。伟大的《降B小调奏鸣曲》建立在一首古老的波兰诗歌基础上;他独创的4首《叙事曲》讲述了波兰最伟大的诗人写的4个故事……在国破家亡之时,钢琴就是肖邦的武器,他的音乐是无数为波兰复国而努力的战士们的冲锋号角。

然而,因为起义接连失败,加上自身感情受挫,肖邦长期郁郁寡欢,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他久治不愈的结核病,没多久,肖邦在巴黎的公寓撒手人寰。临死之前,他的姐姐从华沙赶来,他知道自己的遗体返回波兰是不现实的,于是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波兰。

就这样,肖邦的遗体被安葬在了拉雪兹公墓,而他的心脏则被悄悄运回了波兰,保存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的立柱内。他从波兰带来的那杯泥土,在伴随了他近20年后,被撒在了他位于巴黎的墓旁。音乐家的心最终回归故里,而他的才华则穿过时间的尘埃,流向世界。

德国诗人海涅在谈到肖邦时曾说:“他在钢琴前坐下来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肖邦总是毫不自知地把最深处的思想与灵魂刻印于笔下的每一个音符中,但骨子里的克制与隐忍,又缔造了朦胧,看不清晰却时刻撩动心弦,总引人伸手欲触及。

购买肖邦相关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