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的小产,是曹雪芹下的一盘大棋,看懂的不多

到了《红楼梦》五十五回,故事已经过半,就在这一回,小说的氛围陡然发生了转折,前一回还在热热闹闹地开夜宴,一翻篇,首先就是一个小生命的消逝,王熙凤流产了。

小说原文写:“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轻描淡写这么一句话,看似很随意,但这个事却是《红楼梦》小说前后的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是小说的关键点。凤姐小月不是小事,这件事本身和它所隐喻的深意,才是作者的真实用意所在。

凤姐小月是王熙凤个人命运的转折‍

王熙凤在篇幅和关系网上,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她的故事体量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总和。在《红楼梦》所有的故事链条里,你很少能找到和王熙凤完全没有关系的。如果把红楼众多的人物看作一个巨大的网的话,居住在中间位置的,就是王熙凤,她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红楼梦》每一个故事的末端。

编辑

王熙凤的个人命运走向,就是荣国府、是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缩影。而王熙凤的命运就是以五十五回的这次小月形成了巨大的前后落差。

五十四回之前,王熙凤的形象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表形象恍若神仙妃子;二是精气神上是威权赫赫的管家奶奶;三是娇俏可人的贾琏的妻子。五十五回,小月了之后的王熙凤以上三点全部消失了,个人形象常常表现的是“黄黄脸儿”,身体垮了,管家成了有心无力,家下人等时不时地背后还要嚼他的舌头根子一番,和贾琏的关系是每况愈下,渐渐成了彼此厌恶的仇人。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五十五回之后的王熙凤几乎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也再没有大笑过一次,仅有的几次宴席也不见了她的踪影。

王熙凤的小月引发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贾琏已经不小了,和王熙凤结婚也有了年头,可是始终无子,犹如一座大山压在荣国府的大房,贾赦邢夫人贾琏不满是肯定的,这些压力王熙凤不得不承担大半。后来贾琏有了尤二姐和秋桐,王熙凤心里恨,可是她也没有真正能彻底解决的办法,无子的王熙凤,之于荣国府,之于大房,已经从绝对的强势转变成绝对的弱势了。

编辑

王熙凤先被休,再惨死,这里面大部分的成因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若果王熙凤没有小月,将这个男孩平安产育,她就算是闹翻天,她的位置也无可撼动。没办法,一个大家族,血脉传承至高无上,王熙凤的悲剧不可避免。

凤姐小月是荣国府走向死亡的预示‍

《红楼梦》写的是以贾府为主场景的四大家族衰亡史,和家族命运并行发展的,正是王熙凤个人命运不断下行之路。红楼人物大几百人,和家族紧密呼吸、上下内外全部有牵连的,没有比王熙凤更具有代表性的了。

小说一开篇,贾府虽说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巍峨峥嵘气象仍在,老牌贵族的架子也颇能吓唬人。比较典型的,例如三四等的奴才身上都能彰显大家族的气魄出来,还有赫赫扬扬的秦可卿丧礼,通过刘姥姥的眼睛看到的贾府。王熙凤与之很相匹配,表面上如神仙妃子一般的华贵,但内里她从不放弃每一次捞钱的机会,贪财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荣国府的岁入一年不如一年,开销却丝毫不减,她和刘姥姥说大有大的难处,这话不是说说而已,荣国府有真实的财务压力。

编辑

秦可卿丧礼掏空了宁国府,元妃省亲掏空了荣国府,贾蓉说过两年要是再省一次亲,荣国府肯定就穷了。而五十四回过元宵节尚热闹和丰富,就是贾府最后的辐辏时光。结尾的时候,王熙凤一个“聋子放炮仗”的笑话埋下了曲终人散的悲谶。五十五回,无论是回目、故事还是气氛,《红楼梦》都是180度的大转弯。

这个转折的标志就是王熙凤小月了。

小月代表着新生的夭亡,小月代表着荣国府大房的后继无人,也代表着家族的气数已尽。小月仅仅是个开端。家族矛盾从此已经不仅只藏于桌面之下,而是越来越公开、越来越尖锐了。这里也有一个事件为开端,就是赵姨娘为二十两银子发难,她不满的是王夫人和王熙凤,但为此伤害的却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探春,还有她自己。

内斗,成为小说自五十五回之后贾府里的主旋律。从最高层的邢夫人、王夫人一直到最底层的奴才们,为了争取各自的利益,越来越不讲体面,越来越吃相难看了,这个过程里,不过是内耗,没有赢家,有几个人还成为各种斗争下的牺牲品。

编辑

凤姐小月是《红楼梦》框架下的一个核心转折点‍

《红楼梦》故事是以四十四回和四十五为界,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的,这个界限就以凤姐小月为分割线。同时,这个分割线也是《红楼梦》小说框架的分割线。

仅仅看回目就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个分割,前54回,虽说贾府是走了下坡了,但日常里还是花团锦簇的,也偶有烈火烹油的现象事件发生,贾府里多的是宴会,所有人也都是享受其中的。和谐和体面,仍然是贾府的主旋律。

但是,55回一开篇,凤姐小月,一个小生命的消逝,直接将贾府拉向了日趋死亡的轨道上。一直到小说的结尾,我们发现,贾府里似乎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欢乐了,就连贾宝玉过生日,表面上的喜庆掩不住一件又一件或悲伤或预示着悲伤的结局,最后也是以贾敬暴亡而草草结束了。宝玉过生日的两回,应该是大观园诸芳离散的序曲,也是和青春做最后的告别。

编辑

55回之后,从回目看,可以看作是前54回的鲜明对照。前面有多欢乐,后面就有多悲伤,青春有多么的轻松,生命就有多么的沉重。《红楼梦》又名《风月宝鉴》,前后对照,正是曹雪芹说正反两看风月鉴的巧妙框架的布局。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