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次,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作者:凯风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人生充满偶然。

一次错误的选择,可能让你多走五到十年的弯路。工作如此,买房如此,高考也是如此。

哪些是高考意义上的好城市?
01
教育大城
第一类是教育大城。
2021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达到1078万,而毕业人数也超过900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大学生主要集中于为数不多的10多个城市。
具体来看,哪些城市属于教育大城?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其中,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武汉南京西安等城市。
本科院校最多的城市分别是:

北京(67所)、武汉(46所)、西安(44所)、上海(40所)、广州(37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沈阳(28所)、杭州(28所)、哈尔滨、南昌(27所),郑州、济南、重庆(26所)。

另一个衡量教育大城的指标,是在校大学生数量。
数量越多,说明高等教育资源越丰富,作为后备军的高学历人才越多。(参阅《中国大学生最多的20个城市》)

不计港澳台,内陆大学生(本专科+研究生)最多的20个城市分别是:

广州、武汉、郑州、成都、重庆、北京、南京、西安、济南、长沙、哈尔滨、南昌、石家庄、上海、昆明、天津、合肥、杭州、兰州、长春。
其中,广州、郑州、武汉的本专科学生总量超百万,位居前三。
郑州虽然大学生众多,本专科生数量与武汉旗鼓相当,但在校研究生数量只有武汉的1/4,主要原因在于大专院校居多。
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硕士博士招生门槛相比本专科生更高,一些普通高校硕士点博士点较少,研究生数量自然不及本专科生数量。这一数据可以作为衡量高校综合质量的参考指标。
具体来看,研究生数量超过10万的城市共有6个: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广州。
这几个城市,恰恰是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城。
02
教育强城
第二类是教育强城。
大,只能说明教育资源丰富,不一定意味着处于一流梯队。
这方面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双一流高校数量,另一个世界500强高校。
先看双一流高校。双一流是985和211的升级版,双一流高校包括一流院校和拥有一流学科的院校。
一流大学共有42所,有A/B类之分。其中清北复交等36所高校属于A类,只有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等6所高校位列B类。
一流学科高校有95所,这些高校部分学科跻身一流水平,但与一流大学还有一定差距。
具体来看,“双一流高校”最多的十个省份:

北京(34所)、江苏(15所)、上海(14所)、陕西(8所)、四川(8所)、湖北(7所)、天津(5所)、广东(5所)、辽宁(4所)、湖南(4所)、黑龙江(4所)。

可以看出,一些经济强市如深圳、苏州、佛山、无锡、东莞等一流高校集体“挂零”。
高等院校往往集聚于传统的大区中心,与过去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有着密切关系,一些后发崛起的“新贵”城市自然不占优势。
不过,双一流高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升有降、有进有出。
教育部已明确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动态调整,不搞终身制,部分高校可能会退出双一流榜单。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综合实力突出的高校有望晋级。
再看世界500强高校。
这里以最新的“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参考,跻身世界500强的内陆高校共有26所。
这26所高校中,北京、上海分别有6所和4所,总量位居前茅。在京沪之后,南京、广州、武汉、天津都是2所,杭州、西安、合肥、厦门、哈尔滨、成都、济南、深圳各1所。
注意,评价基准不同,大学排名存在一定差异。QS世界大学排名以“学术评价40%、雇主声誉10%、师生比例20%、论文20%、国际教职工5%、国际学生5%”为评价基准,其他排名诸如软科、USNEWS、泰晤士排名均可作为参考。
不过,无论是哪一份榜单,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主要集中于北上广以及部分强省会城市,南京、武汉、西安遥遥领先,而深圳、苏州、无锡、佛山等经济强市在高等教育上并不突出。
03
人口流入地
第三类是人口涌入之地,大学生就业所向之城。
用脚投票,这是最大的现实。孔雀东南飞,人口流向是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只有经济产业发达、就业岗位多元化、就业资源充足、薪资水平和升职空间突出的城市才是首选。
这是2010年-2020年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
人口增长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

深圳、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杭州、重庆、长沙、武汉、佛山。

深圳、广州、成都三城霸榜,10年人口增量分别高达713.6万、597.6万、582万,西安、郑州、杭州、长沙、武汉等省会城市表现也十分突出。(参阅《过去10年,城市人口增量排行》)
京沪虽然人口增量不显,但这并非是两个城市缺乏吸引力,而是两地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所致。相反,京沪落户门槛森严,就足以说明吸引力所在。
04
就业所在地
第四类是就业所在地,尤其是名校毕业生的去向。
广东、北京、上海是985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地。京沪粤之后,江苏、浙江等地占比也不低。(参阅《985大学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我们以广东的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的南京大学、华中地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和东北的吉林大学为例。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东。2020年毕业生留在广东本省就业的比例高达78.33%,而去往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的比例合计不到7%,去往东北西北的更是寥寥无几。
南京大学位于江苏南京。2020年毕业生留在江苏本省的比例为45.45%,而其他去向分别为上海12.93%、广东9.39%、浙江8.22%、北京5.92%。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湖北武汉。2020年毕业生,留在湖北本省的比例为33.91%,而去往广东的比例高达21.33%,再其次为上海,占比7.94%。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长春。2020年本科毕业生,留在吉林本省的比例仅为14.53%,而去往广东的比例高达15.08%,其次为北京12.89%、山东8.57%。
可见,辽宁、黑龙江、甘肃等地即便坐拥一流高校,恐怕也很难留住毕业生。而湖北、安徽、重庆等地,在留住名校毕业生上还需要更多努力。
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是全国主要就业所在地,这些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过半都留在了本地,而外地名校毕业生也多数蜂拥到这里。
05
经济强市、强省会
第五类是强省会城市或经济强市。
经济强市、强省会,要么是教科文卫相当发达,要么是产业优势极其突出,这些地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资源。
这是2020年城市GDP50强城市一览:
参阅《2020年,TOP30城市GDP排行榜
当然,城市经济实力并非一成不变,有城市在崛起,有城市在衰落。一些传统的工业强市,在沿海贸易时代迅速被抛下。而一些中西部强省会,则从小到大,实现了迅速扩张。
GDP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样决定着工作的空间。
这是主要城市高新企业数量排行
在GDP、高新企业数量之外,城市支柱产业、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数量、上市公司数量、独角兽企业等硬实力同样重要。
无论如何,选择城市,要看既有的经济实力,也要看未来的发展前景。
06 
最“有钱”的学校和城市
第六类是教育经费充裕的城市。
虽然经费不等于教育实力,但没有充足的经费,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2021年主要部属高校教育经费排行:
从部属高校来看,教育经费最为充裕的10所高校: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一般而言,理工科院校教育经费普遍高过文科院校,而高校所在省份财力更为充沛的,教育经费也就相对更为充裕。
这是部属高校,还有一些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而存在,其他不乏经费爆棚的存在。
这是2020年部分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排行:
深圳大学、郑州大学最为突出。深圳虽然教育资源不发达,与北上广存在巨大差距,但深圳本身经济实力突出、财政实力雄厚,对辖区内的龙头高校的扶持力度相当突出。
2020年,深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预算超过200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仅深圳大学获得教育经费就超过60亿元,追上一些传统名校,超过中西部众多985高校。
郑州是强省会的典型。河南是人口大省,但整个河南迄今仍无一所985高校,就连211高校也只有一所:郑州大学,自然能获得更多财政支持。
当然,一省只有一所顶尖大学的地方还很多,但只有强省会或经济强市,才能提供强大的支持动力。如果本身的经济底子就比较弱,即便想要支持首位大学,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更关键的是,落后地区恐怕连过去的教育优势都无法保持。
07
建议
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当然,选城市的前提,在于已经做好了高校层级的优先排序。显然,985高校拥有最大的优先级,其次为211高校。
如果在两个985或211高校之间犹豫,或者选择空间只剩下二三流高校,那么选好城市无疑就很重要。
这里有几个原则:
其一,尽量到大城市去。大城市不仅教育资源更发达,就业空间也更广阔。无论是为了开阔视野,还是为了未来的工作,大城市都是最基本的。
其二,避开三无城市:既不属于省会,也不是经济强市,更不靠近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这些地方,过去因缘际会,获得名校落地,但一无财力,二无优势产业,三无充分的就业空间,未来发展必然堪忧。
其三,重点高校优先选城市,普通高校选城市兼顾选专业。如果分数达到重点线以上,那么选择城市就有了优先级。如果只能触及普通高校,那么选择城市的同时务必要考虑好专业,哪些专业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哪些专业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定要考虑清楚。
其四,城市群时代,不一定都要挤到北上广。北上广的经济、产业和教育无一不发达,但这三大城市竞争也最为激烈。

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都市圈或城市群内的高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既不脱离大城市,又靠近就业所在地,这是更为理性务实的选择。

来源:国民经略(ID:guominjinglv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