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医脉象新丁 房颤脉
金栋按: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百姓传统观念认为,中医看病就是摸脉诊病;而业界亦认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素问·脉要精微论》)。故工作之余,遍览历代脉学古籍并对患者之脉详加体会,久之便发现临床有时并非如此,即“单凭脉诊,贻误大焉”!(《健康报》2009-02-06)
据文献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可见中医脉诊起源于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或扁鹊时代。
中医脉象名称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典型的脉名就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疏、格关溢覆等,再加上非典型的、复合的以及一些难以索解的脉名脉形,总数有近百种。
确立并规范中医脉象名称始于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记载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牢)、实、微、涩、细、软(濡)、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共24种脉象名称,对每种脉象的形态作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及明确的命名标准。《脉经》所载脉象由于名称划一,指标明确,临证实用,易于推广,因而得到广泛承认,并成为后世脉法的准则。
其后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补长、短、牢为27脉作为脉学稳定发展的标志,所规范的27种脉象名称及其主病,为后世大多数医家所采纳,成为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所不同的是《脉经》之革脉,《千金翼》认为是牢脉,被《濒湖脉学》采纳;《脉经》之软脉,《新校正》云“一作濡”,后易名为濡脉。而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在《濒湖脉学》的基础上又增疾脉为28脉。
目前中医临床常见病脉是28种(病脉),是在历代医家经验积累中逐渐丰富完善的。而28脉脉象名称及标准,则是上述《脉经》24脉、《濒湖脉学》27脉及《诊家正眼》增疾脉为28脉,成为高校中医教材脉象名称的选定标准及民间中医、现代中医脉学专著、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等所引用的标准。如从1964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中医诊断学讲义》所提出的常用病脉28种脉象名称始,至历版中医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提出的常用病脉28种脉象名称止,与之完全相同。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过去是经典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内容或许在新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中医脉象也当在创新中发展。中医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基于其不断的理论变革和创新。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以及现代,历代医家虽有尊经崇古的传统,但也绝非一味因循古人、划地自限,批判和创新的风气也令人欣喜。
《脉经》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正基于此,现代中医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的前提下,吸取并采纳现代科技成果如听诊器、心电图等及西医学的某些知识,为中医脉象提供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大有帮助。鄙人经过近40余年来临床实践,发现西医心房纤颤(房颤)可以规范相关脉象。房颤临床常见,发生后脉象也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房颤通过心电图可确诊,而脉象要靠三指体会。为此特提出房颤脉的脉象名称与诊断标准,以适应目前中医临证之需要。
因临床常见的房颤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而脉象不尽相同。通过房颤病人的脉象观察,并结合古今学者对相关脉象的论述后认为: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与中医的散涩短等脉及怪脉的解索脉相合。其中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与散(涩)脉和或怪脉的解索脉相合;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分,与涩(短)脉相合;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分,与涩结(代)脉相合。
多年来通过对房颤脉的观察与研究,心得体会很多,为此特撰写相关论文刊登发表在国家级及省级(核心)期刊上。如《中医杂志》有“散脉小议”“散脉探讨”“参伍不调话房颤”“房颤脉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有“房颤脉初探”“涩脉探讨”“房颤脉的中医相关脉象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有“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医学信息》有“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浙江中医杂志》有“间歇脉探讨”,《河北中医》有“涩脉新识”“怪脉解索新探”等文章。
另,为了使“房颤脉”得到同道认同,特在百度百科创建该词条并在互联网中医相关论坛发贴。
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文章及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