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专栏】中国的教育很S

别,先别急着问我这S是什么意思,听我慢慢讲,讲完了你自然就知道这S说的是什么了。

马云的狂言

在今年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马云口出狂言,预言三十年后我们都将找不到工作。

他的论据是人工智能在操作、精力、数据处理方面完胜人类。无论是工厂还是店铺,全部将被智慧机器人所替代。

他还举例说明:地震机器人,在人们还没有发觉的时候,机器人率先预测并且仅几十秒提出了预警,20几秒撰稿,准确报道,面面俱到,行文具有逻辑性。在银行、金融业,现在的趋势就是用更低廉的机器成本代替人力劳动成本,况且机器处理数据的能力那是人们比不上的,全世界许多银行都在不断进行着裁员。

他提醒大家:以前的二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二十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机器会越来越聪明,机器会越来越自我学习,马云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强迫孩子背,不让孩子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情感体会。那我可以保证他们30年后找不到工作。

这个时代狂人,他的说法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

别的不看,只看网友们的留言,明显地分成了两派。

我们先不看是赞同还是反对,在这里我试着把留言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S型的人,就事论事,只看眼前,遇到阻力就觉得越不过去,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反对马云的说法;一类是N型的人,具有前瞻性,习惯于抛开眼前现实思考问题,他们更多倾向于相信马云的说法。这两类人一类更多地看到了困难,一类更多地看到了挑战和希望,差别还是蛮大的。

怎么会这样呢?呵呵,这个确实非常有意思。容我细细说给你听。

S和N

所谓的S 和N,是MBTI人格理论四对八个维度中第二对维度的概念,感觉和直觉。

它们是人类感知外界事物的两种方式——思考和情感偏好(S—N)。

面对同样的情景,两者的注意中心不同,依赖的信息通道也不同。

感觉型的人关注的是事实本身,注重细节,结果是感觉型的人擅长记忆大量事实与材料,他们有时候像本“词典”,能清晰地讲出大量的数据、人名、概念乃至定义;而直觉型的人注重的是“第六感觉”、“弦外之音”,是基于事实的含义、关系和结论。它通过无意识地综合各种想法和联想。他们更擅长解释事实,捕捉零星的信息,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向。直觉型的人的许多结论在感觉型的人眼里,也许是飘忽的,不实在的。

就拿马云的狂言来说,感觉型(S)的人觉得马云的预测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依据,就算有依据也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带来冲击,这让人不踏实不舒服,所以难以接受。直觉型(N)的人呢,觉得这是一个未来趋势,是必然会要发生的,接受它才能早做准备,所以是一种接纳的心态。

中国的教育很S

在峰会上,马云说道,人工智能的到来,预示着人们需要更高的学习和更高的智慧来适应未来的智能化时代。同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忠告,知识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智慧是需要体验的,对于我们今天最大的挑战是教育体制的改善,如果再是这种填鸭式教育,孩子们将在未来找不到工作。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中国现如今的教育了。

填鸭式的教育是什么,就是应试教育,我说也是S型的教育,循规蹈矩,有一学一,有二学二,死记硬背,这对学知识学技能倒也是必须的方法;可考试的时候需要对照标准答案,错一个字都不是正确答案,未免过于机械。这样得来的所谓知识,正如网友所说“计算机微秒就能得出”,人类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可言的。这一点柯杰九段与机器人的围棋大战已经证明。

可中国的教育非常执着地停留在这样的方式上,网友们不是也说了吗,“每个人都在拥护着这种方式啊,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最好的。”说每个人都这样似乎夸张了些,但确实有不少人这样认为却是真的。我的来访者中,很多孩子就是因为被很S地对待,自己的天性却很N而感到被歧视被压迫,而不适应。

最典型的一例,一对父母,带着他们已经上高中的孩子来找我,说孩子小时候很聪明,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话也少了,人也蔫了,做事总是提不起劲来,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家长着急得不行,找不到原因。

交流了几次之后,我发现孩子的爸爸妈妈跟孩子在天性上有差异,特别是第二个维度,孩子是中等程度的N型人,天生不在意细节,思维跳跃,表现出来就是做事马虎,写字经常写半边。爸爸是典型的S型人, 追求所有细节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对于孩子的表现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小时候,父亲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做题太马虎,大了,孩子觉得这样评价自己不公平,也很努力地在做,可效果还是差强人意,于是父子间战争不断。

爸爸来到我这里,也觉得自己很委屈,现在不敢管孩子,又担心孩子的将来。愁眉苦脸地跟我说:“老师你觉得我这样要求他有什么不对,你比方说,孩子晚上睡觉,我建议他把鞋脱了头超前摆好,这样晚上他起夜就不用费事穿鞋,一蹬就得。可说了多少遍就是不听。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被要求的,我们家每个孩子的衣柜从上到下每一阁放什么,怎么放都是规规矩矩的,我们弄得很好。怎么到他这就不行了呢?!”

孩子在一旁也很生气,把脸偏到一边谁都不看,脸色很是难看。

看他不说话,我只好启发他:“你爸爸这么说你,你怎么看?”

孩子见回避不了,很勉强地对着我说:“我觉得这事没什么大不了,为什么一直要说。”

父子俩不直接对话,我只好加在他们俩中间两边传话:“爸爸,孩子这样说,你怎么看?”

爸爸已经来火了,声音急促,嗓门提高,脸色泛红:“什么大不了,小时候不养成好习惯,大了怎么办?!”

听起来双方似乎都挺有理,不能简单地判断说对谁错。但双方确实观念不同。

于是我建议他们做了MBTI人格类型的测评,结果证实了我的猜测。他们一家三口性格差异很大,妈妈其他维度不同,但在第三个维度上还跟孩子一样,所以妈妈虽然不懂孩子,还会照顾孩子感受,可爸爸在所有的四个维度上都跟孩子不一样,特别是在S的分数上,属于非常典型的类型。我给他们每人出了20页的报告,要求他们回家好好看,下次来我们再好好交流。

下次来,爸爸主动第一个说话:“看起来这人跟人是不一样哈,可我就奇怪了,这儿子怎么跟我就不一样呢,这不是遗传的嘛”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笑了,我冲着他们全家人说:“性格是先天特性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生理的因素,并非遗传,你们孩子觉得鞋头超哪放根本没必要那么精细,也没有太大的不方便,这是天性;你觉得鞋子应该放好了,这样省许多麻烦,这也是天性,你们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天生特性不同,爸爸非要在孩子后天强求跟你一致,这个太难为孩子了。他不会像你一样做得那么好,甚至会因为每天晚上上床还得这样做而感到有压力的。不过孩子一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爸爸影响,变得有意识地在做一些注意细节的事情了。”

这时候妈妈接过我的话说:“就是,这学期结束,我们去学校接他,就发现他自己把行李都已经收拾好了,比其他的孩子都做得好,而且自己把行李都送到车上,根本不用他爸爸帮忙。”

我一听,这个很有说服力,就把话题抢过来对着爸爸说:“就是就是,你其实不用总是担心孩子没有做好,你是要看到才心里踏实的那种人,孩子不在这里做就在那里做,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没必要非得在你要求的事情上体现你要求的精细。”

爸爸因为自己也看到了事实,心里是欣慰的,又听我这么说,开始反思自己:“嗯嗯,老师,你说的有道理,看起来是不能这样要求孩子哈。”

我和他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就是嘛!”说完我们俩同时重重地出了口气。哎呀,妈呀,一个鞋子的问题都这么费劲,学习的事情不是更费劲。所以说要想让S的人接受N的行为方式可真不容易。

我们的研究统计证明,中国的人群中S型是大多数,N型的人相对较少,甚至还有很多N型的孩子特性并没有显露出来。所以,中国的文化中S是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的教育也比较偏S。

我们可以试着联想一下,如果一个S型的孩子,喜欢学习,那么他一定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作业写多少遍都还是认真,上课老师讲什么都很仔细听讲,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做事永远都很听话,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都喜欢,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羡慕的学霸。(这里我严正声明啊,当然不是所有的学霸都是S型啊。)可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一定也很优秀吗?事实证明这样的孩子更适合做员工而不适合做老板。这就是早几年就被炒的非常火热的前十名效应。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孩子将来的发展就不好,但是一味地追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和独立性的。

可N型的孩子,也许听课不是很认真,作业觉得需要才写,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上课回答问题总是最有想法的,对于各学科的知识掌握,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会越来越越融会贯通的。有科学研究数据已经证实,大学本科学生中N型的比例有所上升,到了研究生博士,这个比例是更高的。甚至世界上较为著名的科学家像爱因斯坦啊、爱迪生啊、牛顿啊等等,都是N型,他们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局限于感受到的,更注重于事物背后隐藏的概念、意义和规律。不然牛顿怎么会因为一颗苹果砸到头上而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呢,被砸到苹果的人多了去了。

S和N,两者没有对错,都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但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对事情的态度,也严重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观念。

遗憾的是,很多N型的孩子在学校里在社会上不被人理解和接受,甚至那些来我这里咨询的孩子们被人们视为另类而受到排挤和打压,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以至于连健康都难以保证,还到哪里去发挥天性。

可惜啊太可惜了,我要为这样一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孩子大声呼吁,放开他们,尊重理解接纳,让他们有机会做自己。爱迪生的妈妈不就是在孩子在学校被批评的时候很自信地把孩子领回家自己培养成才的嘛。

教育也离不开S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代表N型的孩子就是天才,也是需要后天培养教育和锤炼的。这个锤炼主要来自于培养S的习惯。

我们家孩子从小也是个典型N型的孩子,对于应试教育那一套一直不能接受,可每到一个发展的关键点上,S的要求就显出了优势。首先你要想考取一个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很S地死记硬背,特别是历史地理政治;其次,S的人做事踏实稳重,值得信赖,这是做人的品质,如果能在学生阶段修炼出这样的品质,无论你是S还是N都会终生受益。试想没有哪家机构愿意请一个统计数字总是缺失的人来做会计,也不愿意请一个说话都能漏几个字的主来做科研吧。

所以,教育中以S为主,适度理解N型孩子的特性,两种方式结合,照顾到所有孩子的学习特点才是王道。

也难怪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到国外去读书,我的来访者也很多孩子转去国际学校之后变得学习动力十足了。国外的教育非常注重发挥孩子的潜能,交给孩子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在培养有自己思想的人,而不是只会记忆的机器人。

看起来,马云也是个典型的N型人,他的观念都是超前的,他对于未来三十年中国的变化的预测是有一定道理的,到那时人脑竞争不过机器,再不发挥自己作为人的特长,真的会找不到工作的。

作者 ▏刘慎  呼叫中心资深培训讲师,呼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国际EAP咨询师,广东省心理协会会员,广东省精神分析协会会员,国际CAEP沙盘游戏咨询师,MBTI与呼叫中心管理研究创始人,CS-EAP呼叫中心定制化员工帮助计划创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