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生气?
壹
无意的和有害的
当别人问你你为什么要气他的时候,你往往会很无辜——我没有啊,那是我的无心之言(举)。
或者说,抱歉啊,当时没控制好情绪。
但如果你是问这话的那个人的时候,你就会很笃定:对方就是在激怒你,故意要让你难堪故意蔑视你。
我们不可否认会有这种有意的事情发生,但反观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惹人生气或者遭受怒气实质上就是以上所说的这两种——气你的人其实并非是故意的,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当而伤害到你。而你很多时候只是爆发自己的不良情绪并非故意要气人,却在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并且对伤害的程度毫不知情,就像别人不知道你受气的时候一样。
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愤怒的情绪,但是我们知道经常生气并不是一件好事。科学研究表明,生气的时候人的血压会升高,并且哪怕你不生气了,血压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血压升高则会导致身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长期如此会导致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也容易诱发癌症。
其次,如果经常爆发愤怒会导致心理疾病,压抑愤怒也会连带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最重要的是,愤怒会破坏我们的社会关系,如果说一个人在家里容易生气能够得到家人的谅解的话,在公共环境中则不然,势必难以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
那么,为了更好的社会关系我们要学会如何更好地生气。
贰
发泄的和被压抑的
对于生气的发泄我们最常见的是争吵。
我们在使用语言暴力来释放心中的不满与怨毒,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发泄方式。
过程是很爽,可惜结果总让人追悔莫及,甚至遗憾终生。只有时过境迁我们才悔悟,我们本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矛盾,而不至于将恶化关系的方式来表达愤怒。
除了常见的发泄气愤之外,在理性社会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压抑自己的愤恨情绪。
这种行为有时候打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我们的童年——受到父母管制的童年,没有获得物质资料自由的我们许多时候是没有发言权和争论权的。但是小孩也会因父母愤怒,而当你过了通过撒泼打滚来表达愤怒的年纪之后,更多的我们是通过沉默来表示反抗。
直至成年,绝大多数的我们依然改不了这种“生闷气”的坏习惯。
怒气一旦产生,它可以被否认和掩饰,但它一直存在,只是以一种被你压制的方式存在着,你忽视它,并不代表它消失了。
而这种压抑是一种内在的伤害,也就是自我伤害。这种被压抑的怒气,很多时候会被我们视作理性处理冲突和不生气的掩饰,但这在对自我的伤害的同时也在阻碍着关系的进行。因为你会把这一份怒气转化,转化为冷漠、不理睬,或者转化为对做事的懈怠,比如,原先要用十分力气帮忙的事情,因为对方惹你生气,你也许不会马上扔下不做,但已经不会尽心尽力去做。并且对对方态度的转化,本身就是你的被动性攻击的表现。
叁
以暴制暴和以情共情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过:“任何形式的发怒,都隐含着一种对环境和周围世界的攻击性。”
而我们知道所有的攻击性行为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攻击,无论是身体的还是语言的,最终都会带来伤害,而只要产生伤害就不会有所谓的胜利的一方。
在很多时候,我们受到别人情绪波动的感应就会发现对方在生气,此时最好就不要再继续刺激对方,导致过激行为发生。即便对方发怒了,我们也不要被拉入到他的情绪当中,变成了“以暴制暴”。此时,应该发挥我们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尝试透过对方发怒的表象去发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而非“共怒”,需要的是爱心而非怜悯,因为发怒的人其实是最被这种情绪伤害的人。
处理生气的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双方平心静气、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消除误解和成见。”(维雷娜·卡斯特)
尽管从愤怒及时地恢复到理性很难,但确是必须要走的路,并且是最有效的消气的方法。
肆
正心和正情
在中国古代智慧中,《中庸》是一部极具哲学内涵的著作,里面有说到人的性情修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国古代的“情”有情感之意,这里的情感包含喜怒哀乐,如《中庸》这里所说的情感的未发状态是“中”,即隐藏;能够发而达到适当的程度即是“和”。
同样可以借以说明我们的情绪,乃至说愤怒情绪的发泄,要“发而皆中节”即是达到情之“正”,情正即不乖戾妄为,也就是怒气要发出来但不是肆意乱为,那么也就达到“和”的境界。
情之未发时正其心,情之已发,能达到适度中节,依然可以正其情,同样是正其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