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悬疑小说怎么写,才能让读者有参与感?

今天研习君终于要和大家聊一聊万众期待的“悬疑小说”啦!

之所以说是“万众期待”,是因为在所有的类型化小说中,“悬疑类”恐怕是最容易勾起大家兴趣的了,因为悬疑小说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参与感

玛莉·勒德尔在《悬疑小说》一书中,给出了人们阅读悬疑小说的四个理由:

追捕凶手刺激感的代入式体验;

见证违法者受到惩罚的满足感;

对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自我认同感;

对故事真实性的信任感。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情形,悬疑故事的评论区总是很happy,因为读者们都在大呼痛快,并热烈地讨论犯罪手法是什么、谁的不在场证明有问题、谁和谁又有秘密交易、谁谁谁肯定是凶手……甚至还能明确指出小说逻辑推理过程中的bug(what a悲伤の事情)。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个让读者积极参与的悬疑故事呢?

悬疑小说的四个支柱

詹姆斯·弗雷在《悬疑小说创作指导》一书中认为,作者需要时刻记住悬疑小说的“四个支柱”——

1.悬 疑

这里的悬疑是指“悬而未决”的案件,不知道凶手(阴谋主导者)和动机。

它可以是抢劫、绑架、恐吓,也可以是藏宝图的秘密、丈夫不正常的举动、甚至隔壁小哥家突然消失的狗,然而最常见的还是谋杀案。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元素也可以任意组合,选择一个合适的“导火索”,是引发悬念的第一步。

2.悬 念

在悬疑小说中,你应该努力制造威胁和危险,让读者在紧张的时候都在问“为什么”“然后呢”,产生“担心并好奇”的心理。犯罪的手法、人物的行为动机等都是悬念制造重要的一环。

通常情况下悬念越多越好,让情节中每一个转角和拐点都能让人紧张,但也要在情节的合理安排之下。

同时长篇与短篇也有所不同,否则就是挖坑不填,bug重重,那读者寄的可能就不止是刀片了。

3.冲 突

“制造冲突!”“制造冲突!”“制造冲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它是驱动故事前进的燃料,而这里的冲突,是为了让真相揭露的过程不那么顺利。

外部冲突可以是坏天气、大爆炸、凶残的对手。

内部冲突是指人物自身内心发生不同愿望的矛盾。冲突会给故事带来生命,推动你的人物采取行动、产生感觉,去变化、去发展。

4.惊 奇

故事,尤其是悬疑故事,一定要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能让读者发出“哇——”的感叹,那一定是个绝妙的诡计。当然,如果你敢用“陨石遁”或“外星人”之类的来解释的话,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_→

点子来源

任何类型的作者多少会遇上“不知道写什么了”的情况,好像能想到的诡计和点子,都写过了。而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化身成一个“变态”

一位悬疑小说作家说:“我大多数时候都在盘算着怎么谋杀。”没错,研习君也经常这么干,这就是悬疑小说的魅力。因为当一个“胚芽点子”出现时,你实际上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而这些点子产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1.积累型

悬疑作者一定是个“杂家”,各种类型知识的积累,能让你写作时对各种东西信手拈来。

独具特色的“妖怪型推理作家”京极夏彦就是如此,他本人和笔下的中禅寺秋彦一样,拥有一个庞大的书店。多年的阅读和积累使得京极夏彦下笔如有神,“百鬼夜行系列”中的强大布局、繁杂的人物关系和带有妖怪元素的新型推理,开启了推理小说的新纪元。

2.联想型

故事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大开脑洞”绝对是想悬疑故事最便捷的方式。

路边在吵架的夫妻,难道丈夫出轨了?这时一辆汽车经过,利用车子来进行一场谋杀怎么样?

今天新闻里说有人失踪了,原因是什么?

下班月黑风高之时路过公园,咦,这可真是个发生案件的好场所……

研习君经常会催稿,突然有一天,我消失了!那设计一个“编辑谋杀案”如何?(我牺牲大了……)

3.研究型

还有一类是研究型方法,当你一开始就决定要写一个什么题材的故事时,就可以开始研究了。

“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毒药行家”,在她的故事里总会对毒物进行专业性的使用。

“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则会把自己关起来进行密室手法实践,先确定谜题,再增加条件进行布局、设定。

4.局部萌芽

或者你的“萌芽点子”只是一个局部内容。

在雪莱·辛格的系类小说中,有一本开篇是讲侦探被叫到犯罪现场,而受害者是是参议员候选人,他浑身赤裸地被倒挂在树枝上。

又或者你想到了一个惊艳的高潮,《贝尔维尔谋杀案》中便是在报纸中读到了幼儿园的孩子作为人质,被绑在安置了炸药的学校里。

还可以你想到了抓人的结尾,阿加莎让大侦探波洛在自然死亡前,犯下一次有正当理由的谋杀,于是有了《窗帘》一书。

写作禁忌

大神詹姆斯·弗雷说过一段话,让故事君简直想跳起来鼓掌:“在文学性小说中,你不必担心情节,动机可以模糊甚至是不存在的,你不必担心故事如何推进,不必担心主人公如何表演得像个英雄……我告诉这些蠢货虽然创作悬疑小说可能是很有趣的,但比起创作'文学性’小说,面临的挑战要大得多。”

So,把我们大神惹怒的人,显然不懂得悬疑小说的精彩之所在,然而这也说明了要想写好一个悬疑小说,有些“雷区”可是千万要注意的——

1.冗 余

英雄/侦探对谋杀犯的杀人动机、手法和时机的长篇解释都是不可取的。研习君耿直地说,这是我们许多作者最常见的一个问题。

悬疑小说一定有事情需要澄清,但你要做的是让人物自然而然地表现,而不是作者作为第三方来“强行解说”。我们着急抓犯人走情节呢,可没有心思听你没完没了的哭诉。

2.转折过度

惊奇的设置“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扭动和转折,才是故事的精彩之处。

不要故作高深地为了转折而转折,让明明第6章已经完结的小故事,到第60章又来个反转,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两三个大的惊奇和几个小的惊奇就可以,否则就是明显的“水”了。

3.不要写成档案

喜欢悬疑故事的人很多,尤其许多人喜欢写警察的故事,但研习君发现,一旦出现了案子,总有人能把我们拉到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节目现场,宛若看了一集刑事侦缉档案。

悬疑小说的魅力,绝对不止是“案子”本身,英雄/侦探和谋杀犯这些人物,才是悬疑故事的重中之重。

“悬念”的过程,不是“犯案——取证——捕捉嫌疑人——口供——调查”这样单纯的单线发展,我们需要感受到故事中“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感受到英雄/侦探的人格魅力,感受到嫌疑人残暴、邪恶、无奈、悲剧的来源,以及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醒思。

要知道你也许不会记得福尔摩斯办过的所有案子,但对于福尔摩斯、莫里亚蒂和贝克街小分队这些人物的印象,是更深刻的。

4.想清楚再动笔

当你有了一个“萌芽点子”后,一定要“写大纲”!大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悬疑故事里)研习君已经提得很多了。

凶手是谁?用的什么手法?动机是什么?怎么制造不在场证明?侦探/英雄推理的依据是什么?几次冲突该怎么体现?人物行为到底合理与否?故事进行到这里是需要转折还是伏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