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这首田园诗,全篇都是名句,值得一读再读

众所周知,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代表诗人有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宋代的杨万里。但晋代的陶渊明,却是田园诗的鼻祖。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追求心灵之趣,陶渊明的田园诗直接影响了唐宋诗人。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而杜甫所说的这番话,它的内涵便源自于陶渊明的田园诗代表《饮酒·结庐在人境》。对于陶渊明的这首《饮酒》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它全篇都是名句,也入选了我们的语文课本,打小就被要求背诵。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相信如今再去读陶渊明这首诗,我们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对陶渊明隐居的情趣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作为一首田园诗,《饮酒·结庐在人境》主要表现的就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情趣。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在陶渊明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下,我们不仅能得知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对自然美景、田园生活的喜爱,还能从中获得生活的意义。即一定程度上,它具有启迪人思考的意义。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陶渊明的这首《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开篇两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首先便为我们描述了他弃官隐居后的生活状态。即自从隐居田园后,虽然还是居住在人间,但是却没有了车马的喧嚣。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说陶渊明在为自己没有被车马的喧嚣打扰而欣喜,而是说摆脱了俗世的烦恼,也就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人情世故等。

那么问题来了,陶渊明是如何做到的呢?紧接着的两句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便是他的答案。即你要问我如何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的回答是只要心志高远,就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即便是处于喧闹的环境里,我也能如同隐居田园一样。由此可见,此时的陶渊明是超尘脱俗的,当然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始,陶渊明便对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展开了描写。它的意思是说,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便可以与南山相会。可见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可以与人相互联系,人也可以和自然很好的相处。这里的南山仿佛就是陶渊明隐居时的邻居,以及人生中的知己一样。他懂它,它亦懂他。

同理,随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亦是如此,即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美好,有成群的鸟儿结伴而归。也就是说,陶渊明虽然隐居在偏僻的田园,但是他并不孤独,反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他的心境是悠闲自得的。最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便是陶渊明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所做的一个概括性总结。

即我这田园生活中的乐趣所在,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说,陶渊明辞官归隐只是他的人生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亦只是陶渊明的个人情趣所在,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所以真要陶渊明详细说明一下,他也只能是“欲辨已忘言”了。所以我们读陶渊明的这首诗,不是真要你去隐居田园,而是从中获取到与生活,与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