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临终视角下的生活智慧

参透了生死,看透了人生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面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做人实在是够苦”。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越长大你就越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少年的时候我们也曾期盼过诗和远方,期待乘风破浪,期待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自己。而成年之后,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为了一份体面的生活、稳定的收入,努力再努力,而那条来时的路,早已变得模糊,不见踪影。

人生真的只能是这样了吗?也许你能从这本《人间生死书》中找到答案。这一本心理学经典作品里的故事全部来源于濒临死亡的人们。《流浪地球》小说里有一个谜语: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大刘给的答案是:死亡。

对目前尚未掌握长生密码的人类来讲,这真是一个终极命题。区别于东方文化的讳莫如深,西方文化对这一话题的态度更为从容,甚至由此而产生了一门学问:生死学。

《人间生死书》便是由世界级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论述生命与活着的第一本书,与大卫·凯思乐一道,为我们解析多数人一生中都必须面对的15个人生课题:真实、爱、关系、失去、力量、愧疚、时间、恐惧、愤怒、娱乐、耐心、屈服、宽恕、幸福。建立起一套搭建在死亡这一底线思维上的生活哲学。

真实:发现真实的自我,看见真实的他人。

爱:爱是生命中唯一真实而持久的经验。

关系:用心看待和人相处的每一刻。

失去:人生无法重开,没有失去就没有成长。

力量:力量来至于了解自己。

愧疚:选择爱或愧疚全在一念之间。

时间:专注现在活在当下,充分体验这一刻的生命。

恐惧:恐惧无法阻止死亡,却会阻碍生命。

愤怒:学习更坦诚表达愤怒。

娱乐:玩乐是每个人生命力量的泉源。

耐心:万事万物顺其自然。

屈服:放弃是逃避,面对才是屈服。

宽恕:我们需要宽恕的常常是自己。

幸福:你的每一个抉择应该让你觉得此生无悔。

人生的最后一课,用心去触摸生命。米开朗基罗曾说过,“生之灿烂,死亦辉煌,生于死都来自生命主宰者的同一只手。”失落让我们学会珍惜,爱让我们懂得自我。关系让我们认识自己,逐渐成熟。恐惧,愤怒,罪恶,耐心都是体现人生的老师。从生至死,万物轮回,是开始也是终结,是结束也是新生。万物循环往复,我们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关于死亡的话题在现实中谈论过于沉重,很多人都唯恐不提,甚至是一种禁忌。因为死亡意味着离别,失去,恐惧,痛苦。但“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也无法逃离的宿命。从生到死是生命的过程,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正视死亡,犹如日落西山一般的自然而然。

《人间生死书》

作者: [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大卫·凯思乐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译者: 徐黄兆
ISBN: 9787556124039
(0)

相关推荐

  • 【灵璧家园美文】生死之间

    生死之间 文/丁香莲花(泗县)      生或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既定的必然.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      看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个孩子生下来,有人说这孩子富相,有人说这孩子长大当官,只有一个人说实话 ...

  • [名家随笔]黎化​丨黎化片言之943

    [名家随笔]黎化片言之943 作者:黎化 昨上午,老战友的女儿来电话,称其父亲已到弥留之际.下午,匆匆赶去庆丰乡间,见上最后一面. 当年帅气.幽默的部队专职理发员,如今瘦骨嶙峋地躺在床上,只大口喘息, ...

  • 人生一辈子......(金典)

    人生一辈子,有时细想,不就生死而已吗,生,就好好生活下去:到死的时候,就从容的离开人间,这世上除了生死,其它皆闲事.人间的所有,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来这世上走一回,一切的拥有只不过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你对生活是否迷茫?人生是不是出现了瓶颈

    漂泊还是航行,区别只是有没有方向 卡内基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世界上只有3%的人能够有确定的目标,并且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是目标不确定.十年之后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潜伏在平淡生活下的汹涌恶意

    不要高估一个人的善良,也不要低估一个人的险恶. 要说现在日本推理界最勤快的作家,那非东野圭吾莫属,他每年都会有新书出版,还都保持着不错的水准.众所周知,东野圭吾以善于剖析人性著称.在以往的各种小说中,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忠于自己的欲望有没有错?

    白色体系下的黑暗 说起文学小说的巅峰,你会想到哪些?<百年孤独><人间失格>还是<活着>?如果说起医学小说的巅峰,或许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白色巨塔> ...

  • 律师视角下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律师视角下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成长,就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

    对友谊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它是万能的 卡夫卡曾说好书会像是刀子插入你的心脏,<追风筝的人>就是这样一本书,故事里的主人公因为对朋友的背叛而深深自责,但后来终于在直面内心的脆弱和自私中获得了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释放始于接受

    拥抱不完美的自己,相信未来的可能 之前看到比尔盖茨推荐书单里面有一本<拥抱可能>,作者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而她逃出来之后,利用在集中营的经验成为了一名治疗师.这是一本身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当你能对苦难开玩笑时,说明一切都过去了

    彼时此刻,人间烟火. 人的一生要怎样度过?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答案,但幸福.轻松.快乐都会是每个人的追求.这看似最简单的要求,做起来却也是最难的要求的.现代人又有几个人能活的轻松愉快呢?工作压的喘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防御性悲观主义,才是落地的乐观主义

    打破墨菲定律,心态决定运势 1949年,空军工程师爱德华·墨菲对自己的一位运气不太好的同事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他去做就一定会更坏."没想到这句话经过传播扩散后, ...

  • 每周只读一本书 · 知更鸟是什么鸟?

    幸好,有些人还清醒着 据说,奥巴马给自己的女儿公开的送过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杀死一只知更鸟>.知更鸟又名反舌鸟,它不做任何坏事,只为人们歌唱.在这本书中,知更鸟指的是善良正义,但却被罪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