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儿来这么多艺术策展人?

独立策展人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符号,象征着他们对展览的“话语权”的操控……

可这么多策展人是要什么?

本文作者:卜松竹

栏目主编:李昱坤

图片来源于相关艺术机构网络图片

经常去看展览的朋友们对“策展人”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因为它几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展览,特别是艺术类展览说明文字中的“标配”。

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策展人”,现在似乎仍有不少争议。

而国内博物馆的现实情况是否给了“策展人”很大的空间,尚待观察。

国内最大的当代艺术机构

与艺术无关的“策展人”太多了?

2000年,上海双年展开始正式实行独立策展人制度;2003年,北京国际双年展也宣布实行独立策展人制;紧接着国内各大艺术展览纷纷标榜自己与国际策展制度“接轨”。

继中国美术馆后,国内各大省市级美术馆也积极实行常设策展人制,以各大民营美术馆为支柱的独立策展人也开始参与策划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一时间,国际国内著名策展人、独立策展人迅速走入公众视野。

国内很多早期的“策展人”是活跃于上世纪末期的文艺批评界人士。这种身份上的转换,被一些学者解读为从“文本批评”到“策展批评”的转换,而策展人对“话语权”的掌握也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权力。在这批“策展人”身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作为文化“学术带头人”的身份。

但是在国内,独立策展人作为新生事物,其概念和职责并没有为大众了解。除了批评家外,许多与艺术有关甚至无关人员——艺术家、投资者(画商、赞助商)、政府官员、学校教师、学生等,出于各种目的,以独立策展人的名义进行展览策划。甚至类似周立波这样的“圈外”人士也乐于担任一下策展人。

有研究者指出:在他们的策划里,独立策展人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符号,象征着他们对展览的“话语权”的操控,而展览实际上却因为缺乏真正的独立的学术内涵而失之为一般的陈列性展览。

这一方面在于目前“独立策展”概念的不明晰,另一方面由于独立策展群体并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展览评价标准。

缺乏展览监督的存在,使大众误以为只需要把作品放在一个空间内,加上名称、前言、请柬就可以成为一个展览,自己也就可以称为“独立策展人”。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副馆长朱扬明指出,美国比较大的馆一般很少请独立策展人,因为大馆自己有各个方面的专家。

应该说需要独立策展人是因为一个博物馆在做展览时缺少专业人员。

而在中国,这一点似乎较为突出,故而独立策展人就显得格外多。但很多独立策展人并非科班出身,没有相关背景和学历,自己做博物馆展览的经验也不足,就显得不伦不类,“所以外国人会觉得难以理解,中国哪来那么多'策展人’,一个艺术家也能叫'策展人’?”

朱扬明说,现在往往两种人喜欢挂“策展人”头衔:一种是行政领导;一种是不专心于创作,而热衷策展、评论和经纪的“五项全能”艺术家。

资本进入艺术行业干扰了策展的独立性

目前国内的独立策展人大多仍兼有其他身份,故而很难被称为职业独立策展人。不少研究者将顾振清视为中国的第一个“专职策展人”,但同时又认为他不能被称为专职的独立策展人,因为他没有独立策展人所必须拥有的在展览中体现的学术独立性。

他策划的展览中有很多是在和投资方合作的过程中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的可行性方案,有的甚至被批评“可以成为投资者举办的行销展览”

而很多人坚持认为,“独立策展人身份所要求的展览学术理念必须是对艺术史的交流和讨论”。

对于这一类的策展人,一些批评者认为他们是打着文化、艺术旗号的“销售顾问”,其行事方式完全是商业的操作。

其弊端是有可能使独立策展人的学术性彻底丧失。

顾振清也认为目前策展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利益集团的附庸,独立策展人的独立性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且艺术策展的专业性,也一直被商业化的考虑粗暴地干预着。”他并明确地指出这种由于“资本开始大量进入艺术行业”而导致的蜕变的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

他认为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时,策展人是把艺术家作为一个服务对象,希望“把艺术家作为红花扶持起来”,但现在不少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关系不是一种“对话关系”,或者说互相启发的交流关系,而成为了一种商业需求链上的供求关系。

而这种商业关系扭曲了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良性互补,“把展览过程等同于合同的完成和履行”。

在国内“创造”出curator(策展)的角色并非易事

宋向光强调“策展”、“策展人”和“策展人制度”三者不能混为一谈。

他认为“策展,是博物馆筹展业务中的一个换届,其工作目的、内容、界限还是比较客观清晰的。策展人,是一些台湾博物馆同仁对curator的翻译,并没有全面反映博物馆curator的实际职能,可能更偏向于艺术策展。试行'策展人制度’,是借鉴西方博物馆curator负责制呢?还是在展览筹展、管理环节实行'策展人’负责制呢?”

宋向光还进一步指出:“策展人制很可能只注意主管项目的业绩,而忽略博物馆的长远利益和博物馆的使命。如某博物馆的LV展,'策展’相当成功,但对博物馆形象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的。

实际上,curator一词在英汉辞典以前的翻译中,有“博物馆馆长”、“掌管者”、“监护人”等释义。

在西方语境中,这个词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报馆和陈列,或者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

从其意义的丰富,可以看出要简单地在国内“创造”出这样一个角色,并非易事。

公立博物馆的策展理念应有公众性

汉阳陵博物馆助理馆员胡小玉认为,中国文化收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古代珍贵的艺术藏品和物质遗存大都收藏在国家各级博物馆、美术馆,散落在民间的资源相对较少,而私人博物馆仍只露雏形。

因此如何利用国家收藏场馆来“搞展览”,向公众介绍多元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策展人”作为协调博物馆展示和大众艺术审美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扮演了双重角色:

一方面代表展览机构甄选藏品,以维护博物馆体制的水准和权威;

另一方面又代表社会公众向展览机构提出他们的欣赏需求,成为公众愿望的“代言人”。

胡小玉指出,博物馆的展览在具体运作上虽然和商业展览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在初期阶段都要先构思展览的主题、范围和方法步骤。策展人要对展览的整体结构形成自己的完整意向。这个意向的确立不能大而无当,而应有的放矢。

文博学术的研究专家不一定是成功的展览文本策划专家。对于展览文本的策划,不仅要有理解和把握学术资料和展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熟悉展览的传播规律和其实物表现的方式。而忽视展览文本的策划正是我国博物馆展览筹备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很多展览文本仅仅是一个简单粗糙的文字大纲或者展品清单,有些甚至连文字大纲都没有。

此外,一个展览不仅是展览自身,它还包含了众多与展览相关的内容与项目,比如讲座、报告、学术会议、甄鉴活动等。这些都需要在策展时通盘考虑。

总而言之,对于公立博物馆、美术馆而言,“策展”的基础在于面向大众,将观众的理解和参与放在第一位。

从这点上来说,与很多商业展览或者“当代艺术展”的理念和做法应当有所差异。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