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597期:《智囊》里的有趣段子,孙权和潘濬讨论一顿饭的功夫与打天下的功夫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97期#

有一位刚担任中层干部不久的年轻人,跟我探讨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除了看书学习听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段三国故事,话说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很快孙权就占领了整个荆州。此后不久,发生了一个反叛事件,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武陵蛮夷联合荆州刘备的旧部,准备要反叛孙权。武陵蛮夷的首领名叫樊伷,当时孙权手下有一个高人名叫潘濬,此人是蒋婉的表弟,曾经在荆州担任治中从事,他对荆州的各种情况都非常了解,听闻樊伷要造反,孙权就找来潘濬商量对策。

史料上记载了孙权和潘濬双方的一段对话,非常有意思,“权特召问濬,濬答:“以五千兵往,足可以擒伷。”权曰:“卿何以轻之?”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孙权特意把潘濬招到身边,跟他商量这事应该怎么办?潘濬回答说,别看这些人声势浩大,只要派5000兵马前往征讨,完全可以活捉樊伷。孙权当时稍微有点吃惊,他问潘濬,你为什么这么轻视樊伷呢?

潘濬接下来说了一段特别耐人寻味的话,原文是这样的,“臣所以知之者,伷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馀自起,此亦侏儒观一节之验也。”潘濬就告诉孙权,我对樊伷这人很了解,而且我对他的了解和判断是有依据的。接下来他就举了一个例子:话说有一次樊伷此人大宴宾客,他请人吃饭,来宾们都坐好了,等了很久也不见饭菜上来,眼见着都已经到中午了,这样的安排是非常怠慢客人的。在等待过程中,作为主人的樊伷,自己站起来,前后跑了十几趟,来催促饭菜。由此可见,此人组织管理能力非常有限。

所以潘濬就告诉孙权,这样的人管理能力非常差,他要造反那是不足忧虑的。而且潘濬还用了一个特别到位的比喻,这个比喻就是“看侏儒的话,不用看全身,只要看他手脚或身体的一部分,就可以马上判断出这是一个侏儒”。所以樊伷这样的人根本不用担心,他只不过是一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而已。

孙权当场大笑,他就接纳了潘濬的建议,派遣潘濬带领5000人马去征讨樊伷,果不出潘濬所料,他很快就用这5000人马打败了樊伷。这段故事作为中国历史上经典的看人的案例,在冯梦龙所编写的《智囊》当中也专门有收录。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提升管理能力,可以从身边事做起,从家常事日常事做起。

正所谓“大道不在天边而在身边”,“治大国若烹小鲜”,我们从日常小事入手,可以锻炼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流程组织能力、决策选择能力,还可以锻炼沟通激励能力、风险防控能力,选人用人能力。

就拿前面案例中提到的樊伷来说,既然家里边请那么多客人吃饭,提前准备工作是怎么做的,标准和流程是怎么设计的,前厅后厨家里的这些人职责分工是怎么安排的,而作为一个居中调度的主人,你应该怎么去督促流程,怎么去沟通激励,怎么去选人用人,这些事情都得落实到位。

再看看樊伷,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做得一团糟,只会自己着急,一着急就亲自到后厨去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领导自己特别急、特别忙,上上下下,跑里跑外,但是周围所有的人都袖手旁观,都闲置,都在磨洋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肯定工作任务是完不成的,管理工作是无法落实到位的。通过樊伷的这种管理工作的表现,潘濬就得出一个结论:他如果干大事的话,最终只能是身败名裂,一败涂地。

历史上的这些经验教训也提醒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就一定不能停留在读书、看课本、听课程、写作业这个层面上,一定要走“知行合一”的路线,把所学的知识扎扎实实的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眼前日常生活的一点一点的磨练,一点一点的总结和改进,我们本身的管理能力就可以得到扎扎实实的提升。那么在这段故事背后还包含着一个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播规律,这个内容我们要留给明天了。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