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古郑国(华州)的历史沿革

作者 赵建文 郑全欣

古郑国所在地(今渭南市华州区)的历史十分悠久。据境内老官台、泉护村、元君庙、南沙等多处新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考古发掘证实,早在距今约8000年,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聚族而居,生息繁衍,从事农耕、狩猎、家畜饲养、采集野物、制陶等生产活动,创造了新石期时代早期的“老官台文化”。人类历史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后,先民们在境内秦岭北麓一带台地上,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群居于原始氏族村落中,种植粟、稻,制作彩色陶器,编织麻布,不断从洪荒走向文明。专家从南沙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遗物论证,此时的先民大概处在远古炎帝、黄帝时期,已从母系氏族社会进化到父系氏族社会,生产方式较之前已有明显进步,此地已成为开发较早的成熟农耕区。
华州老官台村 刘焕民摄
据文献记载,帝尧时,商的祖先契,曾带其部落从初封地商迁到此地一个叫“蕃”的地方居住生活。商代此地称为郑,先民的生产生活区,已向北扩展到渭水河畔一个叫拾的地方,拾可能已是一个人口聚集的城邑。
西周初期,周王室封彤伯于郑,建立彤国。或许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和彤国立国时间过于短暂,彤国在文献中并没有留下多少信息。之后,此地绝封,成为宗周王畿之地。西周晚期,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宣王封其弟友于此,始建郑国。郑国是今人认为的这块土地上的第一个行政区域名称,郑桓公也成为这块土地上的首位最高行政长官。37年后,郑国东迁至洛邑以东虢郐之间,被称为新郑国。原郑国被称为古郑,作为该地的一个地域符号,一直沿用至今。郑国东迁后,一些郑人南奔至汉水上游的褒国,成为后来的南郑;另一些郑人依恋故国,不离不弃,继续在故土上生产生活。从此,古郑、新郑、南郑的郑人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各自顽强奋斗,开创历史。

华州拾村指示牌 张立供

郑国东迁后,古郑地先后为犬戎、彭戏氏部族所占,后又为秦所有。
春秋时,秦国实行郡县制,于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在古郑地设郑县,为此地设县级建制之始,也是当时全国设县较早的地区之一。郑县建制一直延续至元代,前后约1900年。
战国时,郑县仍属秦国。
秦代,郑县属内史管辖。
西汉、东汉、曹魏及西晋时期,郑县先后属京兆尹、雍州京兆郡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郑县先后受辖于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等国。
南北朝时期,太平真君元年(公元440年),北魏于郑县设华山郡;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朝廷又在郑县设东雍州。州、郡治所均在郑县,郡领郑县、华阴、敷西(今陕西省华阴市敷水镇)、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西)、邰阳(今陕西省合阳县)5县。废帝三年(公元554年),西魏改东雍州为华州,辖华山郡、白水郡,华山郡领郑县、敷西2县。华州,因境内华山而得名,华州从此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又一地域名称。

华州郭村巷道 宋朝峰摄

隋初废华山郡、华州,郑县属京兆郡。隋末又在郑县复置华山郡,领郑县、华阴2县。
唐初改华山郡为华州,领郑县、渭南、华阴(含潼关)、下邽等县。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不久复改华州。
五代时,郑县、华州建制基本未变。
北宋及金朝,华州领地扩大至蒲城、渭南、下邽、华阴等地,先后从属永兴军路、京兆府路。
元代,朝廷实行“省县入州”,郑县建制被撤,其地由华州直辖,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
华州故县村 李亚军摄
明代,华州隶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除辖华阴、蒲城外,一度曾辖渭南、洛南。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华州升为直隶州,辖蒲城、华阴、潼关3县。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华州降为不领县的散州,属同州府(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2月,国民政府改华州为华县,先后从属陕西省关中道、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国民政府于华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县、华阴、潼关、渭南、临潼、蓝田6县。

解放初期华县城东门内的老槐树 华州农绘

1949年5月,华县和平解放后,先后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陕西省渭南分区专员公署以及陕西省直辖。1959年,华县与渭南、华阴、潼关四县合并为大“渭南县”,原华县分设为华州、高塘、金堆3个人民公社。2年后,又恢复华县建制。2015年10月,经国务院、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县撤县设区,成为渭南市华州区,华县这一行政区域名称,历经103年后,成为历史。
2016年1月,渭南市华州区正式挂牌运行,古郑地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原文来源:《开郑始祖郑桓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