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心布龙与板凳龙
都心布龙与板凳龙
明清村落实行都图制,清朝时,都心村为十三都所属二图,都心之名得于该村处于十三都中心位置。又一说是都心村为多姓杂居,为了表示全村各姓齐心,改名都心。
都心布龙明时由杭州地区建德传入,至今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相传在明代灯会上与板龙灯同时出现,龙头、龙尾用蔑扎纸糊,彩绘呈彩。龙首制扎精美,龙眼、龙角、龙鼻,立体分明,龙鳞绘成金、红、白相间,分外耀目。龙身圆柱形,长数十节,以红布或白布、麻布相接,各节系以木杆,置以烛座。摆舞灵活自如,昼夜皆可活动。元宵灯节时,有在板龙之前,亦有在后。舞龙意在中华民族在腾飞。
都心布龙,由王氏龙灯会组成,每隔五年举办一次,时间是当年的正月十一夜。1981年恢复,为兰溪市恢复迎灯之始。它由四条龙同时起舞。每条布龙为12节,每节由1人擎握。火把开路,锣鼓助兴。每个舞龙者手举龙棒,听从指挥进行协作表演,每一舞技均有名号,如“二龙戏珠”、“黄龙过江”、“打草惊蛇”、“银龙翻江”、“金龙倒海”等。套路程式有游龙、困龙、回龙、斗角、盘龙等。四龙同时出场,动作统一,上下连贯,或独立布阵,或与板凳龙相配摆舞。配以二胡、笛子、唢呐等乐器,且歌且舞,气氛热烈。
1986年正月十一夜的布龙,分青龙、乌龙两种,在舞龙艺人张洪川的指挥下,举行盛大的布龙和板龙混合表演,有布龙四条,桥灯245节,上装花灯500盏,直接参加者有600余人,舞龙队伍长达2华里,观众2万余人。1986年底,《都心布龙》被编入兰溪市民间舞蹈集成。在2004年3月的“黄店首届白露风情节”上,都心布龙大展风采,布龙颜色也有变化,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青龙、乌龙、白龙、黄龙。龙头由何凤英、王寿生等精心制作,舞龙由王永和指挥,群龙飞舞,相互戏耍,特为壮观。
2006年2月8日,兰溪市黄店镇都心村5年一度的民间民族“闹元宵,舞龙灯,迎吉祥”活动拉开序幕,前有4条布龙齐舞,后有185桥板龙灯相接,前后长达600米,经都心村、黄店镇工业园区、都心新村、黄店镇前街道,最后回到都心村结束,里程长达10余华里,自傍晚17时开始到深夜24时结束,历时整整7小时。并有龙游婺剧团在都心村大会堂献演4天5夜,围观群众达2万余人,真是盛况空前。
2011年2月13日晚上,也就是正月十一的晚上,都心村开展了五年一次的迎龙灯活动。前有4条布龙齐舞,后有200多桥板龙灯相接,前后长达700米,经都心村、黄店镇工业园区、都心新村、黄店镇前街道,最后回到都心村结束,里程长达10余华里,自傍晚16时30分开始到深夜24时结束,历时整整7个多小时。并有婺剧团在都心村大会堂献演4天5夜,围观群众达4万余人,真是盛况空前。
黄店镇都心村的布龙,历史悠久,造型活泼鲜明,活灵活现,因其由4条龙组成,堪称为兰溪布龙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