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弟子》:人生获得圆满的最好方式是,真诚,慎独和行仁

法国有部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这部作品曾获得过奥斯卡提名。电影中讲述了一位名叫马修的老师和一群形形色色的“坏学生”斗智斗勇的故事。这些“坏学生”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天生是孤儿,有的性情孤僻,但是马修用他的善良和包容,帮助这些孩子成长,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剧照

这部影片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教育,并不是孩子们不够优秀,而是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有一颗足够善良的心,以及宽广的胸怀。“好老师”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人物。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圣者,能够用他的德行和真知启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位伟大的老师便是孔子。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这样评价,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在这些弟子中,他们有的出生富贵,有的身份低贱,有的聪慧通达,也有的愚笨平庸,但是他们都同样受到了孔子的教化。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所说的每句话,都是经由这群学生们在和老师的学问探讨的过程中,所记录下来的。倘若没有这群学生们的勤学好问,也许,我们今天就无法再一睹孔子思想的芳容。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想要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可以从孔子与他弟子们的相处过程,以及这些弟子们的性格特点、人生抉择、生活态度等方面去感悟。

在《孔门十弟子》一书中,傅佩荣先生选取了孔子旗下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深入剖析他们的秉性特点、人生态度、事业抉择等等,从他们的角度来试图诠释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那么他们都是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呢?孔子是如何与他们相处的呢?从孔子弟子的身上,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步伐,前去一探究竟。

一、孔子旗下的弟子都有哪些可爱之处?

前面提到过孔子是一位仁师,他崇尚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因此,他旗下的学生性格迥异,身份差异悬殊,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子路。子路这个人果敢莽撞,好勇善斗。少年的时候,他特别喜欢跟人斗殴比武,整天带着一把大刀,找人斗架。

直到他遇到了孔子,孔子便开导他,你天赋不错,如果再读些书加以修养的话,岂不是更好?子路心领神会,便跟随孔子前去学习。

子路这个人虽然说话直接,做事鲁莽。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如果别人提出他的缺点,他不会生气难过,反而很高兴,因为这能够帮助他了解自己,并加以改正。

这一点真是太难得了,我们一般人只喜欢听好话,谁会愿意听人家指出自己的不是呢?但子路却能做到。

孟子曾说,“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

他将子路与二圣禹舜相提并论,可见在孟子心中子路的地位是很高的。也可以说,他对子路的这个优点非常认可。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子路的地方。

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另一位反面教材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宰我。

宰我相貌出众,仪表堂堂,能说会道,一开始孔子很喜欢他,认为他一定会有出息,因此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教育他。

但是宰我天性懒惰,不求上进。有一回大白天的跑去睡觉,还被孔子骂了一顿,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孔子从宰我身上才开始意识到,一个人光有口才是不行的,更要讲究内在的修行,还要看他的道德和作为。

不过,宰我后来靠着他的口才,还是在齐国做了官。只是没有多久,就因为动了坏心思,参与政治事件,被齐王处置了。可以说,宰我是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可惜了他的一番天赋秉异。倘若一个人心思不正,再浮华的外表和思辨能力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了,孔子的其他弟子也很精彩。比如曾参,他虽然比较愚钝,但是十分努力刻苦,最后学问也不错,教导了很多学生。又比如自贡聪慧通达,应该说是在众弟子中最能够领悟孔子心思的人。他非常崇敬孔子,孔子去世后,他还为此守孝三年,令人动容。

从这些弟子们的身上,我们要学习他们优良的品质,以及从他们的人生抉择和命运走向中体会到世间的真理。

二、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

孔子在教育学生上很厉害的一点是能够因材施教,他能根据学生们的性情差异,正确引导,加以启迪。

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相互讨论的片段。

有一次冉有和子路向孔子询问做官的问题。子路问孔子,听到该做的事情,就要马上去做吗?孔子告诉他不可以,最好能询问父兄的意思,确保没有后患以后再去做。可是冉有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孔子却告诉他,要做,立马去做。

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一个是做,而另一个却不让做呢?那是因为子路做事太果敢,所以要压压他的性子。冉有比较内向,没有魄力,所以需鼓励他行事要积极主动。

孔子能够根据弟子们的不同特点,而采取不一样的教导方法,可以说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和责任感的老师。

当然了,孔子也是一位心胸宽广,善于反省的老师。他从不吝啬于把自己的智慧教给弟子们。当他看到弟子们身上散发人性光辉的一面时,他也会积极予以肯定和鼓励。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位学生出生很卑微,他就是冉雍。但是孔子从未因为身份的贵贱看待自己的学生,相反他给予了冉雍很高的评价。

《论语·雍也》中曾记载,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仲弓就是冉雍。意思是说,牛的孩子长的很好,有着红色的毛,还有整齐的棱角。即便是不把他做祭祀用,山神也一样会重用他的。孔子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冉有这个学生德行很好,社会不允以他重任,实在是太可惜了。

另外他也曾高度评价过颜渊子贡等学生,说他们的学问好,德行高,希望他们不要停止修行,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自私的人,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他一生都在践行儒家思想中的两个字,就是行仁。

当然从孔子的身上,还有一点让人非常感动的是,孔子有着深切的同理心。

宰我曾经问过孔子一个问题,为何古人要守孝三年。孔子告诉他,你的母亲把你生下来,需要把你带在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你三年。即便是三岁的孩子,独立能力尚且不足。那你认为三年很过分吗?

我们且不论古人是否守孝三年的问题,我们只从这段话中来体会孔子这个人,他一个大男人,能够从一位母亲的角度,体会到生儿育女的不易,这是着实难得的。可见这位圣人有着强大的悲悯和同情之心。他能体会到一位女子的不易,那就更能体会到天下人的不易。

从孔子身上,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这四个字,真诚和善良。

三、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了解了孔子以及孔子和他弟子的相处方式,我们势必要来探讨一下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

这里主要讲三点。

第一点是我们刚才提到过的真诚。

真诚就是发自内心的去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的很自然,他从未刻意去讨好过谁,或者厌恶过谁。因为他具备同理心,所以他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想法和顾虑。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故事。有一位音乐老师来请教孔子,但是这位老师是一位盲人,孔子在接待他的时候,就小心翼翼的帮他指路,告诉他这里有多少台阶,应该怎么走。等这位老师坐下来以后,他还一一介绍,有哪些学生在场,叫什么名字,显得非常尊重这位老师。

这位老师离开以后,子张便询问孔子,这便是与盲人说话的方式吗?孔子只告诉他,对的。因为我们是正常人,无法感受到盲人的痛苦。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他能感受到自己被人重视,他也会从心底感激你。

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但它反映出了儒家思想的博大和仁爱,能够将心比心,情真意切的为他人考虑。

第二点是慎独。

慎独指的意思是,人独处的时候要特别谨慎。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以及体现出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觉察的能力。

孔子的弟子曾参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好,眼睛看不见了,他感觉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赶紧把他的学生们叫到身边,跟他们说了这番话,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牢记。

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泰伯》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古代的刑罚是非常残酷的。一旦受刑,可能就是砍人手脚,面临残疾的风险。曾参就是想让学生们知道,自己到这个年纪了,手脚完好,那是因为自己这一辈子遵纪守法,没有犯过大错啊。

一方面,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父母养育我们并不容易,不可随意糟蹋。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德行,千万不要做违背原则的事。因此我们的人生就好像始终站在悬崖边一样,战战磕磕,稍有不慎,便会堕入黑暗,所以我们才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修养。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仅仅源自外在的粉饰,也来自于内在的心境,由内而外,才能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第三点是行仁。

仁义是孔子的核心思想。那么仁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孔子从来没有给出过一个明确的答复。

他的学生们也经常问他这个问题,但孔子给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曾经有人问他,子路能够算达到行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那么有人又想了,自贡那么通达,子贡能达到行仁的要求吗?孔子又说我不知道。那么冉有呢?冉有在政治上卓有贡献,他能算达到行仁的要求吗?孔子还说我不知道。

其实啊,并不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不了解,而是他对仁的要求比较高。

《论语·述而》中记载,

孔子曾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他自己都不敢称作圣人,他又怎么去评判别人呢?

因为在孔子的眼中,行仁并不是一种定义,而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只要活着,他都是在修行,都是在行仁。他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只有死了之后才能评判,只要他活着,他便会改变,也会提升。孔子怎么敢随意的去评判他人。

所以说行仁,并不是指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生命力转化的过程。它是一个人的根本和最高的追求。当有一天走向终点的时候,我们回过头再想我的生命是否满完整,我的人生是否充足和快乐,那便足够了。

因此我们这一生都是在为这个目标不断的前行和努力。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努力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这或许是儒家思想最启发我们的地方。

四、总结

在《孔门十弟子》一书中,我们通过孔子的弟子来了解孔子,也了解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当然有人说儒家思想中有一些糟粕和固化的东西。的确,这是存在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下,儒家思想确实是巩固整个社会阶层的产物。

当然,这不过是儒家思想的外壳。我们要学习的是它的理念。理念指的是它的价值观,以及它的文化内核,这才是它的精髓所在。它即便放在现在,或者是将来,一样会对我们每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学会真诚待人,完善德行,提高品格。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始终保持精神的富足。

参考资料

《孔门十弟子》 傅佩荣

《论语》

《史记·孔子世家》

《孟子》

(0)

相关推荐

  • 孔门十大弟子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其中,最优秀著名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颜子(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即颜回,亦称颜渊,字子渊,鲁国人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公冶长第五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 ...

  • 论语连载(270)《先进篇》第3章,“德行:颜渊、闵子骞…。”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原文朗读] [注释] 德行:道德品行. 言语:善于表达言辞. 政事 ...

  •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十哲

    在介绍孔子的弟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古人的称呼. 秦朝之前,有身份的人,都有姓.氏.名.字.姓为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为由姓派生出来分支的称号:名是出生时父母取的称呼:字是在成年以后自己取的别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颜回(儒家五圣,孔门十哲)

    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年),亦称颜渊,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他一生大半时间跟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尊重师长.仁德出众而著称,被后人推 ...

  • 《龙文鞭影》卷二 十一真 孔门十哲 殷室三仁

    <龙文鞭影>卷二   十一真  孔门十哲  殷室三仁 孔门十哲  殷室三仁 kǒng men shi zhe  yīn shi sān ren [注释] (1)孔门十哲:孔子弟子中十位优秀 ...

  • 孔门十哲-孔子门生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子路(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 ...

  •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

    龙文鞭影>解读 [原文] kǒng men shi zhe ,yīn shi sān ren .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 [注释] (1)孔门十哲:孔子弟子中十位优秀学者,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 ...

  • 荀子是古代大儒,为何却无缘儒家五圣和孔门十哲,被冷视二千年?

    诸史 发布时间: 20-05-0107:30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老师非常神奇,比孔子还要厉害,教出的弟子分外独特,第一个是鬼谷子,教出孙膑.庞涓等奇才,第二个是明朝王阳明,在沉闷的理学时代,门人弟子 ...

  • 解读孔门十哲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为纪念孔子诞辰,特搜集了一些资料,为大家介绍孔门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 ...

  • 孔门十哲人物简介

    孔门十哲,指中国儒家学派早期的十位儒客学者,皆是孔子弟子,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别. 孔门十哲人 ...

  • 孔门十哲

    孔门十哲人物分别是谁?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