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成竹在胸
『诗画东坡』四:
编创 诗画君
成竹在胸:才情是轻快的扁舟
苏东坡来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
按照传统,
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
只能吃冷食。
苏东坡凝望着窗外的雨丝,
突然间有了写字的冲动。
他拿起笔,
伏在案头,
写下了《黄州寒食帖》。
苏东坡把一个流放诗人的沮丧与憔悴,
写到了极致——
苏轼《寒食帖》
后来这幅《寒食帖》辗转到黄庭坚的手上,
他挥笔写下题跋。
黄庭坚的题跋论语精当,
书法绝妙,
与苏东坡的《寒食帖》,
可谓珠联璧合——
黄庭坚题跋苏轼《寒食帖》
年轻的画家米芾,
从遥远的湖南来到黄州拜望苏东坡。
那一次相聚,
酒酣耳热之际,
苏东坡拿出一张宣纸,
叫米芾贴在墙上,
自己面壁而立,
悬肘画了一幅《枯木怪石图》。
苏东坡用自己独具功力的书法功底,
引领了中国“文人画”的潮流。
除了喜欢画石,
苏东坡也爱画竹。
他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枯木怪石图 》
米芾行书题跋苏轼《枯木怪石图》
有一次,
米芾发现苏东坡画的竹子没有竹节,
而是一笔从底部画至竹梢,
就好奇地问:
“为何不一节节分着画?”
苏东坡回答:
“竹子生长时,哪里是一节一节长的呢?”
临皋亭下的江水不舍昼夜,
有一天,
他又喝醉了——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公元1084年的春天,
苏东坡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
天高地远的黄州,
将他生命中的悲苦、艰辛、安慰与幸福,
都推到了极致。
苏轼《潇湘竹石图卷》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创作几乎都在这里完成。
黄州的乡亲好友同样不舍,
纷纷携酒相送。
苏东坡就这样离开了黄州,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以后的日子里,
每当他遭遇政敌迫害,
痛苦无解时,
他都会想起黄州,
甚至打算逃回黄州去,
在东坡上重新开始耕种生涯。
(未完待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