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听戏 看戏 读戏

我小时候喜欢听戏,在北平都说听戏,不说看戏。真正内行的听众,他不挑拣座位,在池子里能有个地方就行,“吃柱子”也无所谓,在边厢暗处找个座位就可以,沏一壶茶,眯着眼,歪歪斜斜地缩在那里——听戏。实际上他听的不是戏,是某一个演员的唱。戏的主要部分是歌唱。听到一句回肠荡气的唱腔,如同搔着痒处一般,他会猛古丁地带头喊一声“好!”若是听到不合规矩荒腔走板的调子,他也会毫不留情地送上一个倒彩。真是曲有误,周郎顾。

我没有那份素养,当然不足以语此,但是我在听戏之中却是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我自己虽不会唱,顶多是哼两声,但是却常被那节奏与韵味所陶醉。凡是爱听戏的人都有此经验。戏剧之所以能掌握住大众的兴趣,即以此故,戏的情节没有太大的关系,纵然有迷信的成分或是不大近情近理,都没有关系,反正是那百十来出的戏,听也听熟了,要注意的是演员之各有千秋的唱功。甚至演员的扮相也不重要,例如德珺如的小生,那张驴脸实在令人不敢承教,但是他唱起来硬是清脆可听。至于演员的身段、化妆、行头,以及台上的切末道具,更是次焉者也。

因为戏的重点在唱,而唱功优秀的演员不易得,且其唱功一旦登峰造极,厥后在剧界即有难以为继之叹,一切艺术皆是如此。自民初以后,戏剧一直在走下坡。其式微之另一个原因是观众的素质与品位变了。戏剧的盛衰,很大部分取决于观众,此乃供求之关系,势所必至。而观众受社会环境变迁之影响,其素质与品位又不得不变。新文化运动以来,论者对于戏剧常有微词,或指脸谱为野蛮的遗留,或谓剧情不外奖善惩恶之滥调,或目男扮女角为不自然,或诋剧词之常有鄙陋不通之处……诸如此类,皆不无见地,然实未搔着痒处。也有人倡为改良之议,诸如修改剧本,润色戏词,改善背景,增加幔幕,遮隔文武场面,等等,均属可行,然亦未触及基本问题之所在。
我们的戏属于歌剧类型,其灵魂在唱歌。这样的戏被这样的观众所长期地欣赏,已成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项目。是传统,即不可轻言更张。振衰起敝之道在于有效地培养演员,旧的科班制度虽非尽善,有许多地方值得保存。俗语说:“三年出一个状元,三十年不见得能出一个好演员。”人才难得,半由天赋,半由苦功。培养演员,固然不易,培养观众其事尤难,观众的品位受多方的影响,控制甚难。大势所趋,歌剧的前途未可乐观。
戏还是要看的,不一定都要闭着眼睛听。不过我们的戏剧的特点之一是所有动作多以象征为原则,不走写实的路子。因为戏剧受舞台构造的限制,三面都是观众,无幕无景,地点可以随时变,所以不便写实。说它是原始趣味也可,说它具有象征艺术的趣味亦可。这种作风怕是要保留下去的。记得尚小云有一回演《天河配》,在出浴一场中,这位高头大马的演员穿着紧身的粉红色卫生衣裤真个的挥动纱带做出水芙蓉状!有人为之骇然,也有人为之鼓掌叫绝。我觉得这是旧剧的堕落。
京剧《天河配》
织女——尚小云
话剧是由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旧剧即使不堕落,话剧的兴起,其势也是不可遏的。话剧的组成要件是动作与对白,和歌剧大异其趣。从文明新戏起到晚近的话剧运动,好像尚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其间有很长一段是模仿外国作品,也模仿易卜生,也模仿奥尼尔,似是无可讳言。话剧虽然不唱,演员的对白却不是简单事,如何咬字吐音,使字字句句送到全场观众的耳边,需要研究苦练,同时也需要天赋。话剧常常是由学校领头演出,中外皆然,当然学校戏剧也常有非常出色的成绩,不过戏剧演出必须职业化,然后才能期望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话剧的主流是写实的,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生的模拟”。故导演的手法,背景的安排,灯光的变化,服装的设计,无一不重要,所以制造戏剧的效果,使观众从舞台上的表演中体会出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戏剧不可过分迎合观众趣味,否则其娱乐性可能过分增高,而其艺术的严重性相当的减少。
在现代商业化的社会里,话剧的发展是艰苦的。且以英国著名演员劳伦斯·奥利维尔爵士为例,他的表演艺术在如今是登峰造极的一个,他说:“我现在拍电影,人们总是在报上批评我。'为什么拍这些垃圾?’我告诉你什么原因:找钱送三个孩子上学,养家,为他们将来有好日子……”奥利维尔如此,其他演员无论矣。我们此时此地倡导话剧,首要之因是由政府建立现代化的剧院,不妨是小剧院,免费供应演出场地,或酌量少收费用,同时鼓励成立“定期换演剧目的剧团”,使演剧成为职业化,对于演员则大幅提高其报酬,使不至于旁骛。
戏本是为演的,不是为看的。所以剧本一向是剧团的财产之一部,并不要发表出来以供众览。科班里教戏是靠口授,而且是授以“单词”,不肯整出地传授,所拥有的全剧钞本世袭珍藏唯恐走漏。从前外国的剧团也是一样,并不把剧本当作文学作品看待。把戏剧作品当作文学的一部门,是比较晚近的事。
读剧本,与看舞台上演,其感受大不相同。舞台上演,不过是两三小时的工夫,其间动作语言曾不少停,观众直接立即获得印象。有许多问题来不及思考,有许多词句来不及品赏。读剧本则可从容玩味,发现许多问题与意义。看好的剧本在舞台上做有效的表演,那才是最理想的事。戏剧本来是以演员为主要支柱,但是没有好的剧本则表演亦无所附丽。剧本的写作是创造,演员的艺术是再创造。戏剧被利用为宣传工具,自古已然。可以宣传宗教意识,可以宣传道德信条,驯至晚近可以宣传种种的政治与社会思想。不过戏剧自戏剧,自有其本身的文艺的价值。易卜生写《傀儡家庭》,妇女运动家视为最有力的一个宣传,但是据易卜生自己说,他根本没有想到过妇女运动。戏剧作家,和其他作家一样,需要自由创作的环境。戏剧的演出,像其他艺术活动一样,我们也应该给予最大的宽容。
(0)

相关推荐

  • 阿拉去看戏

    沪语朗读:洪瑛 朗读者 阿拉去看戏 来源:新民晚报作者:郑自华沪语改写:丁迪蒙 朗读:洪瑛 上海人欢喜拿看电影以外个观剧侪称作看戏,看越剧.沪剧.京剧是看戏,看评弹是看戏,看话剧也称为看戏.话剧是舶来 ...

  • 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异同

    陈兵 徐艺涵 摘要: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两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分析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异同点,有利于中国戏剧和电影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戏剧表 ...

  • 梁实秋:听戏、看戏、读戏

    我小时候喜欢听戏,在北平都说听戏,不说看戏.真正内行的听众,他不挑拣座位,在池子里能有个地方就行,"吃柱子"也无所谓,在边厢暗处找个座位就可以,沏一壶茶,眯着眼,歪歪斜斜地缩在那里 ...

  • 世态,可作书读;人情,可当戏看

    我们生下来,本是白纸一张,渐渐被纷繁复杂的尘世,熏染成各不相同的模样.人生百年,我们都在学着,看淡世态炎凉,品味人情冷暖.好让走过路过的这一趟人生,多一丝回味,少一些遗憾. 豆瓣有这样一个话题:你遇见 ...

  • 世态,可作书读;人情,可当戏看在线收听

    我们生下来,本是白纸一张, 渐渐被纷繁复杂的尘世,熏染成各不相同的模样. 人生百年,我们都在学着,看淡世态炎凉,品味人情冷暖. 好让走过路过的这一趟人生,多一丝回味,少一些遗憾. 1.生活实苦,不曾放 ...

  • 杨绛说:“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 杨绛说:"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 ...

  • 南宋时期的鄂州人喜欢去茶馆听书看戏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的关于在南草市商业活动的人有王训,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十月二十四日"有赃败失官人王训者,居於鄂州南草市,卖私酒起家."口当时南草市有出售酒 ...

  • 经典语录 | 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流年诗语 2020-06-19 诗词 音乐 金句 美图 如果你也在看--

  • 羡于才华忠于人品,我看你有戏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李说娱乐,我是小李子,在娱乐圈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些人,是因为在综艺节目中过于严肃,然而有些人则本来就不太在意待人问题,在某一段综艺节目中,一个大老佬级别,曾经让我们成龙 ...

  • 《长安十二时辰》这段戏看了4遍,大概能理解龙波为何转舵了!

    <长安十二时辰>再更3集,转眼间,整部剧只剩下最后2集了!剧情进入尾声,感觉节奏也快了不少,不过剧中的故事依旧胶着,虽然只剩两集了,但依旧看不清接下去的走向. 虽然在这部剧里周一围只是特别 ...

  • 《夸世代》李佳芯上线,跟陈豪的这段戏看一次笑一次!

    今年看了蛮多TVB剧,之前觉得<同盟>最好看,不计大结局的话,不过,这周<夸世代>开播后,那个排名应该要挪挪了. 虽说这是第三部台庆剧,但老观众都知道,这一部跟<溏心风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