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七】照相师

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我国没有普及使用数码相机,人们拍照都要去照相馆拍摄,拍照的师傅称为照相师或摄影师。
那时候,生活条件差,人们没有照相机,逢年过节时一家人到照相馆里照张“全家福”照片,就算是最大的满足了。所以,有些照相馆便成了喜欢照相的人们心中的“圣地”,那照相馆优秀摄影师的热情服务便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以前的照相馆都是那种大型的老式照相机。相机上面有一个木头做的箱子,箱子里面有个小窗口,照相师在镜头里看到人们是倒立的影像,箱子下面的板子可以调节焦距,底部还有三脚架可以自由移动。拍照时照相师藏在遮盖照相机的那块暗红色的大布单子里,按照所拍尺寸在一个木框里把胶片配好,然后站在照相机旁边,不厌其烦地调整顾客的每个细节。老式木座机照相时被摄者千万不能动,一动人脸就“虚”了。尤其是照“全家福”老少三代,照相师既得提醒老人别眨眼,还得注意孙辈的表情和动作,所以照相师深得顾客尊重。
照相馆中老式照相机的侧边有个较长的快门线,看上去有点有趣,快门是一个类似圆形吹气状的东西,照相的时候先用大拇指堵住气孔,然后用其余手指捏中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用这种相机照完照片之后要拿纸记录编号以便分清是哪个顾客的照片。然后拿到暗房里冲印底片,再洗成照片。
那时的照片都是黑白的,顾客拍摄后可以看样子。所谓样子,就是照相馆给你洗一张灰色的照片,也不用修饰边框,主要是让你看一看照片上的人物形象是不是没有问题了。顾客可以提出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照相师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对底片进行修改,然后再出样片,满意后才冲洗正式照片。如果照片样子问题很大,便马上通知家人来照相馆重新拍摄。因为老式相机无法像现在的数码相机那样能随拍随看。
照相馆也可以照风景照,摄影棚的布景、摆设很齐全。比如西湖风景、海滩等布景,还有沙发、茶几及小孩子的木马等玩具,任由顾客挑选配置。照相馆还可以照艺术照,当时的艺术照就是戏装照。有些人照片照得好的,照相馆还将他们摆到橱窗里,让大家欣赏并做为自己做广告。
由于科学发展,数码相机取代了原有的传统胶卷相机,尤其近几年来,随着相机和手机的普及,人们走到哪里照片拍到哪里,而那些曾经是我们拍照唯一去处的老照相馆,现在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地方。如今街上各大写真影楼的异军突起,也让这些传统的老照相馆愈加落寞,因此,老照相师也渐渐地从历史的舞台上退了下来,隐藏在了城市的深处。
(0)

相关推荐

  • 《照相师》四十年燃情岁月重新来过,那时候每一张照片都很金贵

    在这个人人都是照相师的时代,可能大家对照片这种东西都有点麻木了,走在人多的地方,到处都是拿着高端智能手机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张美美哒自拍,每个人的手机里起码有上千张照片或视频,有时候空间不够随手删 ...

  •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三十一】国营照相馆:定格时代的美好记忆

    照相馆,承载着一个人.一座城市的记忆和情怀.在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韩祠街头有一家名叫"红日"的照相馆,曾为老揭阳的文化与风情留下无数影像,多少普通百姓的第一张生日照.工作照 ...

  • 【林欣晟】走遍天下相机为侣

    走遍天下相机为侣 福清市实验小学五年八班林欣晟 指导老师:郑英 假如你徒步环绕中国旅行,假如你只带一样东西供自己消遣,你会如何抉择?一本画册,一台电脑,一把小提琴,一个万花筒,一部照相机-- 漫长的旅 ...

  • 一部电影里的中国当代四十年摄影史

    因为对摄影师这个题材感兴趣,第一时间在影院看了<照相师>.题材切入点非常好,一些细节很有意思,带着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命题色彩,故事却是平民化.人性化视角,应该说这是一个有诚意的片子,叙事 ...

  • 【寒江随笔】奶奶去世三十二年,我终于有了她的照片

    奶奶去世三十二年,我终于有了她的照片 记得那是1989年,我在涉县城上中师.因为从小喜欢无线电,于是课外时间经常游逛家电修理铺,看师傅们用示波器万用表测量家电,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动手,却也饱了眼福,觉得 ...

  • 人间故事 | 赵宇:乡村照相师

    人间故事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本该是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的,这样的相片是对童年生活反刍的记忆. 乡村照相师 文 | 赵宇 我不认识她,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听说是指路岭村的,姓于. 她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

  • 《照相师》:小小快门定格深圳发展四十年间的三代人生

    随着单反和手机相机等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速度,如今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皆为摄影师的时代,只要拥有一台像素还不赖的智能手机,就能轻松实现手指轻划改变光圈和快门速度,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将于12月12日上映的&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九】手拉车夫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手拉车是我国南方拉运物资的一种工具,它体积较小.构造简单.操作简便.行动方便,人们拉货运物常要用到它.那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如家里要添置一辆手拉车也需要一些钱但也不经常使用,平时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八】织草帽

    草帽一般是用水草.席草.麦秸.竹篾等物编织的帽子,帽檐比较宽.草帽可用来遮雨遮阳.在过去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织草帽成为农家农闲的一项主要副业,因此也成了农村妇女的一个行当. 当时各地都有个麻帽社,麻帽社 ...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七】锻磨匠

    锻磨匠又称凿磨匠,是从石匠中分出来的一类专业匠人.过去将粮食磨成粉,都是用石磨来磨的,石磨用久了沟平齿钝,就要锻凿一下石磨的沟槽,这种石匠称为"锻磨匠". 石磨分为上下两扇,分别用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六】木偶戏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 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五】制作鞭炮

    鞭炮,又名爆竹,有的地方称为炮仗.中国人有个传统习俗,逢年过节都要燃放鞭炮,一方面显得喜庆,另一方面认为可以驱邪.人们除了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和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也要燃放爆竹以示庆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四】捏塑

    捏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山东菏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入济南后,经李俊兴等老艺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济南捏塑的独特风格. 捏塑,亦称面塑,俗称"捏江米人",是以糯米粉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三】针匠

    针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针是骨针,我国山推洞人的遗址中就出土过骨针.随后又产生了木针.竹针.象牙针和铜针,最终出现了金属针.在秦汉时代,古代人用金属针缝衣服.在古埃及的废墟中有人曾经发现过石针的踪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二】爆米花匠

    "嘭"的一声响后,白花花的爆米花冒着热气,从黑色袋子里倒出来,香飘四溢--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巷尾常见的崩爆米花情景.随着时代变迁,这种传统的爆米花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街头 ...

  • 【盘点老行业之五十一】花匠

    花匠,本是指以养花为业的人.但现在与过去不同了.现代花匠主要在园艺园林.绿化.农林等部门,高科技生态园,农业综合开发区,现代园艺企业.旅游风景区等机构工作,按照官方的定义,是指在园林绿化部门或其它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