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嘉兴人——陆维钊
一一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徽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嘉兴平湖人。当代著名书法家。
一一
一一杭州西湖岳坟两侧有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14字,外形扁,像隶,笔势却用篆,兼取草书气势,浑圆灵动,苍劲飘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蜾扁”书,也被叫作“陆维钊体”,书法评论家将其界定为“扁篆”。
一一创制“蜾扁”体,是在陆维钊70岁后。陆维钊向来钟爱并擅长篆书,尤其精于隶书。1964年写的“同心干,放眼量”“抽宝剑,缚苍龙”两副对联,笔力千钧,气象万千,可见其隶书已臻成熟。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想创造一种能将篆、隶相融合的字体。在反复临习时,他发现,《三公山》碑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笔画由秦篆的圆转演变为汉隶的方折;《三阙》之一的太室石阙,圆润古朴,兼有篆意;《天发神谶》碑虽属篆体书,但下笔方棱,收笔尖,转折方圆并用,结字上紧下松,方中见长,形象奇异,另有特色。碑刻中的种种变化,陆维钊都一一对照比较,细心揣摩,认真模仿,临写时偶尔融入自己的感受。对于一些残缺的结构,他就根据观察,以想象将其补全。
一一对新中国成立后新出土的彝鼎碑石、帛书竹简,陆维钊也十分重视。只要听到有问世的消息,他就四处搜集资料,加以研究。这些不拘一格、风格迥异,极具艺术价值的出土文物都给了陆维钊的“蜾扁”书创作很大启发。尤其是竹简上的隶书、篆书意味浓重,能由此一窥演变过程,跟自己多年研究的篆隶书吻合,更坚定了陆维钊不断探索的信心。
一一陆维钊的篆隶书体最初是长形,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扁形。此后,兴之所至,或长或扁,或带有竹简意味。直至1976年,最具个人风格的陆氏新书体——“蜾扁”书正式形成。这是陆维钊在书体上的重大突破与创造,也是对当代书坛的杰出贡献。
一一纵观陆维钊的艺术人生,他先是一位古典文学教授、学者,而后是一位书法教育家。陆维钊早年从事过文史词章研究,担任过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的助教,在上海学习了清词,又到杭州大学中文系做过教授。直到遇见伯乐潘天寿,才正式走上“科班”书法教学和创作之路。1962年,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成立了以潘天寿为首的书法篆刻专业筹备组,委任陆维钊为该专业科主任。以1963年招收本科生为标志,陆维钊成了当时我国唯一的书法篆刻专业的专职书法教师,成为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一一1980年元旦过后,病危中的陆维钊把5位我国第一批书法专业研究生招到医院,上了最后一课,他说:“不能光埋头写字刻印,首先要紧的是道德学问,少了这个就立不住。古今没有无学问的大书家。”这番话既是对弟子门生的训诫,也是陆维钊临终的夫子自道。
朗读者:吴大鹏
长按关注·京禾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