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两年,在学区与居住间寻找平衡点,最终上车泡西

成都学区房已获授权

我和老公都是农村孩子,通过读书在城市扎下根的,双方父母都是实打实的农民,因此对“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话是认同的。

对于出生在我们这种普通人家的孩子,做不了富二代,通过读书掌握技能,让他们今后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和家人是共识。

买第一套房的时候,正值成都房价持续走高的第一波,毕业不久我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凑够十多万首付买了一套没有交通,没有商业,没有医疗教育配套,唯一只有居住环境的纯刚需房子~

为什么要买?

全凭喜欢。

13年入住,感觉有了自己的房子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随后几年,老大老二按计划出生。

(对的,一切都在计划当中,唯有学区房,被计划漏掉了)

在老大还不到两岁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已陆续上了学区房的船,而孩子爸一直强调,学习更多是靠自己,更多是看他有没有兴趣,对学区房不屑一顾(这是曾经多少家长的写照?)。

虽然我看着妈妈群里孩子的教育问题讨论越来越激烈,对孩子读书着急上火,无奈买房是大事,却也没法独自作主。

后来,有了老二,原来的套二已完全不够居住,18年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上车了原住宅附近的改善大平层,依旧没有考虑学区。

当然没有考虑学区的原因,一是还没有向学区完全屈服;二是孩子上学还需要两三年;三是预算不足,当初坚定地在居住品质与学区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了居住品质(还好当初买的房子住起来确实舒服,周边也逐渐新盘越来越贵,才不至于打脸打得不那么响)。

然而在这期间,我买学区房的心始终如一。

18年年底在跟身边的朋友讨教经验的时候,给推荐了溜爸及成都学区房的公众号,从此走上了慢慢寻找学区房的曲折道路。

关注了溜爸的第一晚,我差点没有睡着,看了既往的文章,认同!和多年的想法,感觉全被溜爸整理并说出来了,真恨没有早点关注....

半夜补课,看既往的选学区房攻略,深以为习得选购学区房的真经,跃跃欲试,恨不得一手拿钱,一手交房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作为一个初入学区房坑的菜鸟级,要走的路还很长,学区房毕竟是百万级生意,一切还得从长计议(倔强地不想承认是没钱....)。

那时候想着,实在不行,咱不是还可以考虑砸钱(轻轻砸)去私立吗,也不一定得学区房。一切都在不紧不慢地继续着。

2019年下半年,突然传出的公民同招的消息,但各项政策还没有细则,讨论的倒是很多。年底某一天,我无意中在交流群里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越发焦虑。

这期间,不断给孩儿他爸讲成都中考非5+2区域和主城区的区别,讲偏低的普高升学率,讲越来越高的高考分数。娃爸也终于不再认为能够仅凭娃的学习兴趣就能杀上985、211,也终于承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承认一个学校的好坏对娃的未来影响的重要性。

一句话,同意换学区房(得到支持,我的内心一阵欢腾)。最开始买的纯刚需居住小区也出手了。迫不及待地要看学区房了。

确定了目标,学区房的道路算正式开始了,交流群里活跃着我的身影。也重金咨询了溜爸、科科老师好多次。哈哈,不过不得不说,咨询费虽贵,但是他们思考都值这个收费,相当专业,虽然我最终没有选择他们建议的学校,但是他们的思路给我很多启发。

如果想节约,可以在问答里找和你自己的问题差不多的,花一块钱就能搭车听到了,真是物美价廉。

首先要理一下我们的情况和方向

在先确定方向的时候就遇到了纠结的问题,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需要考虑预算不足,生活不便,是否要搬离舒适的大平层,学校品质如何保证等诸多难题。

最后考虑现在的居住距离主城区的距离稍远,且后期依旧以老年人接送为主,放弃了仅挂户的想法,最后确定了几条标准:

1、孩子读小学,需要保证睡眠,必须搬去住,且考虑到不能一家人分开住,所以最低要求套三。

2、学区不一定top5,但至少是在公立小学40强名单之中,第一二梯队更好。

3、总预算180万以内。

因为溜爸一直强调高新区的潜力和优势,我们都考虑换工作获得高新的房票,无奈没有合适的机会,最后只得放弃高新。考虑了我上班的便利性,以及青羊区教育资源的绝对优势,最终将目标选择放在了青羊区的无电梯的小区之中。

接下来选学校,既然决定看老小区,我们认为我们是可以完全不在意小区环境的,所以看40强排名的时候,我们着重选择那种其他都不错,而居住这项分数较低的学校。

虽然事实证明这个居住环境的差,也是应该设置底线的,如果要住,并不是真的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承受的。

随着今年蜀华学校的中考成绩放卫星,让我们觉得青二是最佳学区毋庸置疑了,于是铁心看青二

因为蜀华学校一直是溜爸和各老师们都比较看好的,再加上他的小班制,没有爆仓,青羊区的特色班也在这里,又是曾经认为比较差的学校可能没多少关注度,所以选择了蜀华学校。

由近及远,看了长城园,锦里西路,大石东路,实地也丈量了无数次那个片区的街道。

综合对比起来,以套三为基础依次说一下我的总结(只代表我自己的印象,不喜勿喷):

(1)、长城园:预算稍微多一点点的话,是读蜀华学校的最佳选择,离学校很近,步行可达,房子整体环境也稍微好些,多层无电梯总价在210万左右,小区有绿化,有环境,房子相对较新点点(大概2005左右)。
(2)、锦里西路:房子均较老,外立面看起来差,几乎无绿化环境,距离学校稍远,属于走路有点远,步行距离在1-1.5km左右,价格在170万左右,网上有挂那种产权面积很小,但使用面积大可以改造的,价格范围比较大。锦里西路有几个不错的小区,包括锦里西路127号,123号,以及春江阁等,因为我看的时候均无房源,有看这个片区的可以关注。
(3)、大石东路:重点说,因为这边是我觉得性价比不错的,离公园近,优点有价格划算,环境相对锦里西路更好,看过三个小区,大石东路5号,距离学校最远,离地铁省骨科医院站很近,但是小区对面就是直到学校的公交站,套三顶楼带花园(自搭建),总价156万,听说可能会安电梯;大石东路9号:比5号大,两个小区相邻,情况也差不多,是农行的房子,有个中庭(不要抱太多幻想),可能会安电梯,顶楼套三带自搭建花园,152万;大石东路17号,在靠近百花潭公园的地方,小区绿化好,外围看起来品质相当不错,套三双卫,207万,据说已经在装电梯,出门到公交站距离大概500米,距离学校比前面两个小区少一站。
至于这个片区的电梯,200万买不了套三,或者说是那种筒子楼的电梯房本人完全无法接受,因此都没有看。
看的时候,带着老大一起的,想让他一起体验父母为了他读书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娃对老小区的环境连连吐舌头。
这些都是半天看完的,看完已天黑,回家思考选哪一套,最后和娃爸一致认为大石东路5号那套比较中意,但是想买个更好的价钱(买家的大众心理),给中介讲了我们的意愿,出价150万报备了购买意向,中介跟房东沟通,房东无法接受,我们也没有着急下手,对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两年的经济形势不乐观,加上房龄较老,想继续再观望一下,于是暂时搁置(刚才看了中介的网站,至今仍未卖出)。
在那期间,中考发榜,青二的一些学区房一夜之间涨价几十万,让我有点慌,但依旧告诉自己冷静,冷静,强忍着没有下手。期间煎熬,估计学区房粉丝多少都有体会。
在继续观望的时候,内心还是不太安宁的,于是继续看,这时候又回看曾经看了无数遍的青五片区,在网上继续找没有电梯的小区。
半年前看过青羊实验附小,对合适的小区也烂熟于心,在X壳上看了这些小区的房源,依旧没有特别中意的,这时候把目光放在了之前从未关注过的泡西上。
之前因为身边的朋友对他的褒贬不一,说家长需要参与活动较多,老师一般,转学较多等(后来发现都是片面之词),让它并不是我中意的学校。但后来再找住在这附近的同事了解,同事家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就读,评价不错。
于是开始看泡西对应的房源。有电梯的房子和青二一样,要么贵,要么筒子楼无法接受,所以看没有电梯的老小区。在学区房小程序里一个个小区地找(老小区很好找,价格相对较低的),读泡西的老小区并不多,有浪琴湾,水岸格林,东坡小区,江郊庭苑、瑞联路249号等。
在中介网站选了一些房源,主要是看价格合适的,然后约了中介周末就去看房了。
看了三个小区,水岸格林(也就是作者最终成交的小区),东坡小区和瑞联路249号,情况分别如下:
(1)、水岸格林:2003年的小区,商品房,距离学校近(学校在背后),有绿化,外观看起来相对好一些,房子均朝内,无较大噪音,小区里可以停车(虽然位置也较少),当时看了三套,都不是很满意,其他房源因当时无法看房当天没有再看,房源户型为紧凑套三,总价在160万左右(产权面积不大)。
(2)、东坡小区:离学校较近(在小学的另一个背面),有简单的绿化,小区外立面相对简陋一些,看了一套房源,7楼顶楼,价格便宜128万,每个房间面积都足够,看的时候还遇到楼下同户型装修完成的,重新装修后感觉非常不错,曾一度很心动。
(3)瑞联路249号:这个小区有点一言难尽(如果有粉丝住这里,抱歉并无故意冒犯的意思,见谅),位于三环边,噪音较大,较破旧,为一栋独立的房子分成数个单元,无任何小区环境,离学校最远,当时去看的房子挂价并不便宜,140万,果断放弃,没有犹豫。
因为看房当天去周边转了一圈,周边配套比较完善,西村不远,优品道商圈也不远,培训机构林立,公共交通也不错,离三环路有一定距离,再对比青二,果断移情别恋到了青五。
但是当天看完并没有特别满意的,回家继续煎熬。
这期间有点着急,差点将就下手了水岸格林的一套将就的房子,中介小妹妹人特别好,一直告诉我不着急,慢慢看,之前有很多优质的被卖了,现在出来的少,提醒我理智,并没有一味催我成交,特别感动。
后来,水岸格林有一套不错的房子可以看房了,虽然价格偏贵,但是我们还是去看了,因为这个房子带一个平台花园。虽然贵,我们也抱着看一看不少肉的心态去了,去看了当然就喜欢上了,黄金二类,套三,带20平米平台。
但价格比我们预算贵了20万,忍痛走了。
后来跟家里人说了一下,家里长辈都支持,表态多的钱都花了,要买就买个心仪的,他们赞助十万(感谢为我们辛苦付出一辈子的父母,他们都是收入微薄的农民,在老家做点小生意攒点钱,多数都付出给我们了),于是又和房东谈,房东因为急着换房,最终他们降价十万成交。
于是,我的学区房之路,告一段落。
后来,还有惊喜,中介看我们成交意愿,中介费给我们了最大的折扣(因为涉及行业秘密,不便透露,但是这个是可以商量的),节约了好几千块,再后来,房东居然是满屋唯一,不需要缴纳个税,而且因为房子小于90平米,契税只有一个点,种种情况,让我对这个房子越来越满意了。
从中介签完合同出来,已经是晚上十点,房东姐姐给我们介绍周围的生活情况,介绍哪些培训机构靠谱等等,大家都很开心。
我们终于在纠结了两三年之后,搞定了这件大事,心里从未有过的放松。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为人父母,总希望给他们最好的,也因此才有了学区房的火热局势。
但孩子的成长也是复杂的,综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学区房,还有家长的陪伴和言传身教。
学区房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永远希望他们始终是幸福的,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并为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而更加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