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金蝉脱壳(太极起式),演绎登堂入室的传武功夫

金蝉脱壳视频为罗山主与恩师樊汉武演示

本文作者:罗山主,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传统武学公众平台、宗岳武学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痴迷于武学,主要习练无极通背缠拳、吴式太极拳,2017年4月,辞去优越的工作,专职传播传统武学。

欢迎参加今年五一由樊汉武主教的传武培训:见证传武 相约临汾:传武2021五一培训


《金蝉脱壳》

蝉在树上脱了衣服

螳螂扑上去

落空了一生运筹的妙计

黄雀对此知根知底

蝉扔下衣服走了

螳螂不知那身衣服是

金蝉脱壳的标记

螳螂死于误判

黄雀死于变色龙之口

蝉已飞到另一棵树上

朗诵夏日的诗篇

年少时生活在农村,炎热的夏日,每逢雷雨过后的天黑时,我便带着妹妹拿着手电,到树林中捡被雷声惊醒的知了猴(金蝉),那个年代,没有肉吃,捡到的百八十只知了,可是一顿美餐。

刚从地里冒出来的金蝉,在手电的光束下,一动不动,像死了一般,不一会儿,金蝉壳背部开始鼓起来,像吸了水的海绵,鼓的包越来越多,慢慢的在背部裂开一条缝隙,接着,金蝉头从缝中钻了出来,缝越裂越大,金蝉缓慢得到向外蠕动,每蠕动一下,金蝉都要抖动一次,直到金蝉整个身体从壳中爬出来,轻轻的震动着翅膀……完成一次生命中最大的蜕变。

金蝉脱壳,是昆虫界奇异的自然奇观。后来,金蝉脱壳衍生为一妙计,广泛的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武学领域。

在太极中,开始的一式大家都知道叫做起式,但事实上,起式的原名为金蝉脱壳,这却是很多太极习练者所不知道的。

为什么称之为金蝉脱壳呢?那是因为先辈创拳时,用“金蝉脱壳“赋予了此式非常丰富的技击内涵。可再看现在绝大多数人练的太极,干巴巴的把两臂抬起来,让人着实看不出与金蝉脱壳有半毛钱关系!

金蝉脱壳在太极中喻为解脱之法,讲的是如被人从后把两臂抱住,如何解脱的技术。被抱住时,如同自己被困壳中,这是脱壳前的状态。要从壳中解脱,那必须为自己创造条件:重心下移,背往后挤,两手下插,挺腕起手,这是脱壳中的状态。

为什么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呢?我们来想一下,一般成人都有六七十公斤的重量,别人从后抱住,自己重心下移,屁股往下一坐,对手重心遭到破坏,加上自己两臂下插后前上棚,背往后挤压,对手除非比自己功力超出很多,不然就能轻易的解脱。

解脱了,就进入到了脱壳后的状态。脱壳后,很多打击的手段都可以使用,如苍龙摆尾,背摔等技术,都派上了用场,大家如果认真的看看上面的视频,就都明白了。

上面老前辈演绎的金蝉脱壳,其实已经把这一式的习练要点、用法用肢体语言诠释的非常清楚了,这对于太极习练者而言,很有借鉴意义,虽然仅仅是一式,里面包含了包含了传武中诸多的武学真谛。

此外,金蝉脱壳的用法,也可以用于对手从前面进攻,当对手压在自己两臂上时,让对方拔根,或者自己压在对方两臂上时,如何让对方拔根,用力的方向及要点,看上面的视频,有点武学基础的自然明白,当然再辅一以前反击方式会效果更好,如三头技术、剁脚、饿马提铃等。

在行拳时,需带着金蝉脱壳技击的拳意,这样才能区别于体操。

对于金蝉脱壳,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习练者甚至“所谓“的大师从并步到两腿分开时,一条腿抬的老高,这是连抬腿半边空的拳理也没有搞明白呀。练拳不是不能抬腿,而是不该起腿的时候不能起,该起腿时,鞭腿、穿桩腿或挂面腿,也要毫不犹豫。

糊涂师父教糊涂拳,糊涂弟子练糊涂拳,最后,糊涂师父与糊涂学生在一起,糊涂的比划,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糊涂,不亦乐乎?

在这里,我把糊涂的账记到教拳的糊涂师父本上。拳原本不复杂,也不需要你在弟子面前成千上万遍的示范,错误的架子,示范越多,遗害更深远。只要师父真正的懂拳,把要点说清楚了,把内涵话明白了,让弟子在自己身上摸几遍,够了。

不仅仅是太极起式(金蝉脱壳)被绝大多数人练歪了,目前流行的太极拳,50式至少有四十式都是练歪了,完全脱了拳的本意。今天山主先给大家讲这一式,接下来,如果山主把太极的每一式都给大家说开,懒扎衣、玉女穿梭、金刚捣碓、揽雀尾、倒卷肱、青龙出水、六封四闭……

揭开那些假大师的遮丑布,他们颜面何在?何以在武术界立足!(本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