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326

风毒脚气,攻入五脏,心腹气胀,喘急,大小便不通,渐成水肿
大腹汤
【处方】 大腹10枚(和皮,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炒)1两,吴茱萸3分(炒),木香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攻入五脏,心腹气胀,喘急,大小便不通,渐成水肿。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脚气攻心烦满,及脚膝浮肿
大腹汤
【处方】 大腹皮(锉)4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拍碎)21枚。
【功能主治】 脚气攻心烦满,及脚膝浮肿。
【用法用量】 上药以童便1盏半,同煎8分,去滓,空心、食前分温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症癖腹胀,小便不利
大腹汤
【处方】 大腹皮1两(锉,炒),槟榔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知母半两,陈皮半两(去白),甘遂1分(慢火煨令黄)。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症癖腹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三
固冲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炒白术30克,生黄芪18克,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各24克,白芍、海螵蛸各12克,茜草9克,棕榈炭6克,五倍子1.5克(研末,冲)。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摄血。
【主治】:妇人血崩及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舌淡,脉虚大或细弱。
【方解】:方中白术、黄芪可益气健脾;煅龙牡、茜草、棕榈炭可固冲摄血止崩。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胃溃疡出血等属气虚者。若出血过多,有阳脱者,加重黄芪,并加人参、附子;若偏热者,加生地30克;偏寒,加附子9克。注意:崩漏及月经过多有气虚、血虚之分,本方只适用于气虚者。
【按语】:实验研究表明,本方中黄芪、白芍对肠、子宫平滑肌有抑制作用;白术有抗凝血作用;茜草、海螵蛸、棕榈炭均有止血作用。白芍还有镇痛作用;茜草、山茱萸、五倍子、白芍、黄芪等均有抗菌作用。为临床治疗气虚出血等症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清热固经汤
【方源】:《中医妇科学》
【组成】:生地黄、地骨皮、牡蛎粉、阿胶、地榆、生藕节15克,炙龟版24克,焦山栀、黄芩、棕榈炭各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凉血,固经止血。
【主治】:妇人血崩或月经过多。症见阴道突然大出血或淋漓日久,色深红,烦躁不寐,头晕,舌红、苔黄,脉大而数。
【方解】:本方与固冲汤均治妇人血崩之症,本方为清热凉血固经止血之法,止血崩属热盛于内、迫血妄行之症;而固冲汤为益气健脾、固冲摄血之法,主治冲脉不固、脾气虚弱、不能摄血之症。故功效与应用各有不同,应予区别。
固本止崩汤
【方源】:《傅青主女科》
【组成】:熟地、白术各30克,人参、黄芪各9克,当归15克,黑姜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摄血。
【主治】:血崩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无块、身困乏力,不思饮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解】:方中用熟地、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摄血止崩。本方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等阴道出血属气血不摄血者。
【附方】:
(1)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山药、山茱萸各15克,当归、白芍、阿胶、巴戟天各9克,甘草6克,用于肝肾不足,月经量少色淡,少腹作痛,腰酸腿软,脉沉细。
(2)举元煎(《景岳全书》),黄芪、白术、党参、炙甘草、升麻。治气虚下陷,冲任不调,月经量多,色淡无块,乏力懒言,脉细弱。
四红丹
【方源】:《肾病实用方》
【组成】:当归炭、蒲黄炭、大黄炭、槐花炭、阿胶珠各500克。
【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重9克。每服1丸,日服1次。
【功效】:清热凉血,引血归经。
【主治】:血分热盛,迫血妄行,以致出血诸症。如便血、溺血、吐血、衄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方解】:大凡出血诸症,多为血热盛而迫血妄行所致。故本方以蒲黄、大黄、槐花清热凉血之品炒炭用之,取收涩止血之意。因此,本方可用于治疗多种出血之症,亦可根据出血部位进行加减。
或饥或饱,滞气烦闷,大小肠不调,腹胀满;酒病不食,面黑黄瘦,状似酒劳
大腹散
【处方】 大腹子2两(生),橘皮1两(去白,焙),厚朴1两(姜汁炙),人参半两,吴白芷1两(炒),肉桂半两,桔梗半两,神曲1两(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或饥或饱,滞气烦闷,大小肠不调,腹胀满;酒病不食,面黑黄瘦,状似酒劳。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汁少许同煎,热服,每日3次。
【摘录】 《传家秘宝》
妇人妊娠,心腹疼痛,及两胁肋内妨闷,呕逆恶心不止,饮食不下,体倦,四肢少力;或时发气胀,喘息粗大,胎不安稳
大腹皮饮
【处方】 大腹皮(锉)3分,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切、焙)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白术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妊娠,心腹疼痛,及两胁肋内妨闷,呕逆恶心不止,饮食不下,体倦,四肢少力;或时发气胀,喘息粗大,胎不安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肺气喘急,不思饮食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锉)半两,赤茯苓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半夏(汤浸7遍去滑)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诃黎勒皮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喘急,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
大肠实热,肠胀不通,热气上冲,口内生疮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2两(锉),柴胡2(1)两(去苗),诃黎勒皮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羚羊角屑3分,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肠实热,肠胀不通,热气上冲,口内生疮。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腹皮汤”。
【摘录】 《圣惠》卷六
食毒伤寒,心腹胀满,时复呕吐,憎寒,不下饮食,大小便秘涩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桂心半两,白术3分,川芒消1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食毒伤寒,心腹胀满,时复呕吐,憎寒,不下饮食,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普济方》卷一三六引本方无生姜,名“大腹汤”。
【摘录】 《圣惠》卷十一
交加散
【方源】:《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生姜360克,生地黄30克。
【用法】:各捣取汁,再将生姜汁拌生地渣,生地汁拌生姜渣,焙干研末,每服9克,温酒调下。
【功效】:温中去寒,滋阴清热,调和气血。
【主治】:妇人腹痛结瘕,气血不和,及产后血虚,伏热不解。
【方解】:气血不和或血虚伏热为本方主症。方中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生姜温散祛寒;互相拌制,则生地滋阴清热而不寒,生姜温中祛寒而不辛不燥。诸药合用,功效卓著。
痛经散
【方源】:《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肉桂3克,三棱、莪术、红花、当归、丹参、五灵脂、延胡索各10克,木香6克。
【用法】:制成冲剂,分袋包装,每袋10克,于经前2日开始服用,1日2次,每次1袋冲服,持续行经3日后停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功效】:温经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原发性痛经。
【方解】:痛经之症,总因气血失调,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调理气血之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治法。气滞血瘀者,活血化瘀以止痛;寒凝胞宫者,散寒以止痛;气血亏虚者,益气补血以止痛;肝肾虚损者,疏肝益肾以止痛。本方用肉桂温经散寒;三棱、莪术、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延胡过,木香理气止痛。
【按语】:本方以温经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原作者用本方治疗痛经198例,痊愈103例,好转70例,无效25例,总有效为87.37%。
更年康汤
【方源】:《首批国家及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组成】:玄参、丹参、党参、柏子仁、酸枣仁、茯苓、浮小麦、白芍各10克,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桔梗各5克,生地、熟地各12克,当归3克,牡蛎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6剂为1疗程。
【功效】:养心,益阴,安神,镇潜。
【主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头晕头痛,焦虑忧郁,失眠多梦,精神疲乏,心悸怔仲,健忘,多汗,食欲减退,腹胀,腰腿诸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
【方解】:女性自40岁左右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排卵次数逐渐减少,受孕机会减少,此时,提示更年期的开始。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月经停止,机体老化,进入更年期,一般年龄在65岁以上。在此期间,可出现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故将此种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按语】:中医认为,女性在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脉虚,生殖机能逐渐减退以致丧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使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调和阴阳是治疗此病的根本原则。本方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
更年期调冲汤
【方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生地、熟地、桃红、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续断、牡蛎。
【用法】:药量根据每人的体质而酌定,一般为常用量。水剂: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30分钟,每剂煎2次。丸剂:上药为末,过筛,做蜜丸,每服6克,每日3次。
【功效】:补肾,活血,理气。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症见潮热,面红,心烦易汗,投缘眼花,夜不欲盖被。
【方解】:本方所治乃为肾虚血瘀者。以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以熟地、续断滋补肝肾;再配合柴胡、枳壳等以疏肝解郁。全方具有补肾、养血、活血、疏肝理气之功效。
【按语】:临床上还可据症加减,如心烦甚者,可加山栀、合欢皮、佛手;潮热甚者,可加地骨皮、丹皮;夜寐不安者,可加夜交藤、酸枣仁、龙骨。
脚气肿满疼痛,皮肤不仁,大小便滞涩,心胸壅闷喘促,不能下食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1两(锉),前胡1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赤茯苓1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3分(锉),汉防己3分,羌活3分,桂心半两,紫苏茎叶1两,酸枣仁3分(微炒),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赤芍药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肿满疼痛,皮肤不仁,大小便滞涩,心胸壅闷喘促,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上焦虚寒气壅,攻注头痛,胸膈不利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3分(锉),槟榔3分,木香半两,赤茯苓1两,桂心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青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焙),沉香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芎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白芷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上焦虚寒气壅,攻注头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膈气。胸中痰结,食不消化,腹中胀满雷鸣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1两(锉),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术1两,旋覆花1两,枇杷叶1两(拭去毛,炙微黄),桔梗1两(去芦头),甘草3分(炙微赤,锉),木香3分,桂心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膈气。胸中痰结,食不消化,腹中胀满雷鸣。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十三太保方
【方源】:《妇科病良方》
【组成】:荆芥2.4克,川芎、白芍各3.6克,厚朴、甘草、菟丝子各1克、枳壳1.8克,黄芪、川贝各3克,艾叶2克,当归4.5克,姜1片,枣5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血,和胃降逆。
【主治】:妊娠恶阻。
【方解】:本方用川芎、白芍、当归、养血活血;厚朴、枳壳理气和胃,降逆止呕。妊娠恶阻,因气血不足,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者,适用于本方治疗。原作者用本方治疗妊娠恶阻100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服2~8剂呕吐停止。
【按语】:笔者体会,临床上可酌加砂仁、竹茹、橘红,其止呕效果更好。
转胎方
【方源】:《妇科病良方》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党参、白术、黄芪、川续断各10克,川芎、枳壳、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为1疗程。
【功效】:补气养血,调整胎位。
【主治】:胎位不正。
【方解】:本方以当归、白芍、熟地、川断、黄芪为主,可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使孕妇体健,气血旺盛,则胎自转正。
【按语】:临床用本方观察胎位不正者138例,矫正者126例,成功率为91.3%。
通乳方
【方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组成】:党参、当归、王不留行各15克,黄芪20克,穿山甲、丝瓜络、知母各10克,通草、路路通各7克。
【用法】:用猪蹄汤代水浸泡药液10分钟,每煎煮30分钟,再煎煮2次。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血,通乳活络。
【主治】:产后缺乳。症见乳汁量少、清稀,乳房无胀痛感觉,面色苍白,口干,食少,便秘,舌质淡、少苔、脉虚细。
【方解】:方中用党参、当归、黄芪益气养血;王不留行、穿山甲通乳活络下乳。本方为周鸣岐老先生经验方,肝气郁滞者加柴胡9克,青皮7克,白芍10克。临床应用30余年,效果满意。
伤寒后,肝肾风虚,毒气壅滞,大小肠秘涩,气攻腰脚,疼痛妨闷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1两(锉),桂心1两,槟榔半两,赤芍药1两,泽泻1两,木通3分(锉),木香半两,川朴消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肝肾风虚,毒气壅滞,大小肠秘涩,气攻腰脚,疼痛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十四
产后风虚气滞,头面四肢浮肿,喘息促,不思饮食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1两(锉),天蓼木半两(锉),白薇半两,猪苓1两(去黑皮),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槟榔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1两(锉),紫苏叶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细辛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风虚气滞,头面四肢浮肿,喘息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伤寒6-7日,大肠壅结不通,腹胁胀满,不下饮食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半两(锉碎),枳壳1分(麸炒令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桑根白皮3分(锉),百合1两,牵牛子1两(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6-7日,大肠壅结不通,腹胁胀满,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三
猪蹄汤
【方源】:《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组成】:绵芪30克,当归24克,白芷15克,通草4.5克,猪蹄7个。
【用法】:先将猪蹄煮熟,取汤与其他药同煎,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补虚通乳。
【主治】:各种缺乳。
【方解】:本方为民间流传良效验方,临床观察20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
阴痒方
【方源】:《当代名医亲献秘验方》
【组成】:黄莲6克,大黄、苦参、白芷、青蒿、艾叶各20克,大按树叶30克。
【用法】:水煎15分钟后,将药液装入小型保温瓶内,瓶口对准患处熏15分钟,然后将温热药液缓缓冲洗患处,用消毒纱布擦干,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滴虫性,霉菌性的阴道炎等各种病因所致的阴痒。
【方解】:本方中黄莲、苦参有较好的清热燥湿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苦参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和滴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治不孕方
【方源】:《邹云翔医案》
【组成】:炒柴胡1.8克,炒白芍12克,炒党参18克,炒白术、佛手片、干荷叶、焦薏苡仁各9克,炒陈皮4.5克,广藿香6克,广木香、干姜各3克,黑大枣5枚(切开)。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主治】:不孕症。症见婚后多年不孕,少腹经常隐隐作痛,阴寒之气蕴于下元;胸胁常感痞闷,腹胀,便溏,脉细弦,属肝郁脾虚、脾虚湿蕴之征象者。
【方解】:方中柴胡、白芍、陈皮可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苡仁可益气健脾。若药后胸胁痞闷及腹胀消失,大便调实,肝木得达,脾虚已复,惟少腹隐痛如故者,去大枣,加川桂枝、细辛各0.9克,青防风1.5克,炙黄芪、紫河车各9克,以温阳通阳。
补肾种子方
【方源】:《罗元恺妇科经验方》
【组成】:金樱子18~30克,菟丝子、党参、熟地各24克,桑寄生、首乌各30克,淫羊藿9克,枸杞15克,砂仁3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益气、补血。
【主治】:子宫发育不良,月经不调,或不排卵,不生育者。
【方解】:不孕症,无论因男因女,皆与肾有关,多见于肾虚精亏者,本方用菟丝子、党参、熟地、桑寄生等品合用,用滋补脾肾,以补先后天,使其气血旺盛,自然易受孕矣。
肺气壅滞,关膈不通,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坐卧不得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3分(锉),汉防己半两,桑根白皮3分(锉),木通3分(锉),赤茯苓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甜葶苈1两半(隔纸炒令黄或紫色),泽漆3分,桂心半两,百合2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壅滞,关膈不通,四肢浮肿,喘息促急,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
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气滞,不下饮食
大腹皮散
【别名】 大腹皮汤
【处方】 大腹皮半两(锉),槟榔半两,诃黎勒3分(煨,用皮),桑根白皮半两(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冷热气不和,胸膈气滞,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大腹皮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摘录】 《圣惠》卷五
妊娠大小便赤涩。妊妇8-9月,胎形肥硕,胎气逼塞,膀胱之气不行,小便短少,小腹胀,身重恶寒,起则晕眩欲倒
大腹皮散
【别名】 大腹皮汤、大腹皮饮
【处方】 枳壳(去瓤,麸炒)1钱,大腹皮1钱,甘草(炙)1钱,赤茯苓(去皮)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妊娠大小便赤涩。妊妇8-9月,胎形肥硕,胎气逼塞,膀胱之气不行,小便短少,小腹胀,身重恶寒,起则晕眩欲倒。
【用法用量】 大腹皮汤(《准绳·女科》卷四)、大腹皮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摘录】 《济生》引《校正时贤胎前十八论治》(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
通乳方
【方源】:《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
【组成】:党参、当归、王不留行各15克,黄芪20克,穿山甲、丝瓜络、知母各10克,通草、路路通各7克。
【用法】:用猪蹄汤代水浸泡药液10分钟,每煎煮30分钟,再煎煮2次。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血,通乳活络。
【主治】:产后缺乳。症见乳汁量少、清稀,乳房无胀痛感觉,面色苍白,口干,食少,便秘,舌质淡、少苔、脉虚细。
【方解】:方中用党参、当归、黄芪益气养血;王不留行、穿山甲通乳活络下乳。本方为周鸣岐老先生经验方,肝气郁滞者加柴胡9克,青皮7克,白芍10克。临床应用30余年,效果满意。
猪蹄汤
【方源】:《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组成】:绵芪30克,当归24克,白芷15克,通草4.5克,猪蹄7个。
【用法】:先将猪蹄煮熟,取汤与其他药同煎,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补虚通乳。
【主治】:各种缺乳。
【方解】:本方为民间流传良效验方,临床观察20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
阴痒方
【方源】:《当代名医亲献秘验方》
【组成】:黄莲6克,大黄、苦参、白芷、青蒿、艾叶各20克,大按树叶30克。
【用法】:水煎15分钟后,将药液装入小型保温瓶内,瓶口对准患处熏15分钟,然后将温热药液缓缓冲洗患处,用消毒纱布擦干,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治】:滴虫性,霉菌性的阴道炎等各种病因所致的阴痒。
【方解】:本方中黄莲、苦参有较好的清热燥湿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苦参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和滴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治不孕方
【方源】:《邹云翔医案》
【组成】:炒柴胡1.8克,炒白芍12克,炒党参18克,炒白术、佛手片、干荷叶、焦薏苡仁各9克,炒陈皮4.5克,广藿香6克,广木香、干姜各3克,黑大枣5枚(切开)。
【用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主治】:不孕症。症见婚后多年不孕,少腹经常隐隐作痛,阴寒之气蕴于下元;胸胁常感痞闷,腹胀,便溏,脉细弦,属肝郁脾虚、脾虚湿蕴之征象者。
【方解】:方中柴胡、白芍、陈皮可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苡仁可益气健脾。若药后胸胁痞闷及腹胀消失,大便调实,肝木得达,脾虚已复,惟少腹隐痛如故者,去大枣,加川桂枝、细辛各0.9克,青防风1.5克,炙黄芪、紫河车各9克,以温阳通阳。
小儿腹内痞结。壮热憎寒,大小便不利
大腹皮散
【处方】 大腹皮3分(锉),桔梗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木通半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鳖甲3分(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腹内痞结。壮热憎寒,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0)

相关推荐

  • 千方百剂:阿胶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阿胶汤 [处方] 阿胶(炙令燥,别捣末)人参各30克 干姜(炮)60克 远志(去心)120克 附子1枚(炮裂,去皮.脐)甘草(炙,锉)90克 大麻仁(烂研)175克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