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钟展艳:机智表现为克制——再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机智表现为克制——再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中山市民众镇育才小学/钟展艳
春天来了,周一上课办公室大家就在讨论学生的状态不怎么好,不爱回答问题、读书的人很少等。有时,自己看到这种情况就忍不住提高分贝批评学生,或者让学生站起来读,提一下神。若此时,有学生站不好,可能自己的情绪会更加上火。有时上火时,可能身体都能感觉到预警。这几天,我进入课室前都在默念: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克制……希望给自己心理暗示,多理解孩子。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7章探讨了教学机智的问题。机智表现为克制观点下写了一句经典的话,“有些时候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今天,我在五班上放学前的小片段。孩子们有点闹腾,我让孩子们“练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村晚》,孩子们纷纷拿出了课堂本进行默写。这时,“高需求宝宝”的小邓大声说:“我不默。”本来,我想接他的话,后来想想,他平时也比较爱抬杠,先冷却他的发言,省得一来一回教室里的声音更多。其他同学很快默完举手示意老师检查了,这时小邓并没有默写古诗,在翻他自己的书。可能是他先寻求关注,就像刘老师说的,平静对待,如果急眼了,那就上当了。听完我笑了,后来想想有道理呀,小邓就是吃软不吃硬,正面交锋也不好呀。“克制的一种特别之处在于忍耐,能够沉着平静地等待。”“耐心能够让教育者将孩子与其成长和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协调起来。”自己努力修行吧。
克制表现在很多方面,课堂上有几个学生不完成相应的任务,老师会很着急,其实这种着急学生都会记住。昨天,我让5班的孩子写小练笔,主题是我的老师。学生写数学老师,容易发火,亦有学生写道我在情绪控制方面的不足。我们下课时和科任老师探讨,学生的视角有时候看到的并不是那么正面的。因此,教师的不克制会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痕迹。
《中国教师报》2021年3月10日发表了李镇西老师给青年教师的信,《如何“说服”学生》,名为凌宇的青年教师的苦恼是“每次和学生谈心,都很难说服学生。”其实,这种苦恼我也偶尔会遇到。班上的小彦和小洋平时比较爱说话,活动也经常黏在一起,有点淘气,偶尔午休说话、下课追跑之类的,经常遭其他科任老师“投诉”。受到批评时,小彦还会哈哈笑,用体育老师的话就是:“你看,你现在还在笑。”周五大课间,数学老师走到小彦旁边,说:“你的数学比小A还差,你自己体会一下。”数学老师转身,小彦不一会儿就笑了,数学老师表达的就是,这学期小彦贪玩松散,影响了学习。我和小彦、小洋交流时,我也感觉他们有时听不进老师的话,有时还会克制不住情绪批评他们。李镇西老师在文中提到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如了解观点本身的真理性;注意与学生沟通的“姿态”,淡化说服意识;要善于“把自己摆进去”,推心置腹地聊聊自己曾经有的类似经历。最重要的是,李老师提到,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每次都“说服”学生,但他从不认为没有“说服”学生的谈心是失败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听话,而是给学生独立、自由而健康的精神世界。看到李老师的话,我的困惑解决了一点,就是说,我和学生沟通的时候,最后不一定说要达到预期的“说服”,而是细心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即使学生没有转变想法,也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挫败和失落之中。说回小彦吧,一开始我就想,为什么老师批评了他,他还在笑,而且很有自己的说法。后来,我想,这也说明他很乐观,不是嘛?小彦不会因为他人的批评而让自己陷入困扰。或许,下次可以换一个方法,让他写下来自己的想法,让他用笔说话,让他在书写过程中反思,避免了他对老师的话听一回三。李镇西老师在文末中提到,不要与学生争输赢,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搁置争议,让时间去证明。这其实也是克制的表现,尊重孩子的主体性,知道有的时候需要保持克制,有的时候需要保持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