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心得!都是掏心窝子的实在话
野外钓鲫鱼,位置很重要,人多时选择至少4.5米长度的手竿,因为人多抛竿频率快,再加上周围钓友会经常补窝子,鱼群会在1-2个小时内由靠近岸边的浅滩处慢慢撤向深水区,此时鱼群并不会远离您的窝子区域,只是稍稍向水面中心后移了1-2米,这也是众多钓友经历过的一个现象:水面一开始人少的时候钓的还挺可观,不过等过了一会人多了,鱼吃口反而变少了。其实并不是鱼群游走了,只是由于人多,鱼群的警戒心变的更大了,选择长杆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野钓鲫鱼,人少的位置上,要打下重窝,因人少饵料扩散范围就会变得相对的慢了许多,此时就应注意首先要打下一个重窝,等待窝子发窝之后,鱼群便会源源不断的来您的钓点前来觅食,手竿长度不宜过长,以使用3.6米手竿,钓点水深在1.2米-1.5米为最佳,钓点超过1.5米水深应考虑使用3.9米或4.2米4.5米手竿,因为 中鱼后鱼线不至于在一瞬间拉力达到最大值而导致切线,便可安稳的将鱼快速拉过来,而钓点水深超过了使用手竿长度的3/1(+30公分)时,在中鱼后的一瞬间鱼线处于拉力最大值,此时如是遇到了大鱼便会切线、切钩,如是目标鱼还算逃过一劫。
选择手竿的长度可以参考:当前使用(手竿长度)/(三)+(30公分)。即4.5手竿最佳中鱼范围是4.5/3+0.3=1.8米,有钓友向我追问过说:4.5米的杆子只能钓1.8米的水深是不是很浪费呀。其实一点都不浪费,剩下的2.7米我是留给不时之需,万一要是中了大鱼这2.7米长度的拉力值是不可估量的,以自身钓点为中心半径2.7米的范围内都是可控鱼范围,跑鱼概率会十分的低,如在配有失手绳,跑鱼概率就是零。这也是有部分钓友能用不是很长的手竿擒获大物的原因,只是不愿意分享出自己的心得而已。
湖库钓鲫鱼,饵料、位置、很重要,装备一般市面上见得装备都可以用,选择装备时杆子、钩子、鱼线、浮标、 应选择安全可靠的装备,不能还没去钓鱼装备就不能用了,或是刚刚钓的起劲,装备不行了,杆子断了、鱼线卷了、钩子刚钓十几尾鱼变钝了,浮标刚泡水没多会就从标尾、标头处断裂了、进水了,这些都是劣质装备,后面我会详细介绍,先说饵料和位置,饵料选择主要依靠周围钓友,看周围钓友使用饵料是商品饵还是蚯蚓红虫之类。
这很重要,如果长期使用商品饵,看使用饵料是哪种味型,香,腥,甜,酸?还是复合型?复合型也不是很难,无非就是腥香、香甜、酸甜、酸香、还有最为复杂的4种合一配比只要掌握了就没有问题了,一般别人不告诉我的时候我就远远的闻一闻便知道大概味型的80%了,从远处闻上去的第一个味型便是占主要配比的至少45%以上的原料,然后紧随其后的便是第二种,然后是第三种,第四种,鲫鱼吃饵主要靠腥和香两种,也就是说这两个占了配比的70%,以香甜饵为主要配比介绍:(香45%)+(甜25%)(腥15%)+(酸15%)以此比例类推, 开饵前还要注意饵料哪种状态在这个地方用最好,是拉饵还是搓饵,拉饵是拉大饵还是小饵?搓饵是要溶散性快的,还是溶散性慢的,这可根据当前水域闹小鱼程度,以及鱼群密度决定,和鱼层分布情况而决定 鱼群密度大,且目标鱼分布在底层选择用大比重搓饵,溶散性慢的最佳。(防止小鱼半路截杀)
鱼群密度大,且目标鱼分布在中下层选择用拉大饵, 溶散性应选择较慢的最佳(中层不存在小鱼,用拉大饵可钓中下层鱼,浮标翻身向下走的过程中有顿口或急速下降过程都是吃口可抬杆)
鱼群密度小,中上层多为小鱼,底层目标鱼吃口缓慢,用溶散性快的搓饵或拉饵,等饵料完全到底后见浮标有动静便可抬杆(饵料未到底时浮标出现顿口或是急速下降过程多为中上层小鱼,不可抬杆)
鱼群密度小,全程都闹小鱼,应选择用 溶散性较慢的大比重饵料,勤抛竿将鱼群吸引过来,浮标应当调校的顿为佳,即调三钓一,调二钓一都可用,饵料到底之后见浮标轻微顿口都是目标鱼。
位置应当选择在浅水区,即深中钓浅滩,浅中找深的原则,如水中有水草,或是芦苇,出水口,或是桥洞等地方均可下杆,尤其是在 夏天下完雨后,在这些地方下杆收获会更佳,水库钓鲫鱼没什么难的,多和当地钓友沟通交流知道鱼儿吃饵食性,水库可垂钓区域水深,便可大丰收。
最后,顺便说下个人黑坑钓鲫鱼的小小心得供大家参考。
饵料必须开两块:干撒,或是拉饵。针对天气情况以及鱼的来源地养殖的习惯,有些地方鱼不下底吃饵,干撒饵对付这类鱼变有自己独特之处。
小药:添加要适量,过量添加容易死窝子,尤其是好几种小药一起混合后的更要适量添加。
窝子:允许打窝子的情况下,打窝子要适量,窝子打的过多容易引起鱼儿惊吓、或吃完窝子就饱了,便不会理睬手食(可垂钓地方有限+放鱼数量有限+垂钓人很多所以窝子不能打的过多)。
位置:最为重要,黑坑都偏坑,没有不偏坑的,什么叫偏坑(就是指鱼群大多都在某个区域游动觅食),有没有什么招能解决?答案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