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52个认知偏差 | 面对这些陷阱,请保持清醒

你觉得这张图里有几根木棍呢?

我们多少都曾掉入过认知陷阱,影响自己做出了错误/不当的结论和选择。但这种偏差只要我们有所意识,就并非绝对的坏东西,因为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利用这些认知偏差,去影响你周围的人或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能够意识到这些认知偏差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最近看了一篇不错的【认知偏差】文章,分享一下:

(以下为翻译内容,节选)

认知偏差的完整列表很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有些望而生畏。为了让大家能更好消化这些内容,我选择了列表中的52个,并且将它们分成了5类做成卡片:

1.决策与行为

2.思考与解决问题

3.记忆与回忆

4.访谈与用户研究

5.团队合作、社交与会议

一、决策与行为

这些偏见中很多会影响信仰形成,商业和经济决策,以及一般的人类行为。

  • 锚定效应(Anchoring):当作决策时,人们会倾向于把最初提供的信息看得过分重要(视作“锚”)。靠近“锚”的对象则更容易被接受,反之则反。
  •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认为,那些能回忆起来的事情一定是重要的,或者至少比不能立刻回忆起来的替代方案更重要。因此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最新的信息,使新观点更偏向于最新消息。
  • 默认效应(Default effect):如果要在多个选项中做出选择,会倾向选择默认的选项。
  • 面额效应(Denomination effect):即使总额相同,当用小面额而非大面额时,更容易消费掉。
  •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认为放弃一个事物的损失大于得到一个事物的收益。比起获得收益,人们倾向于避免同等损失。
  • 佛瑞效应/巴纳姆效应(Forer/Barnum Effect):人们倾向于认为那些针对他们个体的描述非常准确,实际上那些描述很模糊而且适用范围很广,比如算命、某些类型的性格测试等等。
  • 宜家效应(IKEA effect):人们倾向于为那些部分需要自己组装的物品赋予过高的价值,而忽视最终的产品质量,比如宜家的产品。
  • 虚假真相效应(Illusory truth effect):人们倾向认为一个比较容易理解,或者已经说过多次的陈述是真的,即使它是假的。
  • 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倾向于选择或喜欢一些事情,仅仅是因为对它们熟悉。
  • 货币错觉(Money illusion):关注货币的表面价值(票据价值),而不是其实际购买力。
  • 安于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倾向于维持现状,拒绝改变,以现状为基准线,任何偏离基准线的改变会被视为一种损失。
  • 单位偏差(Unit bias):倾向于完成一项给定单位的任务或项目。人们认为标准给出的消耗量就是合适的,即使过多,也会想要全部完成,适用于一盘食物、一部电影。
  • 权威偏见(Authority bias):倾向认为权威人物的意见更准确,且更容易被该观点影响。

二、思考与解决问题

这些偏见会改变人们思考或解决问题的方式,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 自动化偏差(Automation bias):倾向于相信自动化决策系统给出的建议。
  •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倾向于做或者相信那些很多其他人已经做了或者相信的事情。从众效应的特点是个人采用率会随着“众”所占比例增加而增加。
  •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倾向于去搜索,理解,关注或者记住那些能确认自己已有认知的信息。
  • 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懂得多的人很难从懂得少的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一个教授可能不再记得自己还是年轻学生时学习新学科遇到的困难。
  • 双曲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当面临两种奖励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更及时(离现在更近)的奖励,即使比遥远的那个奖励价值更低。
  • 工具法则(Law of the instrument):过度依赖熟悉的工具或方法,忽视或者低估了替代方案。“如果你有一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钉子”
  • 支持创新偏差(Pro-innovation bias):倾向于对社会的发明创新过度乐观,而忽视了它们自身的局限性和弱点。
  • 押韵即理由(Rhyme as reason effect):倾向认为押韵的话更有道理。e.g.“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 错失恐惧(Fear of Missing out):个人在面对社交场合、新的经历、有利可图的投资或者令人满意的事情时对于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的担忧,这种社交焦虑的特征是渴望与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保持联系。

原文:
https://stephaniewalter.design/blog/52-ux-cards-to-discover-cognitive-biases

(0)

相关推荐

  • 战胜这 10 种认知偏见,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

    神译局20小时前 关注 首先,要意识到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认知偏见是我们的大脑与生俱来的 ...

  • 想成功先要懂的10个消费心理

    关于推广产品,提升销量的方法,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但这其中的底层逻辑,始终还是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因为在消费者做出购物决策的时候,由于"认知偏见"的存在,消费者往往很难做出客观的选择 ...

  • 打破3个认知偏差,才能获得最大价值

    内容来源 | 摘自湛庐文化<数循环>,车品觉(著)[整理摘编:时英平] <淮南子·本经训>有云:"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q ...

  • 自我认知偏差:32岁剩女自觉“贵如千金”,六次相亲都被对方嫌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不应该在世俗之中降低自己谈恋爱结婚的眼界标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味地心比天高.好高骛远,你永远没有办法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大龄剩女一词很 ...

  • 逆向思维:提升自我认知偏差,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逆向思维:提升自我认知偏差,原来你还可以这样活!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祝所有九十岁以下,和九十岁以上的青年们节日快乐!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三万来天. 有的人喜欢感性,有人喜欢理性,有人靠 ...

  •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者偏误:认知偏差

    理性人的假设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成立,我们人类在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我们人类的身体深处的根植着非理性irrationality. 151.过度自信:单身男性的投资更容易失败 (1)过 ...

  • 12个认知偏差,正让你越来越蠢

    曾看过"一个汉堡"的两条广告,一条为:"该食品80%没有脂肪",另一条为"该食品20%有脂肪". 分别使用这两条文案销售汉堡,前者的销售额比 ...

  • 阻碍我们思考的8种认知偏差

    批判性思考之难: 阻碍我们思考的8种认知偏差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言论充斥在我们周围,它们往往并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以最近因疫情而再度成为热点的"中西医之争&quo ...

  • 什么是投资生活中的认知偏差?

    局限于投资者的认知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半径,也就是巴菲特所谓的能力圈.当投资者意识不到自己能力圈的限制时,往往会用有限的认知去推演未知的事物,或者用外行的视角去质疑专业的结论,导致出现认知固化或 ...

  • 百亿美元的力量,人类对太空的认知将彻底改变

    NASA计划于2021年3月30日,整整一年之后,发射造价近100亿美元的詹姆斯· 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发射将使用欧洲阿丽亚娜5号火箭. 造价100亿美元的JWST,有望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

  • 下属之所以会无效工作,真正的根源是管理者的认知偏差

    管理者在带团队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无论你怎么努力,你的下属当中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做出的东西不合格或者工作的结果令人不满意:而真正能产生高绩效的员工,比例在20%左右,不会有太大变化: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