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
2018.05.18 18:25
Primrose hill
绿色字是2018.05.19早晨添加的。
今天的推送分三部分:
1/对前一条推送的补充说明
2/“文献交流者”的所有可能
3/今天这条推送背后的力量
前一条推送发出前忘记添加一个声明,我已经在推送前把草稿发给相关人士审阅并征得了同意,也就是聊天截图得到了对方的许可。同时我也和这七位学弟学妹又进行了一次关于“有效沟通”之间的深度交流。
【这个交流到今天发推前也在持续,或许还会持续到明天。有一个契机是我在这篇推送中仍然选择使用我们聊天记录的过程中。所以我的观点是必须得到对方的许可,正式发出的推送里才会刊发聊天截图。】
我内心住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人儿,所以当然也动过甚至想重新编辑的念头,而且敏感小人觉得因为的确发给他们看的推送是长着刺的玫瑰。肯定有人还是只闻见香,但也绝对有人只看见刺,也有人两个都看见。可我觉得一天主动去打扰别人一回就足够了,内心所有的小人都已经觉得很不好意思用自己的事一直去问别人。何况,人与人的交流本来就是从原本的偏见中逐渐建立起更多的共识和异见。我乐见这个过程被记录下来。
再加上有一条原则从开通GEO至今我都没后悔也没改动:推出不删。我虽然没有正式刊发,但是已经发给相关人士预览,所以既然没有得到整改意见,我想还是推出更为合适。正好,我们的交流也可以作为后续放在这一篇推送中。
这意味着我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任,即使不成熟,即使将来会是黑历史,但我觉得那至少在当时的情境下是真实的感受得到了键盘的记录。所以我每次推送前尽量都先自己通读一两遍,尤其是近期从16号调整为18号字体之后。就拿这两天在评论区逐步引起争议的“文献交流”这个活动来说,这是我继上周二地理直播的第二次尝试。
今天是'文献交流’活动的第三部分,首先分享截图展示一下已经上传的文章:
2018-05-18 17:55 截图
2018-05-19 08:04 截图
打开其中一个文件夹:
2018-05-18 17:55 截图
我和目前上传的部分“文献交流者”就推送内容和对“文献交流”进行了交流,有了两个初步的想法:
补全参考文献
建立聊天群组
第一个想法其实和我之前在谈论读书时引用唐诺的那句“你读的下一本书就在你读的这一本书之中”一样。我始终认为一篇合格的学术文章和一本好书一样,应该可以引着读者到更广阔的森林,优秀的甚至可能让读者生出翅膀,从毛毛虫(我一直都附会以学术交流起家的'小木虫’网站就是这样取名的)变成蝴蝶,从而能够俯瞰自己所在的这片森林。
第二个想法其实我之前都有考虑过,但还是现阶段不那么建议,更推荐使用邮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邮件交流和我写推送相似的是,写作者可以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被打断,即使产生了理解偏差,读者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段,就某项内容与作者再做深入讨论。微信聊天不可避免,就像手机出现在桌面上会让人分心一样,不那么容易让人审视自己的观点,也会让交流变成一团和气的“社交”。
声明:以下聊天截图并不完全,仅作为一部分交流内容的节选片段。同样,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之前一样,截图都隐去了相关个人信息。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向来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准备公众号,调整语句措辞,还要对得起我那一点点奇怪算是给我妈妈的承诺(字要18号、间距要1.75倍、段前后距要是10)。我认为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会提高手机阅读体验,同时也会让有心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要内容的读者会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回应: 成为你想要的改变,先开始进化为一个“文献交流者”。》是第二次我放上截图,但这次不是放在致谢区,而是加上了我的评论和反馈。在我看来,这是表达我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感受。但这在至少两位读者眼中,是我在用“上帝视角”(2018-05-18关注、此前0互动、0留言、0赞赏)表现得“高高在上”(未关注)。
我本来想单独在留言中回复,可我觉得写在这篇推送后面更合适。因为本质上我今天的推送可以说明我在努力实现的是'对等的沟通’,而不是彼此的臆想。或者说,这反应着看待事情视角的差异。有一堂中学历史课,我们的老师有事,请了另外一个老师来代课,我觉得那节课特别有趣,新老师旁征博引,而且总能圆回来。可下课之后,我的同桌却翻个白眼说这个老师真是臭显摆。
今天早晨听得到app里李翔知识内参的“贝佐斯:被批评时创新的一部分”时有让我觉得的确要更新进来的内容:
如果你想创新,就必须愿意接受被误解。如果你不能接受被误解,就不要做任何创新的事情。
哈姆雷特在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那么,我的一篇推送又怎么可能完全精准传递了我的想法到另一个人脑中。再说这还挺令人觉得害怕的,毕竟历史长河里所有想要让全部人都顺从的独裁者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
所以相比阅读量和点赞数,我更关注自己写的内容是不是真的让读到的人有了一点新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想要选择走上一条路?而我如果恰好在这条路上走过,那是不是要以我的经验来绘制一张地图。至于你要不要用这张地图,用这张地图做什么,那是你的事情。我们可以就这张地图进行交流,但抱歉我不能带着你翻个筋斗云直接到终点。
可即使看上去路径明确、目的清晰,我写的所有内容,最主要的读者却是我想象中的平行时空的自己。可是我又觉得这些文字如果不公布出来,首先我就不会面临“审视自己”的压力,其次我本就有限的记忆力也会衰退,某天可能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存在了哪里。这就是为什么GEO会是我畅所欲言的空间,这就是我的时空胶囊。
我可以回看自己初入研究大门的时候幼稚可笑的模样,也可以回看自己处于人生迷茫期的慌张,还能够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这些成长记录目前对于我的意义,很可能远大于其他人,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或许我会有心灰意冷的时刻,或许我会有功成名就的时刻,那时候的读者又可以通过“历史记录”看到我曾经的不成熟与执拗、以及真心。如果我未来真的越走越远,那么“历史记录”也可以看到这背后我是怎么一步一步走来,如果我未来放弃了这条路,那么“历史记录”也可以有迹可循,让读者少走些弯路,也让想要评价我的陌生人多一些可以各个方位看待我的视角。
最后,我觉得这两个批评都存在一个逻辑漏洞。
那就是忽视了我本来也就是个刚入门的研究者。
的确,我目前相比一些读者走的远了一点,而且还似乎有时候能够看得远一点。那其实不是因为我自我的高大,而是就像题图所展示的一样,我作为一个笨人,我知道要站在高处,我要找到相对比较高的位置,这不是什么高高在上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而是尝试去换一种视角,尝试站在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再去看某个主题。
这是年龄和时间上的差距,不是智力上的攀比,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平等的,可但对于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至少“英国地理教育与课程”,我浸润的时间的确比刚入门的人要长一些。我在这三篇推送中给出了我认为会有效的一个成长方案,还分享了我和七个人的交流,你要怎么做是你的事。
“文献交流者”活动是要让我们认清楚彼此之间关系的边界:
没有人有义务帮你读书,但是你要是开始读了,慢慢就会发现身边多了同行者。
相关推送:
理性批判:“面对'国外地理教育进展’一筹莫展?不妨先看看这篇。”| 实力示范自我打脸与前后矛盾,以说明辩证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再次理性批判:“理性批判:“面对'国外地理教育进展’一筹莫展?不妨先看看这篇。”| 实力示范自我打脸与前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