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锣鼓:哭头的变化形态(二)
变化组合方式(上)
所谓变化组合方式就是在哭头常用的基本形态三小段锣经及过门的基础上或增或减,最常见的除了原板用哭头只用一、三段之外,还有在散板、摇板中只用第三段的例子。
《凤还巢》在摇板中用哭头,也是第三段锣经,现在不少演员与京胡将衔接的过门上板而成为节奏固定的曲谱,是比较别致的处理方法,它便于与司鼓的锣经找齐。
注意这里下第一锣的位置,它不同于一般的哭头,演员唱完后才下锣,而是与演员的末一个音符同时出来,这样就显得紧凑,严整,以前所举《文昭关》中原板的哭头,第一锣的位置也是如此。这种手法,在摇板中用哭头时是常见的,要求司鼓者熟悉唱腔,底鼓下得明确、及时。比如在《凤还巢》这样的用法时,底鼓要打成:
1- 1- 5- 61 56 1-(1-……)
心中难
大大扎 扎仓 仓
与《文昭关》的意思差不多。
杨晓辉,男,1949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1961年考入京中国戏曲学较,1969年毕业,专业司鼓。1969年—1971年,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得到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吴式锴等老师的教授。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