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语言 精彩的描述 |《泼 墨》黄梓怡

泼  墨

陕西蒲城县桥山中学九年级(9)班 黄梓怡

初识山水画,也不过十岁,现在细细数来,已是四载有余,光阴似流水划过,荡起一片波光,而我也在这粼粼水纹中静静探寻着古韵之美。【运用比喻表情达意,形象生动】

【概述自己的泼墨经历】

初学时,不免觉得枯燥无味,加之小孩心性,又赏不来那素雅之美,懵懵懂懂,老师教学时难免心生无聊。记忆中,第一次接触时是画一枝荷花,那时连毛笔都不知为何物的我依着老师的指导,用极不标准的姿势,别扭地执着笔,按照老师的样本一笔一笔地描画着。老师说山水画最忌惮的就是“浓墨重彩”,尤其是花草一类,必须用淡墨一遍一遍地勾勒。可我哪懂什么循序渐进,用笔蘸了浓浓一笔朱砂,便直接大笔一挥,可偏不会用毛笔,瞬间,笔从手中脱落,只听“吧嗒”一声,砚盒,墨盒,毛笔,拓本都多了些星星点点的红……

就这样,第一次的“泼墨”便以失败告终。

【初学泼墨时的幼稚表现】

光阴流转两载,老师组织我们去了少华山踏青,在半山腰的一处凉亭里,面对着绿水青山,老师让我们每人作一幅画。可我实属无甚想法,便溜去老师的画板前,接着一幅画映入我眼帘,只见“山是故人眸,柳是纤纤手”,满眼山花如翡,白云仿佛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七八人并作一排,雨季花期,雾霭晨曦。如临其境,两三点丹青、玳瑁运用得恰到好处。【对老师画作的点评形象、生动,简明扼要】

于是,我明白了“泼墨如画”的真正含义。

那幅快意江湖、明月天涯的图深深刻在了我心里,久久无法忘怀……我回到画板前,彼时骄阳正好,风过林梢,我提起笔,到身后的小溪里取一泓清水,滴入几滴墨色,迅速晕染,蘸上一笔,游刃有余,仿佛娓娓道出了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繁花盛开的海角天涯。最后,蘸取一点青黛,淡淡地蒙上一层耐人寻味的面纱。(泼墨的动作描写连贯、准确)

就此,我真正学会了“泼墨”。

【两年后从老师的画中获得教益,泼墨技艺不断进步】

又到了“泼墨”的时间了,我井然有序地打开书箱,取出宣纸、笔帘、墨汁、砚盒,铺陈纸笔。水墨丹青,栩栩如生;浓墨重彩,山清水秀……【一“打”一“取”一“铺”,动作自然、连贯】

【如今的“我”泼墨动作娴熟】

“每一处风景都是生命的驿站,用平静的心看待事物,心则如山花般烂漫。”“旧梦许多,落花几瓣,光阴酿酒。云碗斟满,身边一张纸泛着光,画不满刹那芳华”

【升华认识,感悟泼墨与人生】

(指导教师:赵焕利)

赛作文点评

小作者以“泼墨”为题,记述了自己学习绘画的过程,表现了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并由此阐发了有关生命、人生的感悟。文章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时间段,自然、清晰地表现学习泼墨的变化过程。泼墨动作描写细腻、准确;语言简练、生动、形象、优美;由泼墨技巧的进步到人生感悟,展现出小作者泼墨水平与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

写法借鉴: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描述。运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不仅能使行文灵活、修辞多样,表达具体形象,鲜活灵动,而且具有充沛的感情,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颇见功力。

1.描述静止的画面:“一幅画映入我眼帘,只见'山是故人眸,柳是纤纤手’,满眼山花如翡,白云仿佛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山是故人眸,柳是纤纤手”两句引用,总写对画的感受,增加了文采和趣味。“满眼山花如翡”,运用比喻修辞,准确地写出了山花的晶莹可爱。“白云仿佛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写自己的感受,使画面产生了动感。

2.描述完整的动作过程。“我回到画板前,彼时骄阳正好,风过林梢,我提起笔,到身后的小溪里取一泓清水,滴入几滴墨色,迅速晕染,蘸上一笔,游刃有余,仿佛娓娓道出了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繁花盛开的海角天涯。最后,蘸取一点青黛,淡淡地蒙上一层耐人寻味的面纱”,表现泼墨活动,小作者选取了一系列平实又准确的动词,“取”水、“滴”墨、“蘸”笔等动词选用,几乎无可替代。“仿佛娓娓道出了鸥翔鱼游的水天一色,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繁花盛开的海角天涯”,对画面的感觉的描述,极富形象感,化静为动,栩栩如生,优美动人。

3.描述人生感悟。“每一处风景都是生命的驿站,用平静的心看待事物,心则如山花般烂漫。”“旧梦许多,落花几瓣,光阴酿酒。云碗斟满,身边一张纸泛着光,画不满刹那芳华”,用书画阐释生命,巧用比喻,虚实相生,想象丰富,包涵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恰当地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是增加文章的文采、情趣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

文体不限

常规体、书信体、日记体、微信体

形式不拘

原文+点评

点评者是教师、作家

欢迎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个人

不吝赐稿,踊跃点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