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你是否有太多寄托在孩子身上?

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
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
……
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真正的儿童教育学的是“洒扫应对”,小孩子在六岁至八岁之间入小学,怎么扫地、抹桌子,怎么与老师、大人、朋友讲话的礼貌态度、规矩,这个最重要。
古代讲入小学开始学“洒扫应对”,是学做人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扫地、抹桌子、端碗没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一种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会了,以后长大去做事自然会了。
基本的教育没有学好,而专门去读书,那叫学知识,把知识学会了,而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个教育是失败的。
一个喜欢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学文学,是做不到的。
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
而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
来源 | 南怀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