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但执行不了?事实本该如此

如果从根源上理解了,为何「道理都懂,但依然不过好一生」,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就自然地包含其中了。

为什么道理都懂而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大家都在转发却又如此反感鸡汤?

以下论述全是我自己的脑补,可能是胡说八道,各位请谨慎阅读。

1

进化的视角:道理从匮乏到过剩

1. 道理匮乏阶段。

早期的人类没有文字,也没有美丑观,更没有社会阶层分化,所以就不可能有如下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坚持阅读对成长有益。
我们曾以胖为美,如今相反,所以要努力维持体型。
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阶层的流动。

早期的人类行为接近动物特征。强壮威武的雄性在捕猎获取食物时具有先天优势,也藉此获得雌性的青睐,这种优良的基因,以交配的方式获得遗传。

对早期的人类而言,最重要的道理是围绕如何争夺食物,如何争夺交配资源展开。

这样的道理执行起来简单而容易:自然地争夺、厮杀、搏斗、交配、遗传。

2.食物剩余引致道理盈余。

在弱势基因被淘汰的同时,人类驯化了除自身以外的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人类进化史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出现了:

食物出现了剩余。

食物剩余之后,大家不能再通过搏斗厮杀争夺食物来释放优质基因的信号了,而且带来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剩余食物如何管理?包括同其他部落进行交换,以及本部落在跨期时间内如何处理这些剩余。再之后,人类就开始进化出了一系列的行事规则。

这些规则,伴随食物的丰富,不同部落之间剩余产出的交换,以及本部落剩余产出的跨期管理,这三大主线,越来越复杂和精细:

为了更好地记录这些规则,人们发明了文字;为了促进交易的发生,人们发明了货币(贝壳);为了处理不同时期的剩余分配,人们发明了利息。

仅懂得如何生产食物的人,成了大部分人。懂得交易规则的人成了小部分的商人。懂得跨期管理的人,成了更少的权力拥有者。社会分层初步显现。

“道理”是千百年来人类进化的规则,通过淘汰适应、经验传递和主观抽象的结果。进化,使人类从没有规则到有规则,到规则越来越丰富。

3. 道理产生环境的重现。

进化中,道理的产生都是基于特定的土壤和现实的环境,只有当这个环境一定程度重现时,你才可能真实地去理解并执行道理。

比如,阅读会使人获得智慧,这是因为千百年来,人们从不阅读,到有了书本,到选拔性考试强制读书,这些环境中总结出这样的道理。

当你脱离背景,简单地接受这个道理时,你自然很难去实际执行。

除非你意识到,不读书就无法通过高考,就无法在社会立足(反进化),这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产生的环境,一定意义上的重现。

2

生物心理学的视角:应激性与知行合一

由于道理出现盈余,我们只能选择性地去执行。这个选择和生物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本性是紧密相关的。

1.应激性与适应性。

生物性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作为一个生物(而不是特殊的人)天生具有的特征。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应激性,或者更高级一些叫适应性。它是指生物在进化的过程当中,生理上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比如植物的趋光性,比如人的反射。应激性会使得生物形成对自己生存和进化有利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反应又构成了诸多行为的心理基础(潜意识)。

2. 解决紧急的问题。

这一接近生物应激性的规则,通过遗传不断往下传递。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行动的最优先原则,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一选择标准,一直深深地根治在人类的基因当中,这在绝大部分时候,是必要也是有效率的。

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当下可以刷一部剧,也可以看一本书,但刷剧带给你满足和紧迫性要远高于看书。

刷完剧,你可以收获即时的心理满足,而读书则不会。刷剧是一种当下紧急需要处理的状况,从获取满足的角度来说。

紧急的定义是,不做这个事情,你会有巨大的马上就会发生的损失产生。

在早先的时候,这种损失可能是你被对手部落的人弄死,在现在,这种损失可能是心理的不愉快和难受。

3. 道理都是非紧急的。

我们称之为道理的东西,多数都不会是什么紧急状况,所以本能地,人们自然不会去执行那些所谓的道理。

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

如果你十天不吃不喝,你可能会死。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人会拒绝执行这一道理,因为它会让你看到十分明显具体的即期损失,进而在你的心理形成一种紧急的优先级,最后你会立马分配行动给予支持。

人们常说,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决定了人们长远的差距。

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大部分人的选择(处理紧急事务)是符合进化和生物心理规律的,是顺应人性的。

但小部分人,除了执行紧急事务之外,还不忘执行重要但非紧急的事务,他们的行动则是反人性的,也可以理解为,他们提前获得了一种进化力。

所以,反人性,是人们不去执行很多“道理”的重要心理和生物学原因。

4.认知和行为的一致性。

我们常说熟知而非真知,就是因为我们对抽象道理的认知,是不断变化的,是与我们的经验和境遇相联系的。

道理,只有成为你认知体系的一部分,才能很好地被吸收。

人的认知和行为比我们想象的要一致,要诚实。不相容的,绝不会接受,绝不会执行。

道理本身也是有层次的:世界观、价值、方法、知识等,而当代社会的道理五花八门,它们都依托于特定的价值。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认识道理背后的价值观,而这隐含的价值又与你自身的价值观相冲突,自然很难被执行。

而当代中国,选择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事,很多人都是被动地在选择,终其一生,也不能建立起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系,他们当然很难去执行那些道理。

3

动态优化的视角:跨期理性

这是一个补充。提到这个,是想分享一下从经济学的视角怎么看这个问题。

1. 跨期动态优化的思想。

人们在做出当期最优决策时,不能仅以当期的所有变量作为输入,还需要跨期考虑所有期间的变量,因为每一期前后是非独立的。

因此,任何一期最优决策变量的求解,都必须建立在整个存续期变量的基础之上。

比如,今天要不要读书,并不只由今天要考虑的所有事来决定的,是由我接下来一年、五年甚至更久要达成的目标来决定的。

2.当期的理性与跨期的非理性。

在模型里,跨期动态优化求解是方便的,利用包络定理和不断反向迭代即可解出当期最优解。

但在现实中,这种求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模型的诸多约束假设,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成立。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用这种思维来指导行动。

之所以道理都懂,但执行很差的现象如此普遍,从经济学上来说,是因为人们错误地把一个跨期最优化的问题,当成了即期的问题来处理,割裂了不同时期行动的关联性。

好比说,我现在看书还是刷剧,其实会影响到明天,后天甚至多年之后,但我错误地认为,这个行为的选择,只会影响到我当下的快乐和满足。

于是我只从当下的效用最大化目标来求解,于是我选择了看剧。

无数个这样的刷剧/看书的选择,就构成了你整个跨期(一生)的行为选择模型。

如果你不是从动态优化的角度通盘考虑,那你必然无法做出对整个跨期内最优的行动选择,尽管在每一个当下,你的选择看起来都是理性的。

每一个当期的理性,构成了跨期的不理性。

这是一个有趣的行为经济学的问题,例如资产泡沫的产生,羊群效应等。不多谈,日后再议。

道理解决的是跨期的问题,而行动是当期的问题,要消除两者之间的间隙,唯有你用一个正确的思维模型来指导自己,这个模型就是跨期动态优化的模型。

3. 最后的一点补充:文字的魔力。

知道的道理多行动力不足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文字本身有一种魔力,一种让你产生掌控现象的幻觉。

我们都有过读完一篇道理,热血沸腾的感觉,这就是文字的魔力。

并不是你真的懂了什么道理,这跟你看电影会哭一样,情景所致,剧情需要,如此而已。

如果从根源上理解了,为什么「道理都懂,但依然不过好这一生」之后,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自然地包含其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