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学术 | 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
《园冶》载:“園地惟山林最勝,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1]但现实并非所有山林地带都能遇到这样好的条件,颐和园写秋轩就是一例。然而正是在这处乏善可陈的山坡上,清代园林设计建造者却创作出了耐人寻味的山地园林杰作写秋轩。特别是其场地设计与掇山相结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境界。正如孟兆祯院士所讲,“写秋轩假山在古典园林山石挡土墙的做法中做的最好,堪称皇家园林掇山典范,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学习”①。
01.
写秋轩外部环境与内部原初环境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皇帝下诏疏浚西湖,乾隆十五年(1750年)发布上谕“瓮山著称名为万寿山,金海著称名为昆明湖”。在乾隆朝清漪园始建时,东宫门外就形成了单孔平桥——牌楼——广场——金水河、桥——影壁——广场——东宫门的空间格局。
写秋轩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东麓。它北倚山脊南面昆明湖,西临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东近无尽意轩、千峰彩翠等景(图01)。乾隆诗曰:“昆明沧池俯,万寿髙峯仰”[2]194,“智仁乐并兼,会心在俛②仰”[2]196。可见其外围借景条件优越。另按周维权先生解释,写秋轩选址受万寿山前山建筑群中轴对位布局影响。[3]宏观来看,它的确起到呼应整体、点染前山的作用(图02)。但再从成景方面来看该处内部原初环境和条件,并不理想。
对照万寿山地形图进行实地踏勘(图03),写秋轩西、北、东三面坡度均匀,呈北高南低略向东倾斜状。而基址南面地形变化纷杂,显然与前者趋势相悖。结合园史不难发现,这一改变为初建时就地平衡土方、尤其是光绪重修颐和园为慈禧开辟牡丹花台所致。另外,基址西北有两处裸露山岩,但距写秋轩较远。除此,该处山石均为人工掇筑。由此可以推测,建园前这里地形坡度大体均匀、地貌呆板,无岭峦沟壑之变化,亦无清可轩、智慧海等处大片可资利用的裸露石脉、悬岩峭壁等地貌景观,可以说是平淡无奇。
02.
写秋轩内部环境及园林意境
基于上述地形条件,建成后的写秋轩园林坐北朝南,东西88m南北50m,含瞰碧台-圆朗斋与写秋轩高下两层台地院,并由西、北两面假山环护而成(图04-05)。
2.1 瞰碧台--圆朗斋台地院
由东而入首层台地院,两座各三间卷棚硬山式建筑位列南北而立,将院落分为南、北、中三小段(图06)。南座瞰碧台,前庭东南向抹圆角而前伸,屹立于陡坡之上。其台面积虽小但借得湖景甚广,恰如乾隆诗赞“一碧平拖万顷澜,岩台瞰意与俱宽”[2]198。北座圆朗斋,后庭背倚假山东端,下俯野卉上仰山林,沿小路北上西折即可循径探幽。该层中庭重在通行,有一梯阶连同圆朗斋西爬山廊与台地二层相连。两建筑曰“圆朗”、曰“瞰碧”,则含蓄地道出了这里景致所在及其意境。“依然山水间,妙趣托仁智。……如山亦有峰,圆峤登所自。如水亦有波,朗照含品类。”[2]195“仁德为圆智得朗,曰山曰水备于斯。”[2]197从而寄情山水、物我为一。此外,圆朗又有明月之义。“昆明百顷碧澄鲜,镜影当前朗且圆”[2]195,令人联想中秋月圆,“镜影”则表达昆明湖水中之月,所以圆朗斋前修一高台曰“瞰碧”,因高得远,进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由此圆朗斋、瞰碧台巧以景名相联,而又呼应了主题写秋。
2.2写秋轩台地院
第二层台地院建“寻云”、“观生意”两座重檐四角攒尖方亭,位列台地北侧东西两边,各借一段爬山廊与台地中后部另一高台相连。此台面积不大,却载园之核心。它背靠该园假山最高峰,前设宝崁居高临下,上建一座三开间卷棚歇山顶建筑,名曰“写秋轩”。画龙点睛,统摄全园。由此,上述建筑组合将该层台地分成南北两片,空间迥异,而又通过亭、廊、柱隙相互渗透(图07)。南侧是写秋轩前平台“观生意台”,空间开敞,性格开朗。“气爽皜曦晶,秋清果是清。吟风高树朗,滟露杂花荣。湖澈沦涟影,山开锦绣情。”[2]200-201乾隆诗文言简意赅地指出这里景致因时而借、树高花繁,但并不造成空间拥堵、视线隔绝。北侧为建筑与假山群构成的狭长空间,沿中行走时上时下、偶阔偶狭,有若穿行山谷。因而有“雨后山风飒尔吹,野芳绕砌露华滋。一声蛩响丛间递,各写秋情肯让谁”[2]201的诗句。这种综合利用园林手段因借气象与生灵的创意,充分挖掘了园林意趣,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拙政园有一联曰:“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意即一年可以“春秋”代之。刨去“春”字,还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说。另外秋天又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所以称轩名作“写秋”,以言咏意,可抒发设计者对秋的赞美。写秋轩西亭名“观生意”,则诱引游人体味林中鸟语花香、湖上鸢飞鱼跃。这种生机盎然的生态园境,在园林问名艺术中仅以一字“生”,点明了园林的功能与意境。此外古人认为云产生自山石洞岫之中,因此后世掇山哲匠讲究“置石看云起,移石动云根”,从而赋予了云与石之间浪漫的联想。寻云亭后正是写秋轩假山极为精彩的片段之一,“寻云”即是“寻幽”,一字之变而又多了几分仙趣。总之,各单体建筑意境均统一于“写秋”之下,却又因境成景各有千秋。孟兆祯先生讲,“我们做的景物都不会说话,但是我们题的园名、额题和写的对联可以跟游人产生会心的交流。”[4]写秋轩正是通过这种“景面文心”的艺术手法概括提炼了园林意境。
写秋轩台地院西侧,是另一段极为精彩的假山(图08)。游人经此走下台地,写秋轩则在山石林木的交相掩映中渐行渐远。谷道末端接一园路,经写秋轩台地院前下方,向东直达瞰碧台、圆朗斋,其间另分一条园路通向山下。
03.
写秋轩园林掇山的门道
写秋轩利用掇山代替“一刀切”式的挡土墙究竟是怎样修建的?又具体好在哪里?不妨展开分析。为便于阐述,这里将其分为西面假山(A、B、C三小段)与北面假山(D、E、F、G四小段)两个片区(图09)。
▲ 图09 写秋轩假山、地形竖向图
3.1意在手先,随曲合方
《读画纪闻》论及山水画有云:“山水章法如作文之开合,先从大处定局,开合分明,……若从碎处积成大山,必至失势。”[5]人工掇山虽是利用料石集零为整,但道理相通,设计师也当从原有山体、建筑与掇山三者关系的大局入手。
今园中核心建筑写秋轩虽占据全园制高点,但其平面位置并未与左右两亭取齐。从光绪年间重建写秋轩的两幅“样式雷”图之比较中,可见当时设计师曾对这一布局有过思考,但最终放弃了改建方案[6](图10-11)。综观全园地势,当初首建之时如若主殿与两亭取齐,写秋轩后地势则明显低于其西侧观生意亭后。但若将主殿北移,其后地坪依山势必然抬升,从而高于两亭之后,并因两翼高度不同而出现“左急右缓”的动势,使得峦头朝向万寿山主峰奔趋。再看圆朗斋,同样采用平面上的错位布局,反向南移。一则可借山势降其高程,从而减弱它在立面上对上层台地建筑群的干扰;二来也为北面假山竖向设计提供基底的高差变化。同时,其平面布局也得以曲折宛转,并结合西面假山在全园范围对建筑、层台构成环护。西面假山则作为挡墙在总体格局之下满足西向交通进而细化(图12-13)。另值得注意的是,假山最高点据地形本应位于西北角,但因写秋轩北移而恰好转位其后,这样主殿后倚主峰顺理成章。由此,园林得以从容地以假山为纽带,随山体之“曲”合建筑之“方”③。恰如乾隆《塔山四面记》所云:“室之有高下,犹山之有曲折,……山无曲折不致灵。然室不能自为高下,故因山以构室者,其趣恒佳。”[7]写秋轩实例不但印证此理,同时逆向告诉我们,园林设计遵循这一规律也可能动地、在条件不佳的山地去顺应山势而又创造更为理想的自然环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不可不说是前人的一种杰出智慧。
▲图10 光绪重建颐和园时期的写秋轩重建方案
▲图11 光绪重建颐和园时期被放弃的写秋轩改建方案
▲图12 写秋轩假山总体布局(由西南视之)
▲图13 写秋轩假山总体布局(由东南视之)
3.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自然山石由于风化、溶蚀等作用往往是化整为零[8]。写秋轩假山师法自然,依地形变化自然错落,剖立面上它会分层,平面上也要分岗(图9)。由此剔除了人工垂直挡墙呆板、平滞之弊[9],从而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境界。
3.2.1西面假山
西面假山被分成三座山岗,高矮各异却平正大方、浑厚雄沉,与宫苑性质极其吻合(图14-18)。三岗之间形成三叉谷道,除供通行也可排水。置身谷地不难发觉A岗最低,并随地势高下又细分为7座面积、形状不同的小岗,而最高者居主体中部偏北,朝主山C岗南侧靠拢。较A岗稍高者为B岗,其为一峰一台、上呼下应,并以多层石带相连,下部石台承接外围园路,与A岗前端一高一矮、呈顾盼之形,其间夹嵌山石台阶一段尤为经典。同时,B岗石台下部西、南两侧另有更矮的山石绵延伸展,使得整座山岗犹如从地下钻出一般跃然而现。最后,至高的C岗之上顽岩压顶悬挑于空,虽高仅3m却有如壁立千仞。沿其西侧石阶旋转而上恍然发现,C岗之后山体脉络相连层岗蜿蜒。不过,由此转身南俯,则可将A、B二岗各峦、台、谷、壑尽收眼底。反之置身三岗之下,无论南北各端均可捕获异样的深远感。《林泉高致》有论:“盖画山,高者、下者、大者、小者,盎睟向背,颠顶朝揖,其体浑然相应,则山之美意足矣。”[10]写秋轩西面假山正是该论在三维层面实践的精华。这种“三岗鼎立主客分明、谷道攀行岗中有岗、岗后藏脉深不可测”的掇山理法不仅捕捉了自然美的内在规律,同时使得空间体验最大化。
▲图17 西面假山B岗
▲图18 西面假山C岗
再看前述山石台阶,极近自然之能事。它利用本山石材为斜方状条石的天然特点避免规则形态,处理为山石踏跺。它每一步都不一样高,有大有小、有的高两级有的高一级、一级半,甚至同层也都宽窄各异、却能搭配自然。看起来虽带一点险意,但行走起来却很安全。另外石阶走向设计亦颇为讲究,恰如《园冶》所谓“路类张孩戏之猫”,生动概括了这一理法要点。如果说学习书法必临碑帖,那么写秋轩山石踏跺当为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中石台阶的楷模(图15,19)。
3.2.2 北面假山
北面假山主要采用分层手段。其上乘之作当为北面假山E段,F段次之,其余两段除配合整体得当外局部则有所不足。
E段为现存假山最高部分(主峰),遗憾在其留给写秋轩后庭的空间并不充裕,但毕竟立地条件有限。即便如此,前人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宛自天开的山林体验。首先,设计者从剖立面上将该段假山分为上下两层(图07)。竖向上每层高差约3m;水平向上首层与顶层最高点(均大致与写秋轩中轴线对齐)距写秋轩后檐廊中部分别约为3m与6m,距首层山脚线分别约为1.2m与4.2m。以身高1.78m为例,当人站立于后檐廊中部,欣赏假山首层与顶层的视高与视距比分别为1:2.3与1:1.4;当人站立于山脚线附近,以上两比例分别为1:0.8与1:0.9。意即人站在这个区间,假山首层不会遮没顶层,假山层次与空间形态得以最佳展现。倘若上前一步,随着屋檐与假山顶层沿线所夹天际愈加开阔,天际映衬下的乔木枝冠与山石组合将会更加优雅、绮丽(图20)。不单如此,设计者还对每层假山作了进一步精妙处理而使其细节更臻完善。从平面而论,两层假山之山脚与山顶沿线并非大致平行的直线,而是据东侧地势低下,有意将顶层假山东侧北移,从而形成一片自西向东渐宽的条带形小台地。同时由于首层假山东侧利用山石斜面砌筑,做了更加明显的北移,因而上述小台地与中部石台(即首层中央最高处)似断又连,其间所夹者则呈小层台状假山沟谷。这些处理不仅增大了写秋轩后庭空间,并适当降低了首层假山的高度,进而丰富了假山的层次(图20-22)。从立面而论,该段假山从东到西也有变化。东部末端紧邻斜壁外伸大小三四层石台(图23),高低错落延向东南。因其位于写秋轩东北角转弯处,游人经此每必俯临。它除起到巩固假山基础外其状亦颇为精彩。其第二层台边沿增设立石,则起到疏散雨水减缓径流之用,同时山势为之一转而势开,折向北面假山F段。回头再看E段假山西侧。由于山体逼近、山势陡升,所以这里假山设计较高,并在D段假山的配合下,起到了加固挡土的作用。其中西段末尾岩壁耸立,顶部呈悬岩状外挑,又恰值D、E两段交汇处山谷道地势陡降,更加剧了这一危岩耸立的高下对比(图24)。而整个E段西端虽竖向上两大分层并不明显,但其中仍划分出许多小层台,可谓陡中见缓。这样E段东西两侧形态因地制宜,满足结构等需要而又产生了艺术的变化。
▲图20 自西向东仰望北面假山E段层岩天际
▲图21 北面假山E段中部偏东侧两层北凹
▲图22 自东望西见 北面假山E段分为两层,形成条带状小台地
▲图23 北面假山E段东端层台叠落
▲图24 北面假山E段西端悬岩陡壁
04.
结语
注释:
①引自笔者2015年1月7日请教孟兆祯院士访谈录。
②俛,音“俯”,通“俯视”之“俯”。
③是为《园冶》所讲“随曲合方”园林理法的又一具体体现。
④图片来源:图01-03根据参考文献[3]改绘;图10、11引自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排架号344-0703、348-1171;图19、20由孟兆祯院士拍摄;其余均为作者拍摄或绘制。
⑤本文原载于《风景园林》2015年第5期,转载时略有改动。原文引用格式:张冬冬,谢明洋.颐和园写秋轩造园艺术初探[J].风景园林,2015,(5):93-99.
图文编辑:颐和园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