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盆景的“意境”和鉴赏标准
人在盆景的制作和鉴赏标准中引入了“自终单”(生境)、“艺术美”(画境)、“意境美”几个概念,这未尝不可。但有的同志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意境美”是盆景鉴赏最重要的标准。对这种观点,本人不甚赞同。
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名家的所谓具有“意境”的盆景,其中树木盆景的所谓“意境”,说穿了只不过以题名取胜而已。如《骄杨颂》、《高洁图》、《劫后余生》等等,从盆景本身说,都是不错的作品,如要说其具有什么“意境”,却又大谬不然了。贺淦荪先生的黄杨盆景,如不题名《骄杨颂》,谁能联想到毛主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名句呢?又怎能起到“缅怀先烈”的作用呢?其雀梅盆景,如不题名《高洁图》,且加以解释说明,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作片的雀梅也不象松树,钟乳石座与垂悬之冰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更联系不上陈毅同志“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名句了。《劫后余生》也是如此。这不是以题名取胜么?
山水盆景、树石盆景是不是容易体现所谓的“意境”呢?看起来是如此,其实不然。艺术是不分地区、民族甚至国界的。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能得到大家的公认,诸如维纳斯塑像,蒙塞尼娜油画一样。而一些盆景的“意境”却不其然。例如《风在吼》,那强烈的动势,那苍劲的树干,那独具巨心的树枝造型·,确实是一件不可多见的铭品,题名《风在吼》也恰如其分。但要说能使人联想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雄伟气势,却又言过其实了。一个外国人或一个不知《黄河大合唱》的中国人能产生这种联想吗?如让一个生境贫寒,又读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看了,可能会产生“吹我屋上三重茅”的担忧呢!这不是一件作品,一样命名,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意境了么?再说,如果把《风在吼》中的主件换一下,换成几棵定向整形的嫩枝或随风歪倒的小草,即使命名《风在吼》,也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可见这个作品的得奖乃至得到大家的公认,其原因不是所谓的“意境”,而是具有自然美、艺术美、苍劲入画的树桩在起作用。
盆景的制作和鉴赏则首重自然美和艺术美。在此基础上,如同时具有深远的“意境”,这当然是一件雅事,但这种“意境”绝不是以题名取胜的“意境”,也不是只有作者自己或少数几个人能够理解的“意境”。如果动不动谈什么“意境”,甚至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可能会使中国盆景成为少数骚人墨客排遣闲情的玩物,而难为广大百姓所接受和欣赏,可能会出现一大批栽几根信手拈来的小草,摆几块随处可见的石头,题一个诗情横溢的名称的“意境盆景”及“意境盆景艺术家”,那时中国盆景还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以上是我的肤浅看法,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懂盆景艺术,也许有人会骂我胡言乱语,但伍宜孙先生、梁悦美女士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孔泰初、周瘦鹃也从未提过什么“意境是盆景的生命”之类的观点,难道他们都不懂盆景艺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