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台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吸金20大法!

台湾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且富有文化特色,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国内的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开发商也都纷纷到台湾考察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业、生态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

从政府到开发商,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以下是借鉴台湾的20条经验:

· 1、融入感情,彰显个性

台湾休闲农庄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建设休闲农庄的初衷,有的甚至是为了圆儿时的一个梦想,他们不追求短时间的暴利,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不断融于自己的创意,将农庄比作自己的艺术作品,客人可以明显感受庄主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追求。

· 2、定位准确,主题鲜明

台湾休闲农庄主题鲜明、个性突出,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香草、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体验,创新不断,使游客始终充满新奇感。

比如位于桃园观音乡的“青林农场”,一年四季都栽种着向日葵,且免费开放参观,还有专门种植食虫植物的“波的农场”,种有猪笼草、捕蝇草、毛毯苔、瓶子草等。

很多农庄一看名字,就知道农庄的特色,如以香草为主的“薰之园”,以奶牛为主的“飞牛牧场”,以兰花为主的“宾朗蝴蝶兰观光农园”,“花开了农场”则栽植了大量珍贵的树林与奇花异草。

· 3、持续创新,创意缤纷

例如头城农场的传统项目叶拓T恤,不断有新的图案推出,时常有新意,固定的客源可以不断反复前来消费。

金勇DIY农场每年都会增加新的番茄品种,将来自各国的西红柿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国西红柿礼盒”,让游客在一个礼盒中就可以品尝到来自各国、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多种口味的西红柿。

桃米村在地震废墟上建了一个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 4、深度体验,其乐融融

休闲农庒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

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 5、寓教于农,广受欢迎

休闲农庄不仅是休闲娱乐,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庒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假的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

如“台一生态教育农园”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依序参观。

· 6、就地取材,点石成金

台湾休闲农庄特别擅于发现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资源,如草织、藤编、雕刻、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通过新奇创意,包装打造出特色品牌。

如地震灾区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全岛有143种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

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很快使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变成一个昆虫生态文化体验休闲区。

· 7、以农为本,高瞻远瞩

台湾大的休闲农庄大多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们对产品的潜在经济收益和市场销路掌握得非常清楚。

农户在农会的帮助和指导下,自身也成为一名生产专家,经销专家和市场分析家。

他们注重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行情,善于捕捉国际市场的变化信息,不断建立和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关系,如清波兰园栽培的蝴蝶兰花,原种母体从日本进口,借助农会的技术传授,采用母体克隆技术和传统授粉技术,培育繁殖出优良的新种苗,栽培的花苗密切与国际市场紧扣,通过与日本和美国的客商提前两年订货。

· 8、精深加工,效益倍增

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

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护肤品等一应俱全。

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知识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和最受欢迎的旅游商。

· 9、规划先行,管理到位

台湾的政府部门直接参与规划和辅导,由农政部门负责对休闲农业的管理和咨询,提供补助经费和贷款,而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各种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形成了一整套申报审批制度,从省一级到市、县、区、乡镇以至小到一个农场、农户,大都有一近、中、远期的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市场定位、开发原则、项目设置、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使休闲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有力地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每个休闲农场的建设都是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所有房子建造以及住宿都各具农村建筑的风格特色,并尽量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温泉、草场、溪流、大海、岩石、古树等等。

在区域规划方面,台湾现行休闲农业己脱离早期“点”的经营方式,而是“点、线、面”串联营销,这样就便于旅行社包装不同的旅游线路,进行分类营销。

· 10、布局合理,农旅互动

台湾休闲农场布局合理,大多数都分布在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景点都能与旅游结合起来,这就有了客源的保证。

板块化、区域化整合,已经有了相当的成效。

例如苗栗县南庄乡休闲民宿区,拥有近80家乡村民宿,依托这些民宿,乡里将具有百年历史的桂花小巷开发成特色旅游街,带动了客家特色餐饮、特色风味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游客来到这里之后,在体验不同的农家风貌的同时能够比较全方位地感受具有当地特色的客家文化。

宜兰县也形成了梗坊休闲农业区、北关休闲农业区等区域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区域特色;区域内部各个休闲农业经营单位,在资源、客源市场形成了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休闲农业必须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形成景观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才能由点成线、成片,为城市旅游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 11、配套齐全,服务周到

台湾的休闲农业各景点的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不仅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完善,就是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安全完善,讲究方便,所到之处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而且大都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多数休闲农场设有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览业务,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与特色烹调,让游客尝鲜。

· 12、学界支持,产研结合

台湾很多专家学者都十分关心休闲农业发展,他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潜心研究和丰富休闲农业的理论,从休闲农业的意义、功能、形式到规划,从组织、人力、教育解说到行销策略和成本分析,从文化、社会、理念到环境设计,等等,研究得十分细腻。

特别是在台湾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休闲农业课程,开展休闲农业教学研究,建立起一整套休闲农业的理论。

专家、学者通过承担大量的规划、咨询、调查、评鉴工作,为政府管理者、企业经营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并和企业经营者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做到了理论研究不空泛,实践发展不盲目。

· 13、社团务实,中介发达

发育较为成熟的民间组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无论是从台湾还是大陆的发展经验来看,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初期,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促进和引导,但是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最终产业的进步要靠行业组织和良好的服务体系作为保障。

服务体系包括营销体系、培训体系、行业自律体系等,关键是发挥农会、农业推广学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型。

如台北市农会成立辅导小组,按照“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计划”,研究台北市20家市民农园转为休闲农场的可能性。

台湾省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协会和台北市农会联合开展农业休闲旅游,还与全省100多家休闲农场结盟,推销优惠休闲游。

经营休闲农业者也成立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也就是说,在区域内部,要通过行业协会、旅游公司、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引导当地休闲农业经营者按照“自愿、联合、规范、自律”的原则联合起来,对内统一服务标准,完善竞争机制,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对外统一媒体宣传,并划拨专项经费制作光碟、休闲农业旅游指南以及举办休闲农业推介活动。

· 14、网络营销,强势推广

除了宣传手册、广告路牌、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以外,休闲农业要加强网络营销,运用科技整合资讯,通过网页、搜索引擎以及运用3G手机服务等对休闲农业区域的地图、路线等进行迅捷的引导。

网络平台在台湾休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台湾民宿协会的“U-FUN民宿达人网”的统计,80%的客人通过网络预订。

· 15、多元发展,稳步提升

台湾观光休闲农场各具特色,有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昆虫馆、休闲娱乐农场等,能提供采果、露营、烤肉、垂钓等休闲活动,并走向多元化和经常性经营。

他们特别注意海边发挥海的优势,农田突出花果飘香,大山尽显森林韵味,让你去过一次就会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主题特色的基础上向内容更丰富的层次发展,规模场地也不断扩大。

在发展方向上,无论是发展类型、运行机制、组织形式还是投资渠道,都迈向多元化。

例如,台湾农政单位通过鼓励“青年返乡”,使一大批接受过良好专业教育的青年人回到农村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开发,使整个产业的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产品也出现了多元化,避免了产品在低层次上的雷同化。

· 16、特产做强,节会做精

将特产和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休闲渔业发展,如屏东县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春游。

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

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食品,他们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

· 17、更新理念,与时俱进

台湾休闲农业在主推“体验经济”之后,还出现了“分享经济”的理念,即休闲农业经营者与游客分享乡村生活,变“顾客是上帝”为“与客人首先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倡导“拥有不如享有”的消费理念。

特别是头城休闲农场的创办人卓陈明女士将现代农业的功能从“三生”(生产、生态、生活)拓展为“四生”,即增加了“生命的体验”。

台湾休闲农业泰斗陈昭郎教授则强调,休闲农业一定要有体验活动,从亲身观察、参与、体验过程,认识生物生长现象,感受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分享生命的喜悦。

· 18、示范带动,强农富民

当初面对“入世”挑战,台湾农业加速向“精致化的有机农业”、“科技化的生物农业”、“具高附加值的食品加工品牌农业”及“具特色体验之休闲农业”方向转型。

台湾休闲农场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通过浓缩的典型科技农业和农业传统知识的推广,一方面向游客展示农业独具魅力的一面,增强游人的农业意识,加深对农业的了解。

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试验示范与宣传推广,使休闲农业承担了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作用,促进了大农业的发展,也相应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

· 19、回报社会,共建和谐

台湾休闲农场不仅非常重视环境保护,营造宜居的乡村环境,还对农场周边的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活动非常关心,经常和社区联合举办联谊活动,如歌唱比赛、书法笔会、乡村趣味运动会、儿童风筝节等,且大都设有公益募捐箱,举办爱心传递活动和公益义卖活动。

可以说,公益理念已经成为台湾休闲农庒的重要文化,如“薰之园”休闲农园在扩大规模时,优先录取弱势青年,使失足青年以及身体上存在一些障碍的青年获得工作机会,他们还不定期邀请当地独居的老人到香草园免费体验游玩。

另外,员工内部也经常举行文娱活动、学习活动和外出参观游玩,在他们看来,唯有快乐健康的员工,才能带给游客幸福快乐的感受。

· 20、抱团出海,蹁跹起舞

不久前,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率领农场和民宿业者赴海外巡回推广,一口气赶场参加香港的台湾缤纷节、新加坡的NATAS春季旅展,以及马来西亚的MATA旅展,台湾休闲农业馆都是各地展场中的高人气展馆,数万份休闲农场导览折页供不应求。

新加坡与香港旅行社包装的台湾行程以农场假期为主力,马来西亚业也跟随新加坡脚步,以台湾休闲农业为重头戏,宜兰香格里拉农场、花莲兆丰农场、苗栗飞牛牧场、台南大坑休闲农场都是热门去处,行程由4至8天不等,费用也不是极高。

从旅客的型态来看,新加坡以团体旅客居多,香港则以个人旅客为主,新加坡人喜好香草、花卉与水果等主题农场,香港人则重视料理,普遍来说,两地旅客都热衷农场体验活动。

集趣,与自然为邻,为旅居而造,打造极致性价比拼装别墅。主体结构最快4小时完工,冬暖夏凉、防潮防霉、抗震抗风,全国预售9.9万,快速实现度假庄园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