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 两味药, 把中风病人“熏好”了! 中医小方, 令人拍案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药,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名医类案》、《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华药海》、《临床实用中药辞典》、《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在中医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传奇佳话。
我今天跟你说的,就是我早年在研习《名医类案》的时候,开篇读到的第一张验案、验方。它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隋唐时期,有一个名医,叫做许胤宗。
这个人啊,有一回,被请到皇室那里去了。
点击加载图片
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当时的一个“王太后”生病了。
啥病啊?就是中风。当时一看啊,患者嘴巴紧闭,张不开,说不出话,不省人事。
许胤宗一看,连忙诊脉。这就发现,患者脉象偏沉。
许胤宗心里头咯噔一下,觉得这事儿不好,患者比较危险。一旦救不过来,自己容易被粘包赖。
现在的状态是,患者脉象沉,说明正气极其虚弱,必须赶紧补益,固护正气。但是呢,患者又张不开嘴,喝不下药,这怎么补啊?
思来想去,许胤宗计上心来。它嘱咐,赶紧准备黄芪和防风两味药,多多地准备,然后放在一起,煎煮取药汤。药汤煎好以后,分装,然后放在患者床下。
没一会儿的功夫,好家伙,这屋里头就“满室如雾”了。显然,这是在用熏蒸之法,试图让药性,通过患者的鼻子,进入体内。
这样做,能行吗?医案记载:“其夕便得语”。就是说,到了傍晚时分,患者醒过来了,能说话了。
对这张医案,《名医类案》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此非智者神通之法不能回也”。
这里头,到底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也很简单。
你看,这个患者,脉象沉弱。这说明正气不足、气血虚衰。联系到她的年龄,都是当“王太后”的人了,想必也是不小了。因此,正虚,该是此人的根本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偏偏,在此之上,患者中风了。这个风,分内风和外风。王太后中的是哪个风?我个人的理解,是内风。人家是王太后,能那么不小心,随意就着凉吗?另外,王太后身处权力中心,勾心斗角、用尽心机,势必容易导致气血逆乱。因此啊,这个风,不出意外,定然是内风。
好了,既然如此,就必须一方面扶正,一方面祛风解痉。这是当下最要紧的事儿。
许胤宗为了满足这个诉求,果断采用了两味药,就是黄芪、防风。
其中这个黄芪,我们都知道,它是入脾肺经的药,可以健脾益气,固护气血生化之本。它就是用来解决正虚的问题。防风呢,咱们都知道,它是辛温解表药,可以散风寒。其实,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入肝经,解痉。一般来说,肝风内动、风痰上扰导致的痉挛表现,包括牙关紧咬等,可以用防风来治疗。
所以说,黄芪配防风,一个扶正固本,一个祛风解痉,两者配合,基本就符合要求。所以在用下去以后,效果很好。从现在药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黄芪这味药有扩血管、降血压的功效(同时,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可以升血压)。这个就可能会给治疗带来帮助。因为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患者的问题,可能就相当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痉挛等等。
当然了,我敢说,这只是初战告捷。等后来,免不了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做进一步治疗。但就医案来说,确实是到此为止了。
两味药,“熏醒”了中风患者。《名医类案》里头的第一张案例,就令人叫绝。
由此,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能否用这个办法。
我个人的理解是,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点击加载图片
因为对中风患者而言,有一种类型,叫做“气血虚弱、经脉失养”。这是近贤冷方南老师,在其著作《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记述的。这个症候的人,平时往往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情疲倦、肢体乏力、手足发麻。这样的人,总之是年迈体虚。一旦情志不顺、思虑劳烦,就容易出现意外。《诸病源候论》管这个叫做“真气去,邪气独留”。我觉得,这样患者,在恢复期,利用黄芪配防风水煎的办法,哪怕是取药液泡脚呢,也会有一定的促进康复的作用。其中,黄芪可以益气扶正。防风可以驱邪解痉。中风后体弱脉沉细,肢体不灵的人,比较适合。而治疗此类患者的方药扶正祛邪汤,其实也是在利用这个思路。
总而言之吧,用黄芪配防风熏蒸来治疗中风,是比较值得考究的方法。我从古籍中将其挖出来,希望能给读者朋友带来一点启迪。
当然,我的见识粗鄙,未必说得准确。有不对的地方,希望读者朋友可以在留言区批评。
好,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