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专栏 | 闫素芳 :我和我的老师

【北方专栏】

主编:暖在北方  锦  烟花

策划:时光里的行者

图源:堆糖

文:闫素芳  / 图 :堆糖 *

一个好孩子的无趣,大概就是当回忆年少时,印象总是一片稀里糊涂,那些人和事儿都在混沌中,没有什么出格,也没有什么出彩,在混沌中,人影绰绰,事件都成碎片化,而在混沌中,有些人一直都在那里,带着少年时光的味道。

12岁那年,我以全乡总分第2附加题第1的成绩,穿着姐姐的旧衬衫,成为了磙子营初中二班的学生。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宋红伟,一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一个男青年,中等身材,不太爱笑,有点冷,但并不傲。一副苍白的面孔,单眼皮的眼睛,不大,也不算有神。印象中,夏天他永远是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冬天一直是一件咖色的短款毛呢外套,冷的时候,两边一叠抱着膀子。毋庸置疑,我遇到了一位教语文的好老师,虽然我天生对老师有种距离感和恐惧感。

我是典型的乖乖女,个子不高,长相清秀,学习名列前茅,带着学习好的骄傲和农村孩子的自卑,过着勤奋但不刻苦的初中生活。乡中的教学楼是一栋二层楼房,二班就在二楼最左边第二间教室,我的位置永远是第一排或第二排。早读的铃声清脆响亮,我喜欢在没人的走廊踏着铃声奔跑着冲进教室,而常年迎着一班班主任凝视的眼神,那个高高壮壮,带着高度近视眼镜,却喜欢站在一班后门监视班里早读的极其准时负责的老师,而宋老师则是早读过半才悄悄出现的人。早晨的广播体操同理,当我悄悄溜进学校,在一班班主任莫测的眼神中默默站在队尾,再做两节,宋老师就出现了。我们都是爱偷点小懒的普通人,从来不掉队,但是对生活也没有那么鸡血,呵呵,真是灵魂契合的师生。

教学楼后面一排低矮的平房,是老师们的宿舍区,教学楼中间楼洞转后左边第一间是宋老师的家。宋老师在小小的平房门口,开了一间小小的小卖铺,老师开小卖铺是需要勇气的,我觉得宋老师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那里常常是我的师娘在。师娘个子高挑而匀称,最特别的是她的眼睛,她的双眼皮是三层的,在我的眼里,宋师娘是整个学校最美的教师家属。暗地里,我认为,这么美的师娘一定是因为宋老师的职业才嫁给他的。多年之后,从同学口中得知,她说'闫素芳呀,我知道,那个眼睛大大的,像洋娃娃的女孩’,忽然好幸福,二十年老师桃李满天下,都不敢奢望老师还记得我,师娘只有几面之缘,竟还记得。

因为老师开小卖铺的缘故,偶尔也会去买东西。当然零食是买不起的,因为当时伙食都要节约着用,每周周三前都会吃家里带过去的干粮。主要的消费印象是:冬天的清凉油,擦在眼皮上,提神醒脑。当时,和同村的两个女孩住在校外她姑婆婆家,老人家的卧室有台黑白电视,晚上9点到12点连播四集《射雕英雄传》。好了,三个小丫头不顾两位老人已经睡觉,每晚晚自习后,飞跑回去准时追剧,乐此不疲,我不知道那两位小姐姐困不困,反正我大冬天都要厚着脸皮去老师的小卖铺买清凉油,才不至于上课睡着。有时赶上班主任在,心里惭愧地下定决心晚上不看了,可还是抵挡不住年少时候的英雄梦,以及神仙眷侣的诱惑。后来想想,老师也许会觉得我挑灯学习,才会熬夜发困吧,哈哈。

宋老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当时无论老师学生大家物质条件都不好,但是,宋老师的藏书和杂志很多,后来,还办了个人有偿借书处,我们班同学都可以免费借阅。当时与老师来往的有一个城里来的,据说是一个杂志社的编辑,高高瘦瘦,一条腿走路有点跛,样子有点邋遢,但毫不影响他的文艺范的高大形象。宋老师,曾组织班级同学,一起写文章,一起投稿,后来我的一篇作文还发表在《中学生作文周刊》上,这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磙子营是一个乡办中学,学生都是村里的孩子考上来的,住校,一周回家一次。周五的下午,回家前的最后一节是作文课。我不知道别人的作文课讲什么。我们最后一节作文课,宋老师会给我们朗读他选出来的各种好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余华的《活着》。当年的农村,没有课外书籍,没有课外阅读要求,我们不知道余华,也不知道《活着》是否有名。只知道这部中篇小说赚足了我的眼泪,我为书中每个人物的命运唏嘘难过,为悲苦的人生怅惘。老师每周读一节,就像说书先生一样。就这样,在压抑和渴望中,听完《活着》,说不清这部书对我有什么重大影响,只是模糊觉得我的世界打开了,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人生,或好或坏。致使多年后,看葛优巩俐的电影版《活着》,总觉得不够味,没有当年从老师嘴里缓缓地朗读得到的韵味。悲苦、凝重、随机,却无奈的人生。

我学习好,但并不是学霸,除了考入初中时考得不错外,其他时间都是在班级5名左右徘徊。初三要考高中还是中专,是一个重大选择。当时很多学习好的女孩都报考中专,我的父亲,罕见的三年来第一次到学校找宋老师请教报考的事情,宋老师也按当时的主流潮流推荐,建议我报考中专:当然女孩嘛,包工作,早点上班减轻家庭负担。而好的普高有两所,鲁山一高和鲁山二高,按当时的升学率,一般班级前三名报考一高比较保险,而我拒绝了父亲、老师报考中专的建议,也排除了教导主任为了升学率报考二高的一再谈话,决意报考一高。被带着去一高中考时看到一窝蜂奔向食堂的学生的背影说“一高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带着一点少年狂,走进了鲁山一高的校门。当然,后来发现,一高的学生不止如此,而我更加普通的高中生活就此开始。

多年以后,在一次同学组织的饭局上,见到了我最熟悉和敬爱的两位初中老师,其中一位就是宋老师,现在已经调到县城教书,被评为了特级教师。朋友圈看到宋老师去青岛旅游敞开胸襟喝酒的照片,我很释然,这就是我的宋老师了!,随和随性,追求但不激烈执着!我也是一样的人!

2021.03.12

(0)

相关推荐

  • 到班主任家做客系列之四:我将反客为主

    这是孩子们的体验式作文.没有矫揉造作,全是真感情流露,真感悟表达. 作者:郑怡文 深冬渐入,偶有的暖阳晒得人心暖暖,仿佛春日和煦浅阳从未远离,引得我掀开记忆的帘子,探寻那令我难忘的往事. 初二上学期开 ...

  • 【金小说】高金枝丨初 恋

    心灵 文字 生活 作者简介 高金枝,河北省枣强县人,中专学历,以打零工为生,喜欢文字,常用文字编织五彩斑斓的梦. 文学天地 初恋 高金枝 上世纪九十年代. 马腾飞和谢燕在中专读书时是同班同学. 马腾飞 ...

  • 【视频】访师记(上)

    前天是个好日子!老婆大扫除,让我的宝贝(太极拳拜师<荣誉证书>)重见天日.我以前找过好多次,没找到,以为丢失了.看到它,突然,我想念起老师.不觉泪眼模糊,思绪难平.我已经好久没有探望老师了 ...

  • 【往事悠悠】闫国胜‖中小学的记忆

    作者简介 闫国胜,男,于1964年9月13日出生于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一农民家庭,1980年考入巴盟农机校,1983年毕业分配到临河新华镇政府工作,1988年12月调临河区委宣传部,后又先后在临河住建局. ...

  • 【中师生-专栏】王前林:1989年,我考上了新津师范学校!

    三十年前的今天 1989年8月30日,我终生难忘.那一天,是我这个农家子弟第一次出远门,来到新津师范报到上学的日子.上学的曲折经历,让人心酸不已. 其实,我原本不该读师范的,是命运让我不得不去读了师范 ...

  • 为什么要选择素芳康氏小儿中药敷贴

    优势之一:中药穴位贴敷给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不用激素,无耐药性. 优势之二:不必打针.无需吃药,婴幼儿无痛苦.无创伤,绿色安全. 优势之三:中药治疗,因人.因症,辨证施治,用药准确. 优势之四:经穴位 ...

  • 【渡过 · 医生专栏】董芳:青少年双相的鉴别和治疗

    董芳/文    张进/图  01  兴奋易怒一定是双相吗?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是一种情绪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科疾病.这个词的英文原文是"bipolar "."po ...

  • 【诗词专辑】林素芳|拾花集诗选

    [诗人简介] 林素芳,网名半夏,另一常用网名为"半夏深情难画",70后,生于海滨邹鲁.学医.非诗人. [拾花集诗选] 中秋即兴 中庭月初上,光带木樨香. 千里分遥念,共此一夜凉. ...

  • 专栏|张芳芳:风居住过的城市,我来过

    风居住过的城市,我来过 作者:张芳芳(甘肃) 起风了 行人们纷纷裹紧衣服 被风吹过的地方,落满了桃花花瓣 小草探出脑袋瓜子在翘首以盼 她手提着满是诱人的事物 在大步大步向前走去 就好像这场风,与她毫无 ...

  • 专栏|张芳芳:拾荒者 · 诗一首

    拾 荒 者 作者:张芳芳(甘肃) 岁月浇灌了身心 你游走在巷尾 是寻找.在呼唤.在挣扎 还是说在救赎自己 黑夜袭击了万物生灵 落荒者却有幸逃离 是幸运,还是不幸 似乎在这一刻,已不是很重要 向前.向前 ...

  • 专栏|张芳芳:乌鲁木齐的春

    < 乌鲁木齐的春 > 作者丨张芳芳(甘肃) 听说,这里没有春的足迹 又听说,冬夏成了季节交替的阶梯 四月,柳树枝头没有冒出嫩芽 教学楼前,那颗杏树依然沉睡 花园里,铺撒着点点未融雪花 我在 ...

  • 『我醉乡土』第62期||王素芳丨终于为父亲圆了八路梦

    终于为父亲圆了八路梦 当我把材料一一放到父亲面前时,他那张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颤抖的双手捧起这些材料,喃喃地说:"七年了,我的梦终于圆了,今生无憾了!丫头呀,辛苦你了!&quo ...

  • 王素芳:《静美如秋》

     凡本刊发表的文章阅读量满1000,评论10条即有15元稿费,阅读量满2000,评论20条即有30元稿费,领取方式,直接截图发总编即可领取.以上以初发时间6天内为准. [静美如秋] 我站在秋的路口,人 ...

  • 中秋诗会作品展:王素芳--《中秋佳节忆往事》散文

    本活动赞助单位 | 茗润天下茶社 联办单位 北京遇上诗和远方文化公司 (群主诗群) 中秋佳节忆往事 王素芳 说起中秋,总会掀起童年时代有关穷苦岁月的深深烙印,那种揉搓在节日中的渴望,欢乐,以及艰辛的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