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出家六根不净:一个举动温暖了母亲,一首诗感动了世人!
出家人六根不净:一个举动温暖了母亲,一首诗感动了世人!
出家人的情感
在人们的印象中,出家人都是六根清净、不问世事的寡情之辈,其实,这是对出家人的一种误解。说穿了,出家人(僧人)也是人,当然也会有人的情感,只是为戒律清规所限,不能尽情释放情怀罢了。身体发肤,得自于父母,对于父母的恩情,无论个人身份有何种变化,是不会忘却,也不能忘却的。
宋末元初就有这样一位出家人,虽然父亲病逝,母亲一人独守寒舍,做儿子的却不能床前尽孝,内心受尽了煎熬。宋末元初是个动荡的年代,出家做和尚也是庙无余粮,为了接济母亲,他不惜当掉袈裟,给母亲换来糊口的米面。
思母成诗
可是,母亲最终还是撒手西归,空留无限思念折磨生者。辗转反侧之际,他写下了一首《思母》诗,其诗云: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这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全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稍微需要解释的是首句的“霜殒芦花”,因为他引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少时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将芦花塞入布中,给子骞穿。而以棉花制袄,给自己亲生儿子穿。子骞父得知,欲休之。子骞跪求留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乃止。后母悔,遂待诸子如一。这个故事不仅被收进“二十四孝”,还被后人改编为戏剧《鞭打芦花》,因而得以广泛流传, “芦花”也因之被后世文人赋予了新的内涵——代指母爱。
这首诗采用的倒叙的方式来表达思母之情:母爱一直未能忘却的诗人,回忆起去年五月黄梅时节, 家中粮断,然而自己是出家之人,身无长物,最后只好典当了袈裟,籴米回家奉养白发老母。
可是,如今母亲已逝,“白头无复倚柴扉”,白发苍苍的老母再也不会倚门盼望送米归家的儿子了。此景此情,每每读来,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悲从中来。
六根难净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末元初的僧人与恭(一作允恭),字行己,浙江上虞人,成年后在浙江余姚九功寺出家为僧,号懒禅,生卒年及俗姓均已失考,大约公元1294年前后在世。与恭出家之后未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才有感而作《思母》。
与恭并不是普通和尚,而是个颇有才华的文化僧人,诗写得很好,诗风淳朴清雅,秀曼自然,抒写性情,很有感人之处,诗名显于一时。可惜,诗作大多不存,上述《思母》诗,因被收入《灵隐寺志》才得以流传。
母爱不可辜负
母爱是不可忘却的,也是文学史上千古不衰的创作主题,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了表现母爱的诗,比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人在夏日感受到温暖的南风的吹拂,看到枣树在吹拂中发芽生长,联想到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
另外,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因为此诗,“凯风”具有了人子思母孝亲的特定含义。所以,这世间的爱有无数种,唯有母爱,不可辜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