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新能源产业链格局要变了
动力电池产业链高增长是今年确定性很强的事情,基本也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是不是所有产业链的企业能够量价齐升是有区别的。
之前文章写过(好看!这只高瓴持有的超跌龙头股!),上游原材料商锂盐和钴盐是确定涨价的,中游生产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如果也能价格传导,利润就不会被压缩。
下游的电池厂如果能够把中游生产商涨价传导到整车、电动车、消费电子等意味着利润不会被压缩,如果不能传导意味着利润就会降低。
最后一部就是终端企业和消费者的博弈,能不能涨价,把成本传递给消费者。
负极龙头璞泰来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0年公司负极材料出货6.30万吨,同比+37.6%,实现收入36.3亿元,同比+18.8%,毛利率31.1%,同比+4.2pcts,主要系受益负极材料原材料针状焦价格下行、公司在碳化、石墨化环节的自供比例持续提升以及高价针状焦原材料库存的逐渐消耗所致。2020年公司负极单价为5.8万元/吨,同比-13.4%,主要系平均单价较低的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业务占比大幅提升所致。——收入增加,价格其实没有涨价事实上是降价了,业务占比提升收入才增加,后面针状焦价格降低了,毛利率才回升了。
正极龙头当升科技目前没看到业绩预告,不出意外也是超预期的,前驱体龙头格林美看最近业绩预告涨价成功,预告 2021Q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42-2.96 亿元(+120%~+170%),迎接开门红。2021Q1 公司继续延续 Q4 产销两旺态势,我们测算公司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出货约 1.9/0.46 万吨(+297%/+21%),业绩开始释放。
隔膜龙头恩捷股份,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公司20年全年业绩11.1亿元,同比增长31%,略好于预期。公司20年营收42.83亿元,同比增长35.56%,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30.65%,略好于预期,预计上海恩捷可完成当年8.5亿业绩对赌。其中Q4公司营收达17.02亿元,同环比+61.57%/+49.18%,归母净利润达4.67亿元,同环比+114.08%/+44.93%,净利率达27.43%,同环比+4.6pct/-1.2pct。——看毛利率的话,涨价是传导到下游了。
电解液天赐材料,六氟价格2020年下半年开始触底反弹,驱动电解液价格上行,公司多环节都将受益行业上行周期。预计供给偏紧局面起码维持到2022年上半年,后续价格有望在15到20万元高位震荡。目前没看到业绩预告,从六氟价格来看,业绩大概率是超预期的,今天还是阴跌状态,发布业绩预告应该会强势拉升一波。
絮絮叨叨说了动力电池产业链格局,是想让各位萝卜粉复习和更新下其现状,今天萝卜君要更新下当升科技逻辑。
高镍是未来的趋势,宁德时代也是高镍的使用者。中低镍三元电池目前发展环境很差,中低端轿、小型suv、高端车都有自己理由选择不用,只有中端的中大型suv使用。基本上把预期杀没了。当升科技正好能受益高镍趋势。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0 年,中国和欧洲两大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 137 万辆,同比增长 13.3%、150%,带动全球市场实现 324 万的销量,同比增长 50%左右。
预计 2021 年国内和全球销量达 210、473 万辆,2025 年达 751、1566 万辆,未来 5 年 CAGR 将达 38%/35%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同时续航里程焦虑带来的单车带电量逐步提升,预计全球单车带电量至 2025 年达到 64kwh/辆,带动装机量达到 1002.3GWh,预计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在 2021-2025 年将实现 45%的年化增速。
三元高镍是当前商业化的技术路线的优选,三元正极是 LiCoO2/LiNiO2/LiMnO2 的共熔物,具有层状结构,其中,元素 Ni 决定了电池的比容量、Mn 决定了成本和安全性、Co 决定了其循环性能;三元高镍是指 Ni 在三元材料中的摩尔含量≥80%的三元正极材料。’
三元高镍正极材料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续航能力强,600Km电动车都要使用高镍,另一个是成本,降低钴含量来控制成本,钴资源越来越匮乏是事实,其越贵高镍电池竞争力越强。
高镍技术路线可满足路线图 2.0 对电池比能量大于 200Wh/kg 的目标。依照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指引,到 2025 年,国内能量型电池的比能量要大于 200Wh/kg,就目前商业化技术路线而言,仅有高镍技术路线能满足此技术路线指引,未来将成为主流。
需求端:一线电池厂与主机厂均优先研发和使用高镍体系。出于解决里程焦虑,降低对钴资源的依赖,全球头部电池厂 LGC、SKI、SDI、CATL、松下等均把高镍体系作为未来的研发方向,占比有望逐步提高。终端主机厂 2021 年的上市新车型中也以高镍体系为主,包括了特斯拉、日产、奔驰、大众、奥迪等新老车企,未来新车型中高镍体系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预计2025 年三元高镍国内/全球的需求达到 33.0、83.6 万吨,在三元电池中的渗透率达到 62%、66%,未来 5 年的年化增速将达到 113%、90%。
当升科技具体分析
主营业务
国内锂电正极龙头,主要涉及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小型锂电和动力锂电正极材料。
从主要客户来看
公司主要配套三星、LG、SKI、比亚迪、孚能科技、卡耐新能源、蜂巢能源等国内外优质客户,2020 年前五 大客户出货量占比约为 70%,其中除比亚迪外均为海外客户,结构优于同行。
LGC、三星 SDI、SKI、 CATL、Panasonic 等全球一梯队电池厂,基本把高镍作为发展方向。
公司是 SKI 的正极主要供应商,预计公司目前占 SKI 一半以上份额。SKI 于 2020 年开 始量产 811 电池,预计 2021 年起逐步放量。
从产能来看
2020 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 9%,居国内第 4。2020 年预 计公司电池材料出货量为 2.4 万吨,分类型看,三元占比 87%,钴酸锂 13%;分应用市场看,动力电池占比 67%、小型产品为 28%,储能产品为 5%。20H1 受新冠病毒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锂 电材料收入 10.4 亿元,同比下降 19.1%。
2020 年公司在国内 NCM811 市场中出货量占比约为 4%,主要是由于公司的主要客户三元电池尚未大规模切换至高镍路线。
公司高镍产品技术领先,产能稳步扩张,下游大客户高镍产品预计今、明年将开始快速放量,将带动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占率有望迅速提升。
预计,2020 年公司 NCM811 出货占三元的比例不到 10%,2021 年有望提升至 20%以上,将大幅提升在国内高镍市场的占比。
截至 2020 年底公司有效产能约 4.4 万吨,其中高镍为 3.2 万吨,未来新增产能聚焦高镍,至 2022 年三元规划产能达 7.4 万吨。2022 年规划产能 5 万吨,远期规划 10 万吨产能。
从技术专利来看
公司拥有 6 项高镍相关专利,并在行业内拥有一定技术影响力。
公司于 2015 年率先在国内开发完成高镍材料,已迭代三代产品,技术参数领先。目前,公司第二代 NCM811 已经量产;单晶 NCM811 也已实现量产,其循环寿命延长,且有效解决了产气问题,大幅提高了高镍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单晶三元既对前驱体的粒径和分散度要求较高,同时对正极材料的工艺控制也有更高要求,目前国内仅少数龙头企业可制备中高镍单晶三元。
从管理团队来看
管理层多为矿冶研究总院背景,技术出身,多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董事长夏晓鸥先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总经理陈彦彬先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获“十二五”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
前 7 大三元正极材料供应商 2018-2020 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都在 10%左右,没有明显集中度,看来正极的竞争格局是要比较激烈的。与国内格局类似,全球三元正极材料格局也较为分散。前三大厂商为住友金属(12%)、LG 化学(8%)、优美科(8%)。
三元正极材料格局分散主要由于此前占主流的5系及以下技术壁垒较低,竞争也就比较激烈,用谁都是用。高镍的技术壁垒相对高,制造和工艺复杂度更高。
从成长性来看
高镍出货量将逐步提升,结构优化将提高单吨平均售价,8 系售价相对 5 系平均高约 5.94 万元/吨,增厚利润。
预计,公司 2020 年出货量中 10%左右为 8 系材料,2021 年 8 系订单居多,占比将逐步提升,预计达到 25%。
从财务角度
公司盈利能力稳定,2015-2020 年毛利率在 17%左右,毛利率和单吨毛利润行业领先。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毛利率 17.3%,其中钴酸锂毛利率 13.5%,多元材料毛利率 18.1%;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近年来维持在 50%以上水平。
公司期间费用率呈下行趋势,2018 年以来维持在 8%左右,管理水平优异。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行业中,逐步降低。
存货周转率在同行业中相对高,高镍路线后有望持续走高。
roe目前10%左右,有望逐步提升。
从缺点角度来看,受材料价格影响比较大,涨价不及时,毛利率承压。周期性属性凸显。下游出货量受阻,19年受到疫情影响,出货量不及预期。
《2家A股公司获上百家机构集中调研,所为何因?核心问题都一样!社保基金也现身》详情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