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新战略机器人全媒体记者 Clay
尽管,协作机器人近几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市场,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对一起工作的人类而言安全性高,协作机器人很容易就能适应新任务,这使之很适合用于辅助小批量生产中。
如今各类电子产品生产周期在不断缩减,这类机器人的引入也恰逢其时。事实上,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如何解决机器人与人近距离相处甚至协同工作的问题确实是下一个技术热点。
业内曾有人预测2016年将是人机协作机器人元年,人机协作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机器人,近两年广受热议。
市场的青睐
相对传统型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灵活轻便,生产效率高,对一起工作的人类而言安全性高。从设计之初,就考虑降低伤害风险,它是一种可以安全的与人类进行直接交互(Direct Interaction)/接触(Physical Contact)的机器人;它能搬起10千克以内的物品,而且机身能够缩小到可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尺寸;它们可帮忙完成重复性的任务,如拿放货品、包装、粘贴和焊接。
因此,从2014年出道开始,协作机器人势头就一路走高,受到大中小企业的青睐,如今已成为工业机器人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
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从去年的1.16亿美元增至115亿美元,这将大致等同于目前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规模。
背后的荆棘
新产业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质疑。协作机器人当然也不例外,来自市场,来自各方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要挑战就是人才缺乏,这体现在了产品研发的整个链条中,机器人是一个涉及很多专业的交叉学科,只在某些方面做得好,是无法做出好的机器人产品的。另外,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一直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协作机器人产品中更突出,因为协作机器人使用了很多传统机器人没有使用的零部件,例如直驱电机,模块化的编码器,关节力矩传感器,安全控制器等等。
此外,市场上对协作机器人的认可度还不够高,因无价格优势,工作效率也较低,所以普遍认为协作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存在可替代品。同时,尽管其配置快,但是目前各类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也比较有优势,在这个点上协作机器人并不能为行业带来新亮点。
对于一个产品来讲,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性能、品牌、价格这三个方面至少要有一个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否则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而协作机器人在当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竞品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和目标市场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迄今为止,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依然认为机器人自动化过于昂贵和复杂,因而从不去考虑应用的可能性。
诚然如此,但协作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协作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增长方向是比较清晰的,主要集中于物流仓储和医疗两个领域。例如仓储物流领域中的拣货环节,还有医疗康复机器人、义肢机器人,由于协作机器人比较安全,加上机械臂模仿人类手臂的灵活特性,非常适合用在这些场合。
代表性产品
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几款不错的机器人,如ABB推出的YuMi: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实现人机协作功能的双臂机器人;
库卡智能化移动协作机器人:LBR iiwa
安川协作机器人产品MH50
发那科应用在汽车产业与人协作搬运物料的协作机器人CR-35iA
RethinkRobotics公司智能协作机器人Sawyer
优傲协作机器人系列UR3、UR5和UR10
新松双臂协作机器人
科技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将逐渐取代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协作机器人也将会慢慢渗入各个工业领域,与人共同工作。但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协作机器人注定要走过一段风雨兼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