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正确地读懂《道德经》???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文化的创始人,后来又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文并发行最多的文化名著。

二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道德经》的人不知其数,注释讲解《道德经》的书籍,从战国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到现在网络上的种种研讨文章,也是浩如烟海,而人们对于《道德经》的理解更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其实,凡是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在整部《道德经》中,无非只讲了道和德这两个字,而且道是德的基础,德是由道引申出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说,老子的《道德经》就只讲了一个道字。

按理来说,既然老子的《道德经》只讲了一个道字,那我们只需要对这一个道字理解了,不就可以理解整部《道德经》了吗?怎么还会产生这么多不同的理解呢?

问题就在于,道虽然只有一个字,但人们对于道的理解却很不一样,正因为人们对于道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就造成了对《道德经》的理解也是各种各样。

至于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道以及《道德经》,都有哪些不同的理解?大家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道”、“老子”、“道德经”等词条,就可以找到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就不一一引述了。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正确地理解道的含义?这个问题,才是今天的我们所面对的关键问题。

要了解道到底是什么?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要看《道德经》的原文,要从老子自己对道的阐述中,去了解道以及《道德经》的含义。

如果有人说,《道德经》的原文都是古文,而自己的古文基础又不好,直接看《道德经》的原文怕看不懂,那又怎么办呢?是不是先看看别人的解释,然后再来看《道德经》的原文呢?

据了解,现在社会上持这种观念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要想真正学习道家文化,要想真正领悟到道家的智慧,最好不要先看别人的注释讲解,无论是那位名人名家的书或视频,都不要急着去看!

退一步说,即使要看名人名家注释讲解《道德经》的书或视频,也要等自己认真反复地通读过多遍《道德经》之后才看,而不要在自己连原文都还没有通读之前,就去看别人的注释讲解。

为什么在自己还没有对《道德经》进行过反复通读之前,不建议先去看别人对《道德经》的注释讲解呢?而且更不建议冲着人家是韩非子、南怀瑾、曾仕强、傅佩荣这样的名人名家,就去看他们的书或者视频呢?

因为,自韩非子《解老》、《喻老》以来,历代名人名家对《道德经》的注解注释可谓是汗牛充栋,而且各家之间的见解有很多是不一样的,互相矛盾之处也有不少。

这就说明,并不是名人名家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就像韩非子的解释,错的可不是一点点,万一被这些名人名家的错误观点误导了,那最吃亏的还是自己,对不对?

况且,如果要等到把每一家都看一遍,再来比较谁对谁错,那二千年来的这么多书,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完?现代的一般人,又哪有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来看这么多的书?

再说了,与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看别人的注释讲解,还不如自己直接看《道德经》的原文!

只有从《道德经》的原文中,才能领悟到道家文化的智慧!如果所看的《道德经》是错误的,那肯定也就难以领悟到道家文化的真谛了,这应该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识。

所以,要看《道德经》的原文,就不能只看传世的王弼本或河上公本的《道德经》,而必须要同时看西汉竹书本、马王堆帛书甲乙本、郭店楚简本的《道德经》。

因为传世的王弼、河上公等版本,在二千多年的传抄过程中,有不少误抄误通的地方,所以在传世的版本上,有多处的字句是错误的,读起来也是别扭的,如果只按照传世的版本来理解,就肯定会产生不少的误解了。

若能买到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贰》,那是最好不过,因为在这本书中,共有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甲本、乙本、西汉竹书本、王弼本、河上公本、严遵本、傅奕本这八个版本的全部内容,如果还能再加上一本由高明先生撰写、中华书局出版的《帛书老子校注》,那就完全足够了。

或者,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甲乙本、西汉竹书等资料,而且网上的文字和图片还可以放大了看,比看书还方便。

毕竟,越古老的版本越接近老子的原文,错误也就越少,而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最古老版本,就是上面说到的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西汉竹书本,只有同时把这几个版本互相校对着看,才能最接近老子的原文。

虽然在这些出土文献中,有很多文字古老得连专家都不认识,但为了学好道家文化,就必须得研读这些最古老的版本,即使是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也必须要硬着头皮来学习,这是没办法的事,既然要学习道家文化的智慧,就必须要下点苦功的。

可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一个费时又费力的笨办法!恰恰相反,这样的读书方法,才是最省时省力、又快速正确的读书方法。

因为,整部《道德经》不过五千字,整个道家文化,也就一部《道德经》,不比得一部《庄子》都有几万个字!更不比得佛经有三藏十二部之多!

对于一篇只有五千字的《道德经》,就算加上其他的几个版本,满打满算也不过二万多字,如果连这么一点内容,都不能咬紧牙关下点苦功攻读下来,也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学道之士了,还是趁早熄火算了。

其实,在以上几个版本的《道德经》中,真正难以理解和容易误解的字,总共不过三百多个,只要能够准备《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字典》这三本工具书,也就足够了。

或者,也可以全部采用网上在线查询,可以搜索百度百科,也可以搜索《说文解字注》在线查询,还可以搜索《康熙字典》在线查询。

虽然,对每一个较难理解和容易误解的字,都查一遍字典是很麻烦的,而且有一些出土文献上的字,在字典上还查不到,需要查阅其他权威专家的考证和解释,这样的读书方法既枯燥又繁琐,但这就是做功课,要想学会道家文化,这一点功课还是需要认真做的!

再说了,对三百多个字查一下字典资料,也不是很大的工作量,任何一个真心学道的人,都是可以抽时间来完成的。

只要能够把每一个字的意思都理解了,然后再把一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也就能理解整个章节及整篇《道德经》的意思了。

必须注意的是,在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古代汉语的要求来翻译,而不可以有半点的马虎和随便,像某些网友把《道德经》中“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的“强”,翻译为“暂且”,又把这句话翻译成“暂且称之为道”,这样的翻译和理解,可就太不符合古代汉语了!

也就是说,在用现代文翻译一句古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古代汉语的要求,绝对不可以偏离古代汉字的本来意思,绝对不可以自己想怎么理解就这么理解,比如前文把“强”理解为“暂且”,这是绝对没有依据的;也绝对不可以自己随意添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更不可以改动一个字,即使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要添加字,也必须严格按照古代汉语的要求来添加。

如果碰到一个字有多种意思,如“道”、“愚”这些字,本身就有好几种意思,而自己一下子又不知道究竟该用哪一种,那怎么办呢?

办法当然是有的!只不过这方法有点笨,就是把这个字的每一种意思,都放在句子中理解一遍,看看哪一种意思在整个句子中最为通顺连贯,就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字作何解释了,虽然这种方法笨了一点,要经过多次的尝试才能确定,但这个方法绝对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想想在科学实验中,要经过多少次、多少年的实验,才能有所成就,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敬重的“转世神农”袁隆平院士,他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但直到1995年才被选为院士,其后才多次获得大奖,而在这之前的二十多年中,还不是在默默无闻地埋头做着枯燥又繁琐的研究工作?

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袁隆平院士这种潜心钻研、不获成功决不放弃的精神!我们也更愿袁老一路走好,在天堂里多多休息。

我们现在学习《道德经》,跟袁老研究杂交水稻比起来,无疑省时省力多了,更何况《道德经》中有可能影响理解的关键字,才只有几十个,另外有很多的字虽然有点难,但还不至于影响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如传世版本中的“恬淡为上”,虽然“恬淡”这两个字在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中另有其字、另有其义,但这只是老子举例说明中的两个字,即使人们不理解这两个字,或者不知道老子举的这个例子,也不影响人们对原文意思的理解。

总的来说,只要愿意下点苦功,把郭店楚简、马王堆帛书、西汉竹书的《道德经》都能找来,再利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好好的花点时间,用上述的方法,把《道德经》研究一下,特别是把几十个疑难字考证研究一下,应该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读懂《道德经》了,读懂了《道德经》,也就领悟了道家文化的智慧了。

那么,如何才能证明自己已经领悟了道家文化的智慧呢?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可以衡量。

一,对于自己本专业的领域,就是能够明显体会到,自己比以前更加聪明了,能够理解以前难以理解的东西了,能够想出以前想不出的办法了,能够做好以前难以做好的事情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比以前更能干、更有能力了。

二,还可以用对古诗词的理解来衡量自己的智慧,因为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只要是上过学读过书的人,对于唐诗宋词等古诗词,都是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所以古诗词就相当于大家共同的专业领域。

在唐诗宋词这个大家共同的专业领域中,虽然大多数的唐诗宋词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能一看就懂,但也有不少较难的诗词,如李商隐的《锦瑟》、《圣女祠》、《碧城》等诗,就比较难以理解,而且连梁启超这样的近代著名学者,都自认难以理解这样的诗词。

如果自己能够领悟道家文化的智慧,非但能看懂自己以前看不懂的诗词,还能看懂别人所看不懂的诗词,甚至更能看懂连梁启超都看不懂的李商隐《圣女祠》等诗词。

大家只要看一下《梁启超也会看不懂李商隐的圣女祠?用了道家的智慧就能看懂》、《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到底是什么意思?连梁启超都看不懂》、《梁启超都看不懂的李商隐碧城诗,用了道家智慧就能通顺地看懂》等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些文章,有没有真正看懂李商隐的诗词了,也就可以衡量出有没有领悟到道家文化的智慧了。

老子,是如何领悟道的?我们,能不能也像老子一样的领悟道?

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也可以用在生活中,要学会并不难

读解中华古诗词之汤显祖《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揭秘《周易》为何同时具备卜筮和德义,实际中又该如何运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