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石碑上竟出现“汉语”,古埃及与中国文明有啥关系?
相信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对于“罗塞塔石碑”这个词语多多少少都有点印象,自从无意中看到科学频道播出的一道节目,我才知道,原来“罗塞塔石碑”居然是真实存在的。那么,这块神秘的石碑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这块神秘的石碑,它的材质不是黄金、也不是玛瑙,而是非常普通的花岗岩,它被人发现的地方叫做石塞塔,所以后来就被人们叫作“罗塞塔石碑”。1798年拿破仑带领他的远征军,从法国不远万里地来到埃及,目的是想通过征服埃及来控制印度,让当时的印度也成为法国殖民地的一分子,而当时的法国对古埃及的文明非常有兴趣,所以其随行军队中还有100多名考古家和科学家。而且拿破仑还命人在名叫开罗的地方设计了一家研究所。
隔年的某一天,一名叫布夏贺的上尉,在罗塞塔修建军事要塞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的石碑,这块石碑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罗塞塔石碑”了。恰巧,这位上尉碰巧懂点古希腊语,但是他也只能稍微看明白石碑上其中一种语言的一小部分,明显,石碑上面不止一种语言,所以他看见“罗塞塔石碑”的第一眼就猜测这是一块古物,于是他第一时间上报给上级。想不到的是,这一发现居然惊动了拿破仑,并且拿破仑还下令立马把石碑运送到开罗,让考古家和科学家研究,而且还复制了石碑上的文字,送给欧洲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历史学家以供研究。
这个石碑被发现之后,很多历史的爱好者,还有考古学家,对石碑上的内容及文字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开罗,就是想要破译石碑上的文字。经过学者夜以继日地研究解读,了解了石碑上的大致意思,是为了歌颂当时托勒密五世的登基一周年。其实石碑上面有文字的大意都是祭祀歌颂托勒密五世,但是,石碑上居然用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3种不同的文字来刻写了相同的话,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当时的学者凭着对古希腊语的熟悉,深深地相信,这一块“罗塞塔石碑”将是破解古埃及文字的唯一“钥匙”。但是令学者们想不到的是,破解还没开始就出现了分岐,学者们对于圣书体是表音还是表意一直拿捏不准。直到有一个人的出现,才最终破解了石碑上的秘密,这个人就是一个出生法国书商家庭的小伙子——让·富朗索瓦·商博良。
商博良对语言类很有天赋,掌握了拉丁语和希腊语,而且由于其成绩优异,学校还特批他可以学习阿拉伯语、叙利亚语和迦勒底语,这3种文字。他之前在参观古埃及文物的收藏过程中发现,原来古埃及的文字这么博大精深,当时他在心里默默立誓要弄明白古埃及的文字。他第一个提出“罗塞塔石碑”中的圣书体既是表音又是表意,发现它们跟中国甲骨文一样,因为表意只是知道大概是什么意思,所以又发明出了表音字符,这些音符呢也只是图形,一共有24个音,每个字符又组成新的字符,古埃及人还发明了部首的字符,就跟中国汉字中的偏旁部首一样。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甲骨文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也是最早的文字,因此商博良断定,这个石碑上的碑文也是一种象形文字,但是仅仅知道它是一种象形文字还是解读不出来其中的含义,于是他开始研究中国汉字,因为他知道中国汉字是一直都在被使用,他经过研究,把这些符号分类开,专门列出一张对照表,他根据自己编写的对照表将世俗体翻译成了象形文字。一起经历20多年的苦苦研究,他终于用古代的中国汉字,破解了这个石碑上的秘密,他功不可没,不得不说,商博良实在是太伟大了,可以被称作是埃及学的开创者。那“罗塞塔石碑”明明在法国,怎么最后成了英国的镇馆之宝呢?
这就只能怪拿破仑野心太大了,本来计划想通过远征埃及,控制印度,从而切断物资,让英国不战而降,谁知道法国海军在尼罗河阿布基尔湾海海战中就被英国海军全灭了,反而是法国海军得不到补给的物资,抵抗两年后,法国在埃及还是被攻破了,不得已在1801年9月与英军签订了《亚历山大条约》,大意是法国在埃及所发现的文物和研究资料必须交出来。从而“罗塞塔石碑”辗转的落到了英国的手上,继而也成为了英国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想不到法国辛苦这么久,最终的荣誉还是让英国拿走了。或许只能怪拿破仑太贪心,太自大了。
如果不是因为罗塞塔石碑,古埃及形象文字可能永远没有办法被破解!它可以说是解密的一把钥匙,所以它至今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大宝之一!
你们喜欢玩汉字游戏吗?敢不敢在评论区下方告诉我,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