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都跳不出的定律,也是人生的准则,网友:早知道就好了
引言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这样写道:“善万物之得时。”万事万物都有其注定的发展规律,草木有其生长时序和周期,历史则有其盛衰分合的发展轨迹。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充斥着“5大历史定律”的身影,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跳不出这五大定律,同时这些定律也对个人有参考意义,是人生不可错过的参照真律。
01
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会从稚童走向壮年再走向皓首,最终归于黄土长辞于世。这是人的生死规律。植物从被播种在土壤里,就注定会经历从抽芽、绽放到凋零的过程,来年在重复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这是植物的盛衰规律。世间万物,都是在“规律”两字之下有序地运转着。
▲植物的生长
人不可能跳脱规律之外,但却可以通过探索、认知和掌握规律,能动地进行利用或者规避,从而从规律中找到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明智之道,真正从规律中获益,过出人生最精彩的样子。所以,善于挖掘并参考规律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林林总总的历史事件里蕴藏着无尽的规律,早有智慧的先辈从中总结出了五条规律,是哪五条呢?本篇文章会细细道来。
02
这五大规律中的第一律,便是出自遗臭万年的商纣王的“黄炎培窑洞定律”。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商纣王是一个荒淫无度的暴君,《史记》中记载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 商纣王的贪婪暴虐,并非一夕之间突然显现出来的,而是早有预兆。最早时,商纣王用珍贵的象牙打造了一双筷子,这双筷子向当时的臣子们释放出了一个信号:纣王野心日渐膨胀,终将不可收拾。
▲影视剧中的商纣王
果不其然,纣王对奢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用琼浆玉液筑成池子,还将肉脯悬挂成林,甚至为了博得妲己一笑,耗费大量民力财力,修建了高耸的摘星楼。在纣王的暴政和压榨下,诸侯和百姓们纷纷背叛了他。最终商朝在纣王手中走向了灭亡。造成纣王悲剧的,不是其他,正是他无休无止的贪欲。
▲影视剧中的妲己
拥有了想要的东西后,他并不满足,也没有及时约束自己的欲望,导致胃口越来越大,最终被贪婪毁掉了人生。而这,便是无数人难以走出的贪婪怪圈。这门规律后来被黄炎培在窑洞中提出,所以其被命名为“黄炎培窑洞定律”。
03
第二条定律,则是以越王勾践为代表案例的“兔死狗烹”案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当对方的利用价值消弭殆尽,便将对方一脚踢开,甚至是赶尽杀绝。这正是越王勾践的做法。在覆灭吴国之后,越王勾践手下的两名干将一死一伤,文种被信任的主公勾践所杀。
▲勾践画像
范蠡则早有预见,放弃官位泛舟五湖,躲过了杀身之祸。这样的事件自越王勾践始,在其后的历史中不胜枚举,多少封建王朝的上位者都是由亲信推向王位,又有多少王座下堆积着无数忠良的尸骨。
04
第三条定律名为“小人包围”定律。人有万状,有好人的存在,就一定有小人的存在。在许多朝代的朝堂之上,或是皇宫内院之中,都潜藏着无数小人。平日里他们也许只是利用职务之私为自己谋利,而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可以出卖别人,甚至导致了国家的覆亡。例如赵高、秦桧等都在此列。
▲影视剧中的赵高
第四条定律则显得“正能量许多”,它由柳宗元提出。在柳宗元看来,人不能安逸享乐,需要时时刻刻有敌人在旁鞭策、刺激,才能够不忘进取,实现抱负。此条规律名为“敌戒”,不只是人应遵循,国家也是如此。正应了《孟子》中那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柳宗元画像
最后一条规律,也十分发人深省。我们常说夫妻相处有七年之痒,其实在家族祖业的传承中,也是有着“五世而斩”的时间规律的。由于家大业大,许多后人在传承先祖基业时,变得盲目自大,反而不能好好地保护和发扬先祖的成果,让家业断送在了自己手中。
结语
《旧唐书·魏徵传》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以历史为参考,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各朝各代盛衰沉浮的缘故,也能获知对当下生活有益的规律,毕竟我们在看历史,也生活在历史这个大江湖中,一如小说中所说的一样,在江湖中人行江湖中事。以我们看到的这些规律为参考,我们就能正己身,行益事,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拥有更加清明顺遂的人生。
参考资料:
《归去来兮辞》
《史记》
《孟子》
《旧唐书·魏徵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