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靖

西楼饮月

为什么说李靖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看完这一仗你就明白了

公元629年冬,唐太宗李世民派出李靖、徐世勣等四大名将,率领十万大军,以李靖为主帅,分路出击突厥。

此时距离颉利可汗率军杀到长安附近,与唐朝签订“渭水之盟”不过三年。

那一次,李世民虽然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让整个大唐躲过了一劫,但却一直是他心头之痛。毕竟外敌轻松就能打到首都附近,是莫大的耻辱,不能容忍。

所以一旦时机成熟,李世民就打算彻底解决这个对手。

这是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北方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但是这个俗语,是农耕汉族的俗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大雪带来的可就不是丰年了。

比如这一次的大雪,就在大漠以北引起了饥荒,让东突厥的牲畜死了不少。

为了填补雪灾带来的亏空,颉利可汗加大了对其他部族的压迫。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了。大家都受了灾,日子本来就难过,颉利还要加大搜刮的力度,这不是不让我们活了吗?

“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几个部族一合计,干脆反了,不再向他进贡了。

收到消息后颉利立即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出马,带兵前去镇压。他可不想搞什么怀柔,草原人一向只认拳头,一顿暴揍之后,自然就老实了。

哪知道突利出师不利,被打得大败而回。损兵折将不说,关键是折了颉利的面子和威信。要是以后大家都不再惧怕他,这个队伍就不好带了。

因此,恼怒的颉利把突利抓了起来,痛打了一顿。

当领导的不讲究方式方法,只知打骂,部下自然不会服气。颉利的管理方法简单粗暴,严重伤害了突利的感情。因此他一气之下领兵内附,投降了唐朝。

一直密切关注着突厥动向的唐太宗李世民意识到,彻底解决这个老对手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果断地发起了战争动员。

公元629年十一月,李世民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兵分六路,向东突厥发起总攻。

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

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

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勣遥相呼应;

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

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

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

李靖担任6路大军的总指挥,居中策应。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对付中原王朝最大的绝招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抢”。中原王朝的大军一出动他们就躲得远远的;等等对方撤军以后他们又跑到边境上搞武装抢劫,非常让人头疼。没办法,谁让人家的机动性好呢。中原王朝若是要退,就只能放弃城池营垒和庄稼田地;游牧民族想撤,不过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只需要把铺盖一卷,说走就走了。

突厥人也不例外。颉利同志听说唐军来了,很快就挪了个地方。

公元630年初,侦查到颉利的驻扎地点后,李靖决定发动突袭,亲自率领3000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连夜进军,逼近突厥营地。

这是一次伟大的冒险,要知道,颉利的部众有10万之多,带着3000人就敢去找对手的麻烦,李靖的胆略非同一般。

当然,李靖也不是一个莽夫。他相信,自己的人数虽少,却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还是有胜算的。况且,突厥人也并非铁板一块,只要策反他几个头领,颉利必败。

事实证明,李靖的判断是准确的。

唐军突然出现,让颉利大惊失色,将士们也慌了手脚。毕竟李靖作为大唐的军事统帅人尽皆知,此时李靖突然出现,说明唐朝大军已经到了。要不然,李靖怎敢孤军深入呢?

所以还没有到唐军发起进攻,突厥兵就先乱了起来。

看到这个情况,李靖并没有立即发起进攻。毕竟突厥人乱而未散,颉利有10万大军,自己手里只有3000人,虽说打仗不是做算术题,但是以3000对10万难度还是大了点。

他决定,要再加一把火,彻底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

于是李靖派间谍混进突厥内部活动,说服了颉利一个心腹将领投降,李靖趁机发动进攻,里应外合,把突厥人给打蒙了。

颉利一看形势不妙,偷偷逃跑了。

李靖攻下定襄,得胜回朝,令唐太宗十分高兴,称赞他说:“从前汉朝李陵带兵五千,结果不幸被匈奴所俘虏;现在你以三千轻骑深入敌人后方,克服定襄,威震北方,这是自古以来少有的盛事啊!”

那边颉利逃到阴山以北后,怕唐军继续追赶,连忙派使者到长安求和,还说要亲自朝见。

对于多次出尔反尔的老对手颉利,李世民是不大信得过的。所以他一面派唐俭作为使者到突厥,表示安抚;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带兵前去察看颉利动静。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判断是正确的,颉利可汗求和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想等草青马肥季节来到后,再逃到漠北东山再起。他看到唐俭来到,以为唐太宗已经中了自己的计,暗暗高兴,防备也松懈下来了。

此时李靖领兵来到了白道(在今呼和浩特西北),与另一名将徐世勣胜利会师。两个人随即召开了前敌会议,商量怎样对付颉利。

李靖分析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人马不少。如果让他逃跑,以后我们再要消灭他,就很困难了。此时颉利没有防备,正是除掉他的最好时机。

对于李靖的判断,徐世勣是同意的。不过他却有些顾虑,毕竟唐俭此时作为大使,正在敌营,皇帝陛下的意思,看来还是以招抚为准。

李靖认定机不可失,仍然力主进兵,他说,既然皇上没有明确下令不准攻打突厥,大军在外可以临机决断,我们只要选1万精兵,带20天粮,跟踪袭击,一定能把颉利活捉住。

至此,徐世勣终于被彻底说服,两人率领一万精兵向阴山进发。

当天晚上,李靖和徐世勣率领唐军到了阴山,命令部将苏定方率领200名轻骑,乘着夜色悄悄进军。等到突厥前哨发现唐军的时候,唐军离开颉利的营地只有七里地了。

颉利得知唐军骑兵来到,赶快去找唐俭,却哪里还找得到。机警的唐俭一收到风声,就想办法脱身回到了唐营。

眼看人质没有了,颉利慌忙骑上他的千里马落荒而逃。

李靖指挥唐军一路追杀,突厥兵没有主帅,乱成一团。唐军犹如砍瓜切菜,歼灭突厥兵一万多,还俘获大批俘虏和牲畜。

颉利东奔西逃,最后带着几个亲兵躲在荒山里,被他的部下抓住后交给唐军,后来被押送到长安。

一度很强大的东突厥就此灭亡了。

这次胜利,提高了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的威信。这一年,突厥的敌人,回纥等各族首领一起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拥护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首领,尊称他是“天可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