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北大数学天才,为求学出国,师从著名华人数学家却成一生噩梦
早些年中国经济还未发展起来的时候,经常有国内的高知分子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然后因为找不到对口专业,只能从事去餐馆洗碗、端盘子等低端工作的现象。这些人的行为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难以理解,但如果放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一切却又可以解释了,因为当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这些人目的在于移民,就算再苦再累,只要最终达到目的也就罢了。与他们相比,著名数学家张益唐的经历就十分特殊了,他也曾因为一度找不到对口工作而在美国干过洗碗工,然而与那些志在移民的人不同,他之所以沦落为洗碗工,完全是因为导师的“陷害”。
曾是北大数学天才,硕士毕业后成功考入美国普渡大学
张益唐出生于1955年,看到这个年份,对中国那段历史有了解的人应该不难明白这对于张益唐来说意味着什么吧。没错,他的教育生涯被各种运动硬生生地打断了。按照正常的教育进度,张益唐应该在1972年左右考入大学,事实上,他也正是在1972年高中毕业的。然而因为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他没能进入大学深造,而是成了制锁厂的一名工人。
如果只是普通学生,早点工作早点养家倒也不算太坏,可张益唐却不一样,他从小就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这方面颇有天赋,9岁就能理解费马大定理以及哥德巴赫猜想等著名的数学问题。所以17岁时未能进入大学深造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比死还要难受的事。
好在1978年恢复高考,张益唐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参加了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系。在北大的七年间,他曾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彪教授,而他在数学上表现出来的天赋,更是连潘承彪这位大数学家都惊叹不已,张益唐也因此成为闻名北大乃至整个国内数学界的一名天才。
硕士毕业后,张益唐以高分考入美国名校普渡大学,并师从另一位著名华人数学家,出生于台湾的莫宗坚教授。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张益唐师从莫宗坚不但没有享受到“名师出高徒”的光环,反而还成为他一生之中最大的噩梦,他的学术生涯也由此被耽误了七年乃至更久。
师从著名数学家莫宗坚成为张益唐一生的噩梦
莫宗坚比张益唐大了十五岁,但彼时的他,已经是蜚声学界的大学者了,能够得到莫宗坚的亲自指导,自然是张益唐的幸运。可没想到,由于张益唐的博士毕业论文里引用了导师莫宗坚的一项理论,而该理论却受到了圈内很多知名教授的质疑,导致张益唐博士毕业受阻。
但与大家想象得不同的是,阻碍他博士毕业的并不是学界对其引用的那项理论的质疑。事实上,在该篇论文中,张益唐自己原创的部分证明方法是受到同行广泛好评的,大家的质疑只集中在其引用的莫宗坚的理论上。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同一篇论文,学生张益唐被同行称赞,导师却饱受质疑,这自然大大地伤了莫宗坚的面子,心胸狭隘的他便拒绝让张益唐的博士论文通过,从而导致张益唐迟迟不能毕业。而这件事,也成为张益唐一生的噩梦,并让他的学术生涯严重耽误,甚至直接导致他在一段时间内沦为洗碗工。
博士毕业受阻,导师也不给推荐信,为谋生张益唐不得不在美国刷碗
由于导师的不放行,张益唐博士迟迟不能毕业,好在校方最终看不下去,让其他知名教授来给张益唐的博士论文答辩,这才让他顺利毕业。然而博士学位虽然拿到了,导师莫宗坚的推荐信却始终未能拿到,而在美国,没有拿到导师推荐信的博士是很难找工作的。
当时的张益唐已经37岁了,需要养家糊口,迫于生计,他不得不去屈尊去餐馆当洗碗工。但当时中国已经改革开放,而国内也没有像美国那样非常重视博士导师的推荐信,再加上张益唐北大以及普渡大学的学历,在国内找个对口工作应该并不难。可惜的是,张益唐始终没有起回国的心思,而是继续在美国过着艰难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一位北大学弟知道了他的遭遇,帮助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找了个助理教授的职位,这才让张益唐重归学术。以他的学术能力,新罕布什尔大学的这个工作当然是低端得不能再低端了,但毕竟比当洗碗工强得多。而且这份工作还给了张益唐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安静地从事学术研究。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他58岁那年,终于发表了一篇震惊数学界的论文《质数间的有界间隔》。
结语:
这篇文章发表后,张益唐一下子成为全球数学界年度最知名人物,在接下来的几年,包括“罗夫·肖克奖”在内的各种奖项也是拿到手软。曾经当过洗碗工的他,也终于在年近花甲之秋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