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宋艺
为什么动物小伙伴离世如此让人悲痛?
经历丧失宠物之痛
顾潇、雷雳译
如果它还活着,我的宠物鹦鹉Jiminy这个星期就八岁了。今年,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无法治疗。何时让他解脱取决于我的伴侣和我,大约一个月前的一个深夜,我们觉得时候到了。我们与动物小伙伴的关系和我们的人际关系一样重要。我们的宠物丰富我们的家庭生活,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家的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破碎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许多朋友和家庭成员参与我们生活的程度其实没有宠物这么深。因此,失去宠物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就我而言,我发现我之前在家里,几乎从来都不孤单。即使我的伴侣离开一周或更长时间,我仍然有一个披着羽毛的朋友可以陪着我一起度过夜晚。但现在当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真的是只有一个人。尽管大多数人喜欢与动物建立某种联系,但也有一种普遍的观念认为动物的重要性不如人。这也会让他们难以应对失去宠物的情况。正是这种想法让一些心怀善意的人问我们是否打算买一只新宠物——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失去的那只宠物可以随时被替换。我们也可能对自己的损失轻描淡写,或者对因此请假而感到尴尬。不知何故,动物的死亡似乎不是一种“上得了台面”的丧失。这种“不足挂齿”的感觉会导致一种被称为“被剥夺的悲伤”的体验。心理学家解释说,这是因为社会对某种丧失缺乏认识。例如,一个远房亲戚或前妻、前夫的死亡可能看起来并不算真正的丧亲之痛。同样,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动物更像是东西,而不是人(动物是可以买到、拥有和销售的商品),所以把宠物当成家庭成员来哀悼似乎有些夸张。确实有研究表明,许多人认为宠物死亡后的悲伤情绪是过度或不恰当的,同时也没有被其他人理解。这样的经历会导致一种“安静的痛苦”,并抑制创伤后的成长。悲伤和丧失是最重要的个人经历,由我们的个性以及其他因素共同构建。在失去宠物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包括一个人与宠物的联结程度、是否独自生活以及年龄。我们的处境和我们自身的不同方面导致我们每个人对失去的反应不同,并且依赖不同的支持来源(对我来说,Jeeves和Wooste提供的片段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在我们纵观心理学时,通常没有一个可以概括适用所有人的行为和经验的解释。根据最近的一项对澳大利亚家庭、收入和劳动力的动态调查,将近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拥有至少一只宠物。因此,虽然失去宠物会对我们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会有的共同经历。
资料来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patterns-persons/202012/experiencing-the-loss-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