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搞懂这3句话,你就能超越你周围99%以上的人

今天跟一位教师朋友聊天,近段时间他总是很苦恼,看到的事情都不顺眼,总是在挑其他同事的毛病,对于领导的做法也是指指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次人事调动他很不满意,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岗位。忽然今天说,他想通了,不再执着于那个岗位了,做好眼前的工作也是一种很好的修行。看到他开心的样子,我也很替他高兴。

生活中的烦恼都是自己造成的,外物是不可能强加于你的,你自己心中无事自然就没有烦恼,如果你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很是让你苦恼的话?那么看看王阳明提出的三点,相信对你的人生绝对有很大帮助!

一、心之本体,原自不动。

王阳明认为,心之本体,原本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心不动,即使有再多的艰难困苦也会恬淡自如。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王阳明在平定叛乱之后, 曾感慨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作为心中贼就是“私欲”,“私欲”就是一切万恶之源。

王阳明认为,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恶人之心,失其本体。意思就是,人都有一颗心,心就是理。为什么有人行善,有人行不善呢?恶人的心,就是失去了心之本体。其实总结来说,就是一个人持有怎样的心态,就有成为怎样的人,也就能够拥有怎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人生。

歌德说:“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

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说:“你的成功取决于你的心态!”

人之所以会痛苦,不是因为在追求错误的东西,而是没有领悟人生的真谛。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放不下。

二、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的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王阳明说,我们做功,但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去一分人欲,便有多得一分天理,如此,何等的轻快洒脱,何等的简捷便易?

王阳明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对于宋代的程朱理学也有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他更有深刻的理解,恰恰因为王阳明这些理解,也成为他心学的基础。

寺院中的和尚因为思念自己的老母亲而纠结万分,当被王阳明问道是否思念自己的母亲时候,和尚面露愧色。就因为如此,王阳明才开始思索“人欲”的问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思念自己的母亲有什么过错呢?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对于“存天理,灭人欲”提出质疑,于是有了全新的解释。王阳明认为,人的欲望应该是“求减不求增”,减少自己的欲望,天地间就多了一份天理。这也是人生快乐,洒脱的法则。

三、彼其胶于人欲之私,则厉害相攻,毁誉相制,得失相形,荣辱相缠,是非相倾,顾瞻牵滞。纷纭舛戾,吾见其烦且难也。

王阳明说,利害得失、毁誉、荣辱、是非是相辅相成的,相互缠绕,相互制约的。这些种种的烦恼之事和扰心之事,谁遇到了都会受干扰。世间之事没有绝对的,不过分执着,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的才会快乐,崇尚内心的简约,生活才会无忧无虑。

生活中很多人的成功看似偶然而简单,其实大部分源自这些成功者有着简单平凡的内心。一个人活的简单,那么就会开心;相反,如果每天想着如何的不平凡或者是有什么大企图,那么也必将为之所累。

世事如棋局,不执著才是高手。有些人常常活得很复杂,总是把人想得如何如何的有心计,然后自己就会想一些办法来对付,最后发现其实对手很简单,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工于心计的阴谋,而自己白白准备了好久。

内心放下,心就会越来越轻松,不要再给自己内心上一把又一把的锁,心事过重,你的身体也会被拖垮的。

如果此时的你正在烦恼,就从内心出发,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私欲让你不能放下?试着放下,感受一下,内心是不是轻松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