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剑文集之——桩功解秘1
紫剑文集之——桩功解秘1
一如武器派生于原始的生产工具,拳学桩功派生于古代的养生术。
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养生术的内容,在汉墓中已出土养生功的功法。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了两种颇具可操作性的养生术,一种是《天竺国按摩法》,一种是《老子按摩法》。后人将两种按摩术“中西合璧”,创编成了《易筋洗髓经》,从此奠定了拳学桩功的丰碑的基石。世传曰《易筋经》盛唐即有之,实非空穴来风。
目前拳学桩功屈指难数,百脉同源,皆莫外《易筋洗髓经》,功架或不相同,而功理功法则一。
桩功千变万化,不外乎动静两种。其动功不外乎平立斜三种园运动及离心向心式直线运动,其静功不外乎中庸平和的“松”和层层加力的“紧”。而这动静两大类功法,均早已存在于《易筋洗髓经》中,近代种种“发明创造”,均没能逃出《易筋洗髓经》的路子和框框。故而种种自神其说的桩功,不是画蛇添足房上架屋,就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除了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外,实无新意可言。
桩功由功架和功法两项内容构成。
功架就是桩功的姿态,亦即桩架。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任何一种功架均有其一定的指征和功效,相应也均有其缺陷和弊端。虽然出于一定的目的选择特定的桩架有助于提高某种功效,但神话某种桩功把它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则无异胶柱鼓瑟。或曰桩架必须按某种规范始克功效,偏差毫厘即大相径庭,不惟无功,而且伤生,危言耸听,此亦不经之谈。桩架只要大形不错,体态自然舒适得力即可,小节尽可不拘。
拳学桩功分为三步修证,即松桩、紧桩和动桩,三步功法环环相套,但一步有一步的偏重。
松桩求证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所以也叫医学桩。
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功态,静态守恒即可。松桩坚持久久,自然血脉奋张,体力充盈、精神焕然。
待通体热透直达指梢并且持续不退之后,即可由松桩转入紧桩。
舒展者,自然开张之谓;蓬松者,优质海面之态。
紧桩求证的是预应力,预应力又叫不定向支持力,或称为六面力。具备预应力的桩架便具有“拆之不散,撞之不开,推拉不动”的匀整的间架结构,整个身体形成弓态。即习惯上所说的“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状态。
紧桩属于拳学桩。
紧桩的修证方式是用力,力的主体是向心力和离心力。由于支点和中心点的不同,桩功的“紧”也就有“伸紧、拉紧、原位紧”三种基本功法。而任何一种紧,都有“紧张守恒”和“层层加力”两种方式。五种紧法要在桩架不变的前提下分别练习。
当肢体具备了弓态之后,即可转入动桩的修证。
动桩求证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
动桩修证的方式是在保持紧桩的功态的基础上实施点的移动、线的伸缩和面的变换。
动桩的练习以小幅度、短距离、慢速度进行为宜。
动桩练习的目的,是为日后的整体发力做准备。
动桩就是模拟用力状态。
虽然每一个桩架都可以进行多面用力的动桩练习,但一个功架往往特别适合某种用力,因此有目的的选练某些功架,往往事半功倍。例如虎扑桩练前后用力,绞翅桩练向上用力,亮翅桩练旋转用力,斜飞桩练侧后用力,就比练其他力好。对于这个问题,各人可以自行决断,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在拳学桩功的修炼中,紧桩和动桩均有强化训练的方法,诸如尖端抵触实物,手抓重物,臂悬重物,都是强化桩功的良方。桩功的强化必须在徒手修证有了相当的功底之后进行,并且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若急功近利,则非但难以见功,反有伤身之忧,戒之。
以上所述,即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真传一句话,一试便知!
桩功功法法则如上,本不需赘述,但为方便初学者理解,现举“纵步提手桩”为例解释如下:
“纵步提手桩”是一个通用的大形,轨迹拳学的傻瓜式,太极拳的提手,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倚马问路,少林拳的虎形,拳击的预备式、、、、、、都是这个大形。
提手桩的示范功架是:横步站立,两脚中间间开一拳的距离,一只脚直线前移,在前脚跟与后脚尖距离一脚半长处落定,后脚尖外撇小于90度,重心适中或稍偏后,下沉,腿弯弯屈至120度左右,左右腿相同。身体直立,双手手型任意,同时上提高于肩,大致平颈,然后手臂前伸至肘弯120度止,在此基础上,头端身正,肩松肘垂,腹平背直,筋骨舒展,肌肉蓬松,就这么平心静气地站下去,直至通体热透直达指梢。
此即松桩的站法。
(紧桩、动桩,以及桩功补充、、、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