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当街道办事人员,听听教授、博士们怎么说
杭州余杭区街道招聘,清一色的清北硕士和博士。
这件事引发了热议。我把清北毕业生当公务员和当老师发到了朋友圈,朋友圈也引发了一波讨论。
1
先说关于老师的事情,这个没有争议。
有位北师大的教授说,他认为清北学生去当老师是件好事,这对北师大也有促进作用,不要认为自己是师范专业的老大,要有危机感。确实,有竞争才有发展。
关于清北毕业生当中小学老师这件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一位好的中小学老师能影响很多人。
我个人也认为当中小学老师没有人才浪费,职业规划也没有问题。老师有职业成就感,也有很多学问。清北学生一般去名校当老师,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低,比普通的工作是好很多。
2
关于去余杭街道办当公务员,大家讨论得更多一些。
有位搞政法的老师说,她认为高层次法律人士去基层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能给基层普及法治观念,避免很多冤假错案。她支持学法律的硕士、博士去基层。
还有一位现在是公务员的北大学生给大家解释了一下,余杭区的这个情况。
网上传的这张图是余杭区2018年的招聘名单。余杭区在清北设立招聘专场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从2017起,每年都有,而且人越招越多。
余杭给的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但转正之后,就是副处待遇。大家都知道副处意味着什么。而且余杭区政府机关本身收入就不低。不论从收入、社会地位,还是发展前景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也有老师提到,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国的高考制度能够提拔人才,但如何培养干部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国家在提拔干部的时候,希望干部能从基层做起,了解国情。
其他人也谈到这种干部培养跟西方官员的培养不一样,我们的官要从吏里面出来。
有些老师提供了其他的视角。
有一位说,你现在看到中小学校这样的简历,感觉是神仙在打架。如果你看到大学老师的招聘简历,那感觉就是看到上古之神在竞争。科研领域的竞争更为激烈,有些冷门专业不好就业,科研领域的竞争也竞争不过其他人,只能到这些中小学、政府机关来工作。
想当年,爱因斯坦也找不到工作,登报当家教,后来还是朋友帮忙,找到了专利局的工作。
基础研究需要的人不多,而且极需要天赋,大部分的人只能转行。
养活自己是第一要紧的大事。
有一位老师说,清北毕业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工作,是好事。如果认为这些职业配不上他们,说明我们把职业分为369等的思想还很严重……就像北大的毕业生,可以去卖猪肉一样。
不少老师提到,当老师、当公务员只是一个职业,清北学生也是普通人,要平常心看待,清北学生在各行各业都很多,各种企业里也有不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有老师说,清北自带轰动效应,其他名校生当老师、公务员的也不少,但大家都盯着清北,其实人并不是很多。
也有清华老师说,他不赞成很多人去当公务员,他鼓励学生搞科研。
总体来说,大家都比较理解,也很能接受这些当公务员学生的选择。
3
有一位博士曾经亲历过余杭街道的招聘。余杭街道第一次来清北招聘是想尝试一下,但反响极好,清北博士去了不少,很多人都已经在大企业工作了,还去应聘。
他虽然去应聘了,但最终选择了科研,科研对他更有吸引力。
他有时候也羡慕这些人,觉得自己搞科研很辛苦,还和妻子、孩子两地分居,收入还少,前途未定。很多不搞科研的同学活得都比他好。
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个体的理想在社会大文化下极其苍白无力。清北的学生是很厉害,但缺少一种理想和激情。
不过,他认为,学校都很难坚持自我,又怎么能做太多呢?
4
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认清自己,非常明白自己想干什么,有什么目标,那干什么都没有关系。
教育最大的作用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我。上清北,则又多了一些自由,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和说不的自由。
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也许不要太过于计较利益方面的事情,应该追求一点理想。年轻人做事就应该像年轻人,而不是像中年人,保守、算计。
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确实有点,也许家庭能支持,社会比较宽容,我们的清北毕业生才能追求跟利益不是紧相关的东西。
希望这些清北毕业生真的是考虑明白了才去当的老师和公务员,也希望他们能当一位好老师,一位好公务员,启迪和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