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字揭开谜团,民字有何含义,难怪孔子说不可使民知之
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圣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誉,可以说他的许多观点都被人认为是真理,但是孔子的一些言行也是留下了很大争议,像其中的《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该是争议当中最大的了。
图1
受到争议的原因也是很简单,就是这句话的意思被归类为两种了。一种就是字面意思:代表了孔子忽悠民众的执政思想,但是这就跟孔子的仁爱,有教无类的思想互相抵触了。第二种就是:流传最广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意思,而第二种意思可以说带代表了后人误解了孔子的意思。但是对于第二种意思,学者杨伯峻认为孔子这么说根本不符合先秦语言上的习惯,如果孔子是这么想的,肯定会说:“民可,则是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而民字到底在古代到底是如何定义的?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吗?而民字在古代到底是什么呢?各位看官别急,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期民字的含义
在古时民的意思就是百姓,有区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庶民。那么在最初民字被创造的时代,民字为何意呢?从甲骨文的民字上来看,上面是一只左眼,下面是一个像锥子一样的利器刺向了眼睛,致使人盲目,也有可能这就是“盲”的本字。而在后来发现的周朝金文篆文中,民字与甲骨文差不多,但是变得更加紧凑了。但是在秦汉之前,民字的字形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秦汉之后就突然转变成了如今被我们所熟知的字形。
那么民字最开始的时候代表了什么呢?我想民字最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代表着奴隶或者是战俘等在当时社会上地位低下的一些人,而他们的管理者为了奴役他们,防止他们造反,就会采用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进行镇压,而对于比较服从的奴隶,统治者们会刺瞎他们的左眼,强迫他们为自己劳动。而艺术源自于生活,而从但是的汉字来看可以说都是反映的现实状况,或者说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文字,因为当时的需要而应时而生的,所以民字的字形可以说是反映出了上周时代民的来历。那这样的话,民字会有什么样的起源呢?
郭沫若曾在《古代研究的自我批评》中进行过描述,“民与臣两个字,在古时候应该都是眼目的象形文。臣是竖目,民是横目而且带刺。古人以目为人体的极其重要的表象,每以一目代表全头部,甚至是全身。竖目则是表示俯首听命,人一埋着头,从侧面看上去眼目是竖立的。而横目则是抗命乎视,故古称'横目之民’,横目而带刺,盖盲其一目以为奴证,故古训云'民者盲也’。”
这一段论述可以说是告诉我们,商周的民与臣都可能始于战争,当征服一个部落之后,有人臣服,有人不臣服,就出现了民与臣的差距。可见当时的商周之民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在当时民是指社会上地位很低的人,就像奴隶跟战俘。
民字的演变
古代一直都讲究时移世易,而因为时代的不同,相对的社会也要进行改变,就像现在我们说书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移世易的道理差不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汉字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像今天的“力”“商”等汉字有衍生出了科学层面的意义。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字的概念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渐脱离刺目为民,转变成了镀层百姓的称呼。像《说文解字》中就包含了篆文“民”字跟他的解释:“民,众氓也,从古文之象”。而“氓”在当时发音“萌”就是说当时被奴役的平民;“众氓”也被称作“众萌”,意思就是“一片萌发的小草”,象征着“民众”,但是为什么要用小草来形容当时的民众呢?
其实原因就是,在先秦时代,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民众“没有教养”“没有文化”即“人多而无识”,就像小草一样,所以就用“众萌”来轻视当时的民众,一直到后来众萌演化成为了草民。而到了汉代,儒家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但是无论是先秦还是孔子所处的时代都是封建时代,当时的观点都是“君贵民轻”,而想让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时代认同“民贵君轻”是完全不可能的。
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君贵民轻思想特别严重的时代,能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现在看来也并不是让人特别意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么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圣人他的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究竟该如何解读?
根据我国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挖掘出的《尊德义》中记载:“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尊德义》的记载与《论语·泰伯篇》中的意思基本是相近的。但是“由”字跟“道或导”字,“知”字和“折”字有何关系。而通过研究,学者们认为:道或者导字很好理解,就是代表引导启迪,而知对应折字,代表了强迫。因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大概意思就是,对于民众必须要去引导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值得注意的是,先秦的“由”字,通假“迪”字,所以“民可使由(迪)之,不可使知(折)之”,或许就是孔子的本意,只是古今字意的不同,造成了解读上的不同。
而且,在《尊德义》中,还有一句话,佐证了这一观点。《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
如果加上了“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论语中不包含这一点)再来看,那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而为什么用知(折),可能是出于行书习惯,不想重复的使用同一个字,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但是,如果将这忽悠民众的第一人的头衔送给孔子,那可以说是完全的冤枉了孔子的。
其实,就算是古今字义不同,而造成了解读困难,但是古代奇才可以说是如天上繁星一般,无边无际,为何鲜有大儒前辈说出问题所在呢?小编认为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解读来用来治国的话,就显得很简单了,而且有了统治者暗中操作的空间,如果真是“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那样一来,工作量会大大的增加,这种情况自然不是统治者想要的。
二、而《论语》是后人对孔子的言行片段进行记载的文献,其中难免会出现断章取义,如果只记载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没有没有后面的“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这句话的话,可以说根本没有办法完整的还原孔子这句话原本的意思。
三、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孔子九代孙孔鲋在当时将《论语》等经书藏于孔壁(或者是鲁壁),到了汉景帝时期才从重见天日。但是鲁壁藏书究竟是不是儒家制造的“神迹”,或者是编造的伪书,现在应该已经无从考证了。
四、古今政治环境的不一样,造成的主观上的不同。就像孔子的时代存在国野的区分,他的仁爱是针对国人还是野人?谁都不得而知,而所谓的野人,就是在当时距离城百里之内被称作“郊”,而“郊”就是“野”的意思,而在当时野人可以说是没有一点的政治地位的。
而现在的我们如果只看《论语》,而不去了解当时的政治思想,可以说是很难把握和了解到孔子的思想的。而且,由于时代的不同,古今的政治环境不一样,造成主观上的影响,形成了理解误差可以说是很正常的。因此,对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关键还是在于对它的内涵理解,而不是表面如何断句。
结语:
归根结底地说,从孔子仁爱和有教无类的思想来看,是很难想象到孔子会存在这种忽悠人的政策的想法。当然如果一切都按照孔子的思想去做的话,那么从孔子开始会有多少个版本的孔子的思想解释,这些解释可以说是对立而行的,那要怎么实行?那样不就陷入了无解的困境了吗?
其实,小编觉得,对于孔子的思想,古人可以说是已经做出了正确的答复,就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结合实际,不拘泥于形式。而伟大的思想之所以伟大就是在于他拥有跟时代俱进的生命力,不怕贬低,不怕太高,都能够泰然处之,只要利于时代的进步就好了。
参考文献:
《论语·泰伯篇》
《说文解字》
《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