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浮小麦
一、典籍摘要
《本草纲目》:“气味甘、咸,寒,无毒。主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本草汇言》:“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
《本草易读》:“甘凉并济,略能益气阴,除虚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尤良。”
《本经逢原》:“浮麦,能敛盗汗,取其散皮腠之热也。”
《饮片新参》王一仁:“浮小麦,色淡黄,多空壳。甘淡平。止虚汗盗汗,生津液,治劳热骨蒸。”
《现代实用中药》;“补心,止烦,除热,敛汗,利小便。”
《得配本草》:“浮小麦,甘,凉。除骨蒸虚热,止虚汘盗汘。水淘浮起者。焙用。”
《本草备要》:“浮小麦:(即水淘浮起者)咸,凉。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汗为心液,麦为心谷,浮者无肉,故能凉心。麦麸同功)。”
《冯氏锦囊秘录》:“”浮水麦先枯未实,能养心除热,敛虚汗如神。”
《外科证治全生集》:“止虚汗、盗汗、虚热。”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等,还含谷甾醇、卵磷脂、尿囊素、精氨酸、淀粉酶、蛋白分解酶及维生素等。
作用:本品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附注:淮小麦色黄,不似浮小麦之轻虚。功效差同,养津之力较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