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认真做摘录、做笔记,为什么确是非常...
读书时认真做摘录、做笔记,为什么确是非常低效的方法?粉丝的这个问题非常典型,所以专门回答。
一、读书是为了了解和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而不是记录别人的思维模型。
被罗振宇评论最会学习的人的成甲,去年写了一本书叫《好好思考》。其中有一个观点很有代表性:如果你只是记录重点、摘录,那你不过是成为一个复印机。大多数的时候当你需要某个知识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起来你记录的笔记。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真正有效的读书,是20%的时间在阅读,80%的时间在思考。
成甲的做法是:一旦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时候,就立刻合上书,停止阅读。这恰恰和绝大多数人的读书方法截然相反。人在读书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追求获得启发的快感,感觉自己在快速进步的那种脑高潮让人无法自拔,沉浸其中。可这样的读书,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读的时候很爽,可读完了,啥都没记住,就算有一堆很漂亮的笔记,也根本没有在大脑中形成本质变化。
成甲会合上书然后让大脑真正地开始运行:为什么会觉得这个点有启发?它在解决什么问题?作者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生活中有没有或自己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解决方案,他们有何异同?这个思维模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
这里需要提到另外一本书叫《认知天性》,我们的大脑聪明其实和神经元连接的多少有关,而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必须要经历通过。通俗地说:如果你感觉很爽,那你一定没有进步。哪怕你读完1000本书,都只是阅读而不思考,那肯定仅仅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记录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只有自己思考过的,自己感悟的才是自己的。别人的再好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的再不好,也可以每次进步一点点,直到成为优秀。
二、很多人觉得做笔记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其实没错,只是顺序不对。
2019年樊登写了一本读书方法论的书叫《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其中讲到一定要摒弃一些低效读书的坏习惯。一本书读下去,不是为了记住那些字,那些名词,而是找到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方法。读完一本书,可以试着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复盘,理清脉络,针对性的查漏补缺,带着发现的问题和受到的启发再去看第二遍。这样收获会大很多,甚至可以讲出来。
所以,思维导图不是记录我们看了什么。而是理清楚书中的逻辑关系之后,方便我们讲出来。看起来东西是一样的,但确实两种非常不同的读书方法。
三、基于信息论的读书法。一本书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
万维钢有一本书叫《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其中讲到一个信息论的世界观非常有意思。书中提到一句话可以运用到读书中来:重要的不是书中说了什么,而是作者能说什么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而没有那么说。
这就引申出一个选书的方法:如果一本书的内容能够预测,那么就不值得读。事实上,很多人就喜欢看自己能预测的书。而一本难以预测的书,很难在第一遍的时候就正确的抓住重点和逻辑,很可能记录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作者认为的重点。
(樊登就讲过,他的粉丝和他画的重点完全不一样。)
读书,不是不能记笔记写重点,而是要更加科学、更好的记笔记、画重点。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什么,而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而根据认知天性和神经科学原理,人必须经历想不起的痛苦,才能够建立更牢固的神经连接,从而建立深层记忆。记住,越是容易记住,就越是容易忘记。读书+思考+刻意练习,是读书取得实际效果的有效路径。记住,科学读书比读科学书还要重要。
如果您的孩子很刻苦但是成绩一直不好,相信我,只要稍微更换一下科学的学习方法,很快就能有极大飞越。有多快呢?建议自行搜索北京大学博士“核聚”老师,高二时只能考400分,高三更换方法,一年时间逆袭考上北京大学,并且成为国家奥林匹克数学队的教练。有了方法,才谈得上努力,否则努力更像是浪费体力。